黃雪花
摘 要:傳統文化作為我國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我國身后的歷史積淀與文化底蘊,語言不僅是人類溝通交流的工具,同時蘊藏著深厚的歷史內涵與文化傳承。高中語文課程作為語文知識學習的最集中階段,其課程核心素養所蘊含的文化知識深度與思想內涵高度對于我國思想文化的傳承是有著重要意義的,而反過來說在這個學習過程中,通過傳統文化的合理滲透更加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加強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本文將簡要闡述關于核心素養下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
關鍵詞:核心素養;傳統文化;教學方法
目前我國高中語文教學活動中,傳統文化內容占有很大的比重,縱觀歷年高考真題以及各地語文教材,我們不難發現,文言文和唐詩宋詞所占比例一直處于中等偏上的狀態,而在培養學生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時通常也會對此部分內容加以極高的重視。但是我國由于教育體制以及教學方法的困境,導致在教學過程中會出現很多比較不科學的教學現象。
一、我國傳統文化教學現狀
1、在教學過程中本本化嚴重
目前我國高中教學過于強調“教學效率”導致師生大多尋求更為便捷的方式來解讀古詩文,而這其中參考資料便是重要的教學依據。目前古詩文課程中,老師在教學時常常依照教學資料為學生灌輸文章的思想與情感內涵,進而取代了學生自行品讀自行感悟的過程,將傳統文化的底蘊整合成本本化的文字篇章,讓學生們熟讀,甚至是背誦,進而形成了無感的套路化教學,這看似極大地提升了教學效率,實則是犧牲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導致學生對于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不能及時得到提升。
2、盲目強調知識積累忽略情感要素
在高中語文課堂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老師要求學生們背誦課內及課外古詩文,但卻很少看到老師帶領學生們理解分析、品讀欣賞優秀的古文作品,讓學生們從感情出發提升自身語文核心素養,老師名義上是讓學生們通過這種方法來積累傳統文化知識進而得到相應的提升,但是這種所謂的知識積累能夠提升的僅僅是學生的背誦能力。古詩文缺少了情感與文化的碰撞,僅存單純的背誦與記憶,這并不是文化的傳承,同時這種方式也并不能起到培養學生傳統文化理解能力的作用,只是浪費學生的時間與精力,一旦真的面對陌生的古詩文,學生依舊沒有正確的方法去體會感悟其內涵。
二、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措施
高中語文課堂是重要的文化滲透途徑,高中生由于面臨高考壓力,對于知識的學習與積累極其看中,而在這個過程中加入傳統文化的滲透培養語文核心素養一定能夠深入到學生的思想及內涵中,大幅提升高中生的群體綜合素養。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很多細節由于面對高考的壓力,導致大多老師處理的不夠到位、不夠細致,這也弱化了傳統文化對高中語文課堂的滲透,筆者通過結合自身教學經驗整理出如下幾條措施。
1、加強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認知力度
要切合實際的提升我國高中語文的教學質量第一要務就是想方設法地融入理性、高效的傳統文化的滲透。在目前國外文化大量涌入國內的前提下,學生的生活被各種文化充斥著,而中國傳統文化依托著高中語文課的強大優勢應當有所作為,但是卻有很多同學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很“俗”很“土”,不值得學習,而外國文化卻很“洋氣”。學生形成這種崇洋媚外的心理不僅僅是因為文化環境所致,更重要的原因是文化認知力度的缺失。在我們的文化教育中,很多傳統文化是通過一些較為生硬的教育手段灌輸給學生的,忽略了對于核心素養的培養,這樣往往會適得其反,讓學生對于中古傳統文化產生很大的逆反心理,而傳統文化教學手段的單一,教學深度的膚淺,同樣十分不利于文化的傳播與深入。而高中語文課程作為重要的文化傳播途徑對于提升學生對文化的認知力度是十分關鍵的,要讓學生通過學習進而欣賞甚至敬仰傳統文化。因此需要老師加強對于學生文化認知深度的教學提升。
例如我們在講解《離騷》這篇課文時,由于文章所處年代久遠,其中包含的情感學生可能很難輕松地自主研讀出來,而這就需要老師進行及時的引導。而這篇文章的創作背景以及當時屈原所處的年代背景都對文章內容起到了很大的影響,由此引申出來的當時龐大的社會關系、國家關系、民族關系對于學生的學習乃至文化興趣的培養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而老師不妨合理利用這個年代背景,從歷史、文學甚至于美術等方面對角度地幫助學生培養對于文化的認知,進而提升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認知力度,加深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
2、靈活運用教學手段
眾所周知,我們目前的語文教學大多以課本教學為主,教材內容大多局限于大綱內容,而課外內容老師大多不會進行過于深刻的講解,這不僅是由于高中學習時間較為緊迫,學習難度增大的緣故,同時也是因為教材中所選古文大多極具代表性,大多古詩文于此對比都會相形見絀。但是為什么如此具有深厚底蘊的傳統文化對于學生的吸引力卻如此之小呢,與國外文化輸出相比我們不難發現原因。一些國外文化的輸出途徑,例如美國文化,是以大片的形式進行宣傳,其絢麗的特效、引人入勝的情節能夠十分輕易地抓住學生的喜好。而日本文化則是通過動漫、游戲等媒介的夸張表達,將學生帶入到另一個虛幻的世界中。因此我們進行傳統文化滲透時不妨考慮利用這些現有的成功方式,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國產大片與歷史、文化題材掛鉤的佳作也不勝枚舉,而同樣,國產動漫與游戲的崛起也能夠抓住很多學生的興趣點,因此我們在不影響學生學習的前提下,不妨鼓勵、引導學生進行一些與我國傳統文化相關的娛樂活動,讓我國傳統文化滲透進學生的生活、娛樂、學習等各個方面,進而以文化興趣為驅動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總而言之,我國傳統文化絕不遜色于任何國外文化,而我們作為高中語文教師需要主動承擔宣傳我國傳統文化的重任,讓傳統文化滲透進語文教學中,以文化的魅力改善教學品質,以文化的內涵提高教學深度,讓學生能夠在語文學習中提升文化素養,進而提升高中生的綜合文化水平,更加全面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關超.例談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語文天地;2018年04期
2趙玲琳.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核心素養教育[J].中學語文,2018年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