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課堂教學評價要素主要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學情分析與教師專業素養等。本文是作者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一些思考,主要介紹了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與其它課堂教學的不同之處,為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下了定義并介紹了其作用,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手段與運用提出了一些個人見解。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教學評價
課堂教學評價作為教育評價的一部分,越來越受到教師和教育相關部門的重視,很多專家學者出版了很多有關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書籍。《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提出高中數學課程要建立合理、科學的評價體系,其中就包括課堂教學的評價,要重視在課堂教學中對教師和學生的活動進行全方位的評價,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水平。喇雪燕在《數學教育測量與評價》第十章中寫道:“數學課堂教學評價作為數學教育評價的一個組成部分,旨在提高數學教師的師德水平、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鼓勵數學教師創新數學教育思想、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促進教學過程的科學化,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推動數學教學改革。”由此可見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重要性。
1.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與其它課堂教學的不同
高中數學是初中數學知識的延伸和深化,但不管在知識容量上還是在抽象程度和思維層次上兩者都是不可相提并論的。反映在課堂教學中,高中數學的教學節奏更快、教學密度和難度更大、對思維水平的要求更高,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德國數學家菲利克斯·克萊因說:“音樂能激發或撫慰情懷,繪畫使人賞心悅目,詩歌能動人心弦,哲學使人獲得智慧,科學可改善物質生活,但數學能給予以上的一切。”高中數學與其它學科課程相比,具有比較完善的數學語言和符號系統,知識體系更加嚴密,邏輯結構更強。在課堂教學中,要幫助學生掌握好數學符號系統,構建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奠定基礎。
2.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定義與作用
高中數學課堂評價就是通過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目標、內容、方法和過程的考察,通過采用多種評價方法和手段對數學課堂中“教”與“學”兩個方面進行測量、分析、判斷,從而為教師的成長與發展以及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有效信息。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2.1評估課堂的實效,改進教學方法。高中的數學內容多,教學任務重,還要擠壓出時間給學生用于高考復習。所以每節課時間都要充分利用好,要講究教學的效益。通過對課堂的教學評價,就可以比較客觀地評估教學的實際效果,為下一步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益提供參考意見和建議。
2.2發現教師的不足,促進專業發展。對于一個新教師而言,教學經驗的不足和對知識體系把握的不到位,都會影響教學效果。通過科學的課堂教學評價,多角度多層次對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分析診斷,肯定教師的優點,也發現教師的不足,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意見,從而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2.3了解學生的情況,改進教學方式。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提高學生“學”的效果才是課堂的關鍵。只有讓學生“學有所獲”的課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課堂。所以課堂評價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通過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聽課反應、交流與合作學習情況、預習和練習的結果等方面進行觀察和評價,得出比較客觀的結論,這對于教師采取更有針對性的的教學,促進學生更有效地學習大有裨益。
2.4給學校和教育相關部門制定相關政策提供依據。課堂是教學的主戰場,課堂教學質量關系著學校的發展和地區教育水平的高低。學校只有了解每一個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才能比較準確地給學校的教學水平進行合理的定位,進而提出改進對策與措施。教育部門也通過對本地區老師的課堂教學情況的了解,調整和優化政策,更好地促進本地區教育水平的發展。
3.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手段與運用
教學評價的類型很多,依據評價的方法分,有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橫向評價和縱向評價,絕對評價與相對評價,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依據評價的功能分,有安置性評價、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等。
在具體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中,我們既要考慮操作的便利性,又要考慮評價的有效性。要根據評價的最終目的來選擇評價的類型。例如學校為了解新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可以通過制定評價量表,采用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自評與他評的方法。如果要對教師的優質課、比賽課進行評價,除了用定性與定量評價的方式外,也可以采用絕對評價、相對評價、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如果是地區教育相關部門要了解本地區各學校和老師的課堂教學情況和水平,那就要采用更加科學準確復雜的統計分析方法。
對于一個學校而言,比較經濟便利的評價方式就是采用評價量表對課堂教學的每個對象和環節進行考察,得出比較具體客觀的結論,進而提出改進性的意見和建議。要采用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因為只有定性評價,難以精細,不能得出具有針對性的定論;只有定量評價,容易造成流水線效應,難以從整體上把握課堂優劣,失去對人的因素的考量。
總之,高中課堂教學評價可以利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量表,充分考慮數學學科的特點,結合每個教師的不同教學風格和學生的不同學情,做到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自評與他評相結合,以此來促進課堂教學,為高中數學教學起到了指引的作用,給高中數學教學帶來了發展的機遇。
參考文獻
[1]何建.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3):92
[2]魏元洪;張玲.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J].基礎教育參考,2018(9):46-48
[3]馬姍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優化分析[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5(11):101-102
作者簡介:林平(1977.07—)性別:男;籍貫:福建福安;學歷:本科;單位:福安市高級中學;職稱:中學一級數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