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關鍵詞:武術運動員;核心力量;訓練措施
核心是人體肩關節以下、髖關節以上包括盆骨在內的由盆骨、腰、髖關節等區域組成的整體。其肌肉群主要承擔傳導力量和穩定重心作用,對人體上下肢用力和活動起著承上啟下樞紐作用,更對運動中的專項技術動作、運動技能、身體姿勢等起著強有力的支持和穩定作用。武術作為我國乃至世界體育運動重要項目之一,對運動員身體素質自然而然有著較高的要求。除了重視運動員技術戰術訓練,更重視核心力量訓練,不僅可以增強運動員整體水平,更能幫助運動員在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一、武術運動員核心力量訓練特點和必要性
(一)特點
武術在我國是一項傳統體育運動,也頻繁開展競賽,使得大眾越來越重視武術運動。當前武術項目逐漸朝著高難度、創新和欣賞性并存的方向發展,所謂高難度即技術動作,創新即在武術運動中要持續創新技術動作和技巧并賦予該項運動良好的文化底蘊,欣賞性即武術技術和套路方面應有一定的藝術性,運動員在做好攻防技術的基礎上應追求更高的武術動作。與此同時在武術運動中還有編排、套路、訓練方法、服裝等,只有將各個方面都化為一體才能較好地推動武術運動發展。現代武術也十分看重運動員身體穩定性,在日常訓練中要求保持及時調整自身姿態,形成良好的平衡能力,因而強化武術運動員核心力量訓練對其技術和實力提升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必要性
各項體育運動項目都要使運動員身體有一個良好的競技狀態并處于非平衡狀態的位移當中。正因運動員身體處于非平衡狀態中,其四肢就需要借助核心部位肌群傳導穩定性力量。核心部位是人體動力鏈中不可缺少的組成,只有不斷鞏固和提升運動員的核心部位力量才能提高其身體穩定性和平衡性。在武術運動中訓練運動員核心力量有利于改善其在跑動和跳躍時的平衡性和控制力,增強身體能力輸出和對肢體控制力、協調性的掌握,最重要促使運動員四肢可以較好地做出各種技術性武術動作。與此同時強勁且有力的核心肌群可以幫助武術運動員肢體在做技術動作時始終處于正常位置,較好地保護深層小肌肉群,對預防武術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發生急性損傷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武術運動員核心力量訓練措施
(一)傳統核心力量訓練
武術運動員在核心力量訓練方面可以運用傳統方式,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臥虎功;運動員兩手緊握并與雙腳尖觸地俯臥,再緩慢屈肘到鼻尖,要求運動員堅持9次呼吸后迅速推起,之后再堅持9次呼吸后開展直臂練習,完成一組動作可重復9次。其次信拳而壁功;運動員雙腳保持平行狀態后半蹲,再往下蹲,最后回到初始狀態的一系列動作。運動員在半蹲時,要求其鼻尖、膝關節、腳尖等部位都緊緊貼著墻壁,雙臂張開和地面保持平行,將手心面向墻且不能直接接觸,運動員下蹲時則要求大腿和小腿折疊,動作趨于標準后再起蹲。運動員重復動作時,其鼻尖、膝關節、腳尖都應始終接觸墻體。第三水中抗阻力;即運動員在游泳池中進行踢腿移動式奔跑訓練,按照武術運動員實際訓練水平設定水的深度。
(二)非平衡性核心力量訓練
武術運動員在核心力量方面訓練要結合專項技術,還要根據運動員實際情況合理安排訓練計劃,由此一來才能真正提高武術訓練效果。除此之外運動員可根據落地動作方面特點從以下方面訓練非平衡性核心力量。首先雙腿膝關節力量訓練;即運動員雙腿站在氣囊上,微屈膝關節,收緊核心肌群控制身體平衡。其次馬步樁平衡訓練;即運動員將腳踩在圓形泡沫墊上,全身重量都集中于腳掌,身體趨于平衡穩定后伸直雙臂并抬起在胸前,保持身體平衡。上述訓練方式要求膝蓋不能越過腳尖,并在此過程中不斷變化練習。第三單腿支撐半蹲訓練;武術運動員在練習過程中,一條腿要單獨支撐在地面,另一條腿緩慢抬起,身體穩定后再慢慢做腿部屈膝半蹲,此時要保持運動員身體穩定性和平衡性。第四后腳壓球弓步訓練;將健身球放在運動員身后,之后運動員一條腿向后伸壓到球上,兩條腿同時屈膝下蹲形成弓步狀,保持身體平衡。
三、結語
總之,武術不僅是我國傳統體育項目,更是一項強身健體運動。正是因為國內外重視,也使得該領域越來越重視運動員核心力量訓練。通過科學有效的核心力量訓練為身體重心移動和穩定性提供良好的力量身體姿態,從而更好地提高訓練效果和武術訓練質量。
參考文獻:
[1]李佳靜,劉敏.高校武術運動員核心力量訓練策略初探[J].運動,2016(12):29-29.
[2]馬振宇.核心力量訓練對青少年武術套路運動員身體穩定性作用的分析[J].經貿實踐,2017(17).
[3]趙迎輝.武術項目核心力量訓練方法與效果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6,24(5):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