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清
摘要:體育學科中的形體訓練特指通過學習和訓練舞蹈動作,實現提升形體美感、塑造優雅氣質的目的。形體訓練在體育教學中具有普適性的積極作用,主要體現在身體素質、肢體協調和精神愉悅等方面。在初中健美操教學與訓練中應用形體訓練應當引入把桿訓練并強化地面訓練,結合健美操教學特點豐富教學方法,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從而提升學生的參與熱情,促進學生體質發育、培養良好的形體與氣質。
關鍵詞:體育教學;健美操;形體訓練;體質發育
一、形體訓練的內涵與作用
體育學科中的形體訓練特指通過學習和訓練舞蹈動作,實現提升形體美感、塑造優雅氣質的目的。而廣義上的形體訓練深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社交禮儀、形體矯正等均涉及對形體美的塑造。因此,形體訓練項目也被視為多種運動項目或自我提升學習的基礎性訓練。形體訓練在體育教學中具有普適性的積極作用,主要體現在身體素質、肢體協調和精神愉悅等方面。形體訓練是一種有氧運動,通過呈現并保持優美的肢體動作,在消耗脂肪、塑造肌肉線條方面具有一定功效。同時,形體訓練是一項全身運動,可以拉伸韌帶以提升身體的柔韌度,長期堅持有助于提高訓練者的肢體協調能力。在訓練中以放松的心態體會動作乃至生命的美感,使人處于精神愉悅的狀態,有助于塑造訓練者良好的審美品位和肢體表達能力。
二、在初中健美操教學與訓練中應用形體訓練的方法
(一)引入把桿訓練
形體訓練在健美操教學中具有基礎訓練功能,是學生提升穩定性、增強柔韌度的重要方式。在無輔助器械的情況下,由于初中生缺乏舞蹈基礎,難以控制力量和氣息,易于出現錯誤動作。因此,建議在教學和訓練場地內設置充足的把桿作為訓練器材并指導學生加強練習。使用把桿進行形體訓練時,應當說明器材的主要功能。明確把桿不僅是身體支撐點,也是全面鍛煉形體能力的綜合工具。教學中應當以重心調整方法和感知身體平衡為基礎,融入柔韌訓練,逐步提升學生的舞蹈能力。在健美操教學開始前,組織學生利用把桿腿部、手臂的肌肉,起到激活身體機能的熱身效果。練習中以壓腿、屈腿等動作為主,教師應當注重動作的到位程度,幫助柔韌度不高的學生適當下壓身體。使用固定式把桿時應當在墻面安裝玻璃,使用移動式把桿時可以采取兩組面對面訓練的方式。從而使學生通過自我觀察或相互提醒,增強訓練成效。
(二)加強地面訓練
初中階段健美操教學以女性為主。該年齡段的女學生往往缺少良好的肌肉組織,難以完成高難度、高頻率的動作。隨著教學的逐步深入,成為開展健美操中高階課程的主要制約因素之一。因此,建議在健美操教學中融入形體訓練的地面訓練內容,以促進學生的肌肉發育。同時,鼓勵學生自主開展日常練習,避免肌肉橫向發展,塑造良好體型。初中階段的地面訓練主要是仰臥吸伸腿練習。在練習中應當主要動作的規范性:吸腿時抬起一側的腿,抬起后腳應當緊貼另一側腿的膝蓋并繃直腳尖;伸腿時應當由腳尖牽引小腿伸直,以保持腿部重心穩定和動作的柔美,伸直到90°后應當保持靜止動作,另一側的腿應當時刻緊貼地板。另外,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調整練習內容和練習強度。對基礎薄弱的學生先由勾繃腳背等簡單訓練開始。注重學生體質的差異性,可以分檔設置不同強度的練習,確保在健美操正式教學時學生有充足的體能。
(三)豐富教學方法
健美操是一種多元素融合的運動項目,將形體訓練融入健美操教學具有采取豐富教學方法的創新空間。在訓練中可以融入音樂、服裝等多種元素,也可以將融合多種訓練形式。比如,選擇舒緩而有節奏的音樂配合形體訓練。利用柔和的音樂幫助學生放松身體與精神。同時以音樂的節奏配合訓練動作,使枯燥的訓練變為展示生命的韻律,也有助于規范學生的聯系動作。在練習中選擇舒適的服裝,降低學生的拘束感以提高形體訓練增強肢體柔韌性的功效。在教學中也可以融入瑜伽動作作為形體訓練的內容,并鼓勵學生在課外時間自主探究適合健美操的訓練動作。
(四)活躍教學氛圍
健美操是一項充滿熱情的舞蹈運動,教師應當通過形體訓練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首先,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個體差異,鼓勵學生以訓練實現自我突破。對每個學生的訓練努力給予充分肯定,以個體的縱向對比替代班級很想比較。從而使學生保持練習和學習的自信心。其次,采取信息化教學手段傳播人文精神。為學生播放芭蕾舞等注重形體美的藝術節目,使學生感知形體訓練的內在精神價值。也可以采取游戲的形式開展形體訓練,由教師錄制課堂教學影像,經過后期加工制作為有趣的視頻或圖片。在歡樂的教學氛圍中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體型訓練與初中健美操教學與訓練具有高度適配性。由于體型訓練中注重穩定性、柔韌度、肌肉發育、個人審美與氣質等能力的培養,在健美操教學與訓練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形體訓練應當作為健美操課程的基礎訓練,把桿和地面訓練既可以作為熱身訓練方法,也是日常自主練習的主要內容。在教學中應當融入豐富的元素和訓練動作,創新教學方法。以人文精神和信息化技術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從而實現健美操教學與訓練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蔣旻.健美操結合瑜伽訓練的實驗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 (32):203-204.
[2]景琳.淺談競技健美操訓練后靜力性拉伸的重要性[J].當代教研論叢,2018 (08):124.
[3]胡煒.健美操訓練中舞蹈意識的培養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8,8 (18):254+256.
[4]郝金雷.功能性訓練在健美操國家隊體能訓練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8.
[5]李立群.健美操的形體訓練及其對大學生審美價值觀的影響[J].當代體育科技,2017,7 (36):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