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才送
摘要:職校是培養專業職業技術人才的重要教育階段,在其培養人才的過程中,德育教育也是一大教育重點,但是目前的職校德育工作現狀并不樂觀,學生的受教育積極性不高,而體育課程則相較而言更受歡迎,由于體育與德育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將體育課程與職校德育工作進行結合,共同培育人才具有一定的科學基礎,本文從體育課程與職校德育工作的共同培育機制為研究內容,以進行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職校;體育課程;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在對于學生的素質教育與人才培養當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人才培育的過程中,不僅僅需要培育具有過硬的專業能力,更加要培養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人才,因此一直以來德育教育都是我國教育領域當中的重點。德育教育并非一門學科,而是一種對思想狀態與行為準則所進行的形而上學的教育內容,其普遍存在于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當中。各個學科的教學過程是進行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載體,如語文中對于各種典故的講解、數學中對數學規則到生活規則上的延伸,物理、化學等實驗過程中的安全意識培育等等,都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場景,而其中,體育課程看似與德育工作并無關聯,但是事實上體育課程也同樣承載著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雖然體育課程主要是對于學生身體素質、體育技能的教學培育過程,但是其豐富的課堂形式與教學活動不僅僅是體育教學的基礎,也能夠成為德育教育工作的新載體,將德育工作融匯到體育課程教學當中。因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德育教育有著不同的側重內容,從義務教育階段到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的德育工作側重點都略有不同,在進行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工作的時候需要結合不同教育階段的特點與學生特性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在本次研究當中,主要針對當前職校在開展德育教育的具體工作中,結合體育課程來實現體育與德育對學生的共同培育機制。
一、職校德育工作與體育課程相結合的教育內涵
在職校中,體育課程逐漸從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性體育活動向更具有專業性體育教學的課堂形式轉變,加入了更多與競賽類相關的專項體育教學。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職校的體育課程建構在了日常生活之上,讓學生能夠在體育課程當中進行較為輕松的體育活動,同時也兼顧著相當一部分的體育競技活動,如在各個專業之間舉行的球類比賽,校際之間的競賽等,使得體育課程上也會進行相應的專業競技類教育,以培養學生的專業體育競技能力。在此類體育課程教學當中,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心智的磨練等,而在體育課程上進行德育教育的相結合,能夠進一步發揮體育課程的人才培育效果,將以往被忽視的體育課程逐漸升華成對學生進行寓教于樂的德育教育場景。同時,對于職校而言,其自身的教育水平決定了問題學生的比重相對于高中要略高,而多數的問題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差,學習主動性較弱,但是其也正處于青春期的少年階段,對于體育運動有著較高的主動性,在體育課程上進行對職校學生的德育教育相對于在思想政治課程上的開展效果要突出得多。
因此,在職校的體育課程上開展德育工作相結合的教育過程當中,有著兩個層面上的內涵,一是體育課程有著豐富的教學形式與教學活動,能夠成為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良好載體,例如通過規則教學,通過對相應的競技類體育活動進行相關規則的教育,強化學生的規則精神,讓學生能夠在遵守規則的同時領會到日常生活當中規則無處不在,以強化規則對于學生的重要影響;又如在足球教學當中,結合中國足球的發展現狀鼓勵學生對于國家、民族的認同感,強化學生在體育賽事當中的愛國精神;又如在田徑運動當中進行對于學生意志力的培養,對學生進行意志教育。從具體的應用實例當中可以發現,體育課程作為教育載體,在與德育教育相結合的過程當中能夠更好地對自身的教育作用進行拓展,發揮出更加突出的德育教育效果。
二是職校德育工作當中的必然要求,當前職校德育教育工作當中面臨著較大的現實問題,承擔著德育教育主要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課堂效果一直以來較差,學生的投入性較低,被動地接受德育課程的教學,多數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麻木配合當中,沒有對教學內容進行學習與思考,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德育培育成效得不到應有的發揮,而體育課程作為職校學生在專業課程外的基礎課程組成之一,有著起到補充德育課程教學接受度較低的作用,是職校在提升德育教育成效中的重要嘗試,將體育課程與職校德育工作進行結合,以實現對學生更加全面的培養。
二、職校德育工作與體育課程共同培育的科學基礎
在職校中開展德育工作與體育課程的相結合,對于更好的培育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著重要的作用,對于學生而言,體育課程的德育教育作用是在無形之中逐漸融匯進其思想與行為當中,巴普洛夫在其對于教育的核心觀點中認為教育是一種條件反射的行為習慣,是應用于在體育課程中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當中科學基礎。教育是培養人的工作,對于學生的德育教育也是要讓學生在不斷學習教育的過程當中,逐漸形成準確的道德觀、世界觀與價值觀,并將其應用于日常的生活當中,幫助學生形成合乎情理、合乎法律的行為準則。
而在體育課程里,體育運動的學習其本質是一種肌肉記憶,是在經過多次的練習所形成了肢體動作要領,無論是何種體育運動,都有著日積月累的練習下所形成的技巧與技能。這對于德育教育過程當中的本質是相通的,都是通過相應的教育、教學,最終形成條件反射。因此,在將體育課程與職校德育工作相結合的機制當中,本質也是以體育課程的教育來形成對于學生德育狀態的條件反射,從體育課程當中對于規則、意志力、信念、守則等方面進行培養,將各種優秀的思想品德進行培育。因此,在體育課程中與職校的德育工作結合,進行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共同培育是具有科學基礎的。
三、職校德育工作與體育課程共同培育的策略
(一)重視學生在共同培育當中的主體地位
職校的德育工作面向學生所開展,最終的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思想品德水平與樹立正確的行為準則,在體育課程與職校德育工作共同培育的過程中,作為教學活動實施方的體育教師,要重視學生這一主體在共同培育當中的主體地位,相關的教學內容應當要緊密地聯系德育教學工作,將德育教學工作的培育目標與體育教學活動的相關內容進行有機的結合,讓體育教學活動不僅僅是一種運動,而在具體的教學當中,教師要重視學生主體的參與積極性,教育過程應當是在學生參與的過程中來開展相應的培育,如籃球運動當中,以培育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為導向,應當是要在學生進行具體的團隊競賽中來進行,在比賽的過程中鼓勵學生重視團隊合作,圍繞學生的表現來進行相應的德育培育,而不是簡單地照本宣科進行德育教學。
(二)提升體育教師的德育教學水平
在體育課程與職校德育工作進行共同培育的機制落實中,體育教師是極為關鍵的一環,當前職校的體育教師的原本專業多是體育教學與職業運動員退役,在原本的教學體系當中并沒有過多地涉及到德育教育方面的學習,因此造成了不少體育課程上,體育教師不能夠較好地發揮出對于學生的德育培育成效。因此從將體育課程與職校德育工作結合進行共同培育的教學目標下,作為體育教師要積極地補充與完善自身在德育教育層面的知識結構與教學方法,將德育培育的教學理論與體育教學進行融會貫通,形成有效的體育教學活動,最終形成對于學生思想品德水平的培養。
四、結語
當前,職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依然是一大教育重點,職校作為向社會提供具有專業技術能力的教育場所,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對于德育的教育將會永遠的核心,以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體育課程與職校德育工作的共同培育機制實施還較為小眾,不少學校并沒有意識到體育課程與德育工作之間的邏輯關系,因此要更進一步地對體育德育工作進行研討,將德育教育融匯在教學活動當中,最終實現培養德智體美勞兼備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學敏,趙維英.以傳統文化引領中職業德育課程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文房四寶,2013:434-434.
[2]李海峰.職校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的實施[J].西北職教,2007 (11):54-54.
[3]趙潤平.職校德育工作中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策略[J].長江叢刊,2016 (31):227-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