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翼
【摘? ? 要】受時代影響,當代社會對于學生數學知識掌握程度的要求更高,尤其小學高年級數學知識相較于低年級數學基礎性知識難度系數更大,而相較于初中數學知識難度系數又較低,更要求教師對其教學目標有準確的規劃,對其教學過程有細節性把握,才能讓學生在增長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感受到數學學科的魅力,深刻理解數學概念,使學生能夠較為輕松地完成小到初的過渡。本文結合大量教學資料和教學經驗,談談核心素養下的小學高段數學教學,為小學數學教育事業貢獻一份綿薄之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 小學教學? 高段數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6.117
從目前的教育大形勢看起,往往存在著不少學生在小學到初中的過渡階段感受到學習壓力,出現學生對于數學學科興趣度不高的情況。針對這類情況,教師必須趁早入手,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就幫助學生打下扎實的數學基礎,帶領學生感悟數學學習方法,讓每一個學生對于數學學習都擁有一定的自我理解,使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獨特的數學學習方法。只有這樣,學生在進入初中數學學習時,才能應對自如,促進學生長久性的數學學習,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一、培養良好的數學習慣和學習態度
由于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普遍較為簡單,就有部分學生對于數學學習掉以輕心,而在初中難度系數跨域較大的數學學習階段顯得力不從心。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高段數學教學時,就要帶領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既要給予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讓學生對數學學習充滿自信,又要對數學學習充滿科學嚴謹的態度。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擁有正確的數學學習心態,促進學生較為輕松地掌握數學學習方法,領略數學學習之美。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包括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教師要先向學生講明課前準備工作的重要性,讓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課前預習能夠切實保證學生跟得上教師的教學進度,并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避免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顯得吃力,而從學習的大部隊中掉隊。
例如,教師在進行《負數》一課的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自己尋找生活中使用負數的實例,讓學生先對“負數”這一概念有一個大概的認知和理解,并讓學生在課前先自己嘗試使用負數進行一些表達。這樣一來,教師在導課時就會變得輕松許多,學生對于負數這一概念,也會有更深刻的認識和印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則要向學生強調認真聽講的重要性,時時刻刻注重于提醒學生集中注意力,帶領學生感受專心致志做事的重要性。最后,在課下教師則要囑咐學生對于學習過的內容勤加復習,培養學生溫故而知新的學習習慣。
二、促成適合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
檢驗教師教學水平高低的一大標準即是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不時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對學生的學習進度有所督促,不然教師講得再好,采取的教學方法多么先進、科學,都是無用之功。教師可以采取的檢查方法有很多種,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前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邀請學生分享自己的預習成果,這樣就能夠在檢查學生學習進度的過程中,給予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信心,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于自己學生的關注程度,在某種方面中也是對學生的獨立學習給予肯定。
例如,在學生學習《圓》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圓的特征,運用小組合作探討模式,讓學生自己總結出圓的特征,方便學生理解與圓相關的半徑、直徑等概念,提升學生的課堂教學活動參與度。再或者,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給予分層提問,讓學生不再畏懼課堂提問,同時也起到提醒學生認真聽講的作用,避免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出現走神的狀況。教師還應對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進行詳細的匯總,幫助學生找到數學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與缺漏。只有教師采取正確的監督機制,對學生的數學學習展開三位一體式的督導,才能夠切實地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成適合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數學學習方法。尤其在現如今的新教學模式下,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將知識灌輸式教學改編為方法教學,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在學習的道路中穩步前進。
三、升華教學的內容高度和情感內涵
情境交融式教學在小學高段數學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小學生成長到較高年級時,對待事物已經初步有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個時候,教師必須及時地轉換教學觀念,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教師在自己學習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讓學生學會適時地脫離教師庇護,而主動、自主地進行數學學習和鉆研。當然,這個過程同樣需要教師進行許多準備工作,如利用情境交融式教學,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多多引用日常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科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從而促進學生學會自己發現問題、思考問題,進而解決問題,逐步地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教師必須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學習伙伴關系,讓學生敢于向教師提問,把教師當作自己的數學學習合作者。
例如,教師在教學《折扣》這一課時,可以向學生分享自己的購物經歷,主動地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在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同時,提升對于教師的熟悉感,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學生可以因為喜歡一位教師而喜歡上一門學科,同樣學生也會因為討厭一位教師而厭惡一門學科,因此教師必須在核心素養教學觀念的督導下,發展和諧的師生關系,多于學生交流,多于學生進行互動。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地愛上數學這一門學科,優化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
四、結語
小學高段數學不僅僅對學生來講是一項挑戰,對于教師來講同樣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教師必須以高昂的教學熱情和充分的教學準備來應對,本著對自身職業的尊重和對學生、家長、學校、社會和國家負責的態度來進行核心素養下的科學數學教學,繼續發揚教師風格,讓教學工作得以突破,切實落實小學數學教育。
參考文獻
[1]高應靈.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思維能力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v.15(5):154.
[2]王素芬.小學高年級段數學生活化教學實施對策[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8):9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