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丑
【摘 ? ?要】其實通過在生活中的觀察可以發現,在人們聊天的過程中,聊天所涉及的內容其實都是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雙方在不斷地解決彼此的問題的同時將聊天進行下去。其實,對于教學來說也是如此。在教學中,通常教師都是通過設置相應的問題,引出所要講解的知識點,讓學生們通過解決問題來明白教師所要講解的內容。因此,提問也是教學當中的一種教學方法,本文主要探討的是提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的具體運用。
【關鍵詞】提問教學法 ?小學數學 ?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1.014
無論什么時候,數學都被人們普遍認為是比較困難和復雜的一門學科。從而學生對于數學也會產生畏懼的心理,甚至對數學產生一定的抵觸心理,更不用說讓學生打心底喜歡這門學科。因此,教師們應該提高學生們對于數學的興趣,在提高學生們學習興趣的同時也應該采取一些其他的強制辦法。而提問法就類似于一種強制的辦法,它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積極的思考,將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積極的討論,從而得出相應的結論,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一、提問教學法的特點
(一)隨機性與針對性并存
在教師還無法完全認識班級所有學生的時候,教師抽取學生回答問題的方式通常是隨機抽問。因為教師對于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以及他們的名字都不熟悉,就只能在提問的時候觀察學生們的反應來做出相應的選擇。或者在教室里面邊走邊抽問,走到哪兒就順手抽旁邊學生起來回答問題。因此,這樣的提問通常具有很大的隨機性。但是當教師對學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他提問的方式通常會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對于一些上課不聽講,成績比較差的學生,通常都是教師們重點抽查的對象。一到提問題的時候,這些學生就會表現得十分的緊張,非常害怕抽到他們。問題同時也具有難題和簡單的題,對于一些難題,教師通常會提問班級里面數學水平較好的學生,因為教師認為這些學生能夠回答這些問題。因此,提問教學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某種針對性。
(二)具有一定的壓力性
由于提問教學法具有一定的隨機性和針對性,也就是說所有學生都有可能被抽到。因為教師的思維學生通常是無法預料到的,有時候教師在課堂上提問通常帶有很大的隨機性。而這樣的隨機性也對學生們造成了一定的壓力,但這種壓力在課堂上呈現的是促進的作用。在課堂上讓學生們有一定的緊張感和壓力感,能夠使得他們對于課堂上教師所講授的知識,專注力更加強,學習的更加認真。因為所有的學生都害怕教師抽他起來回答問題,而他不能夠對這個問題進行很好的解答。所以提問教學法在課堂上同時也呈現出了具有壓力性的特點。
二、提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的好處
(一)增強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對于小學數學這門課程來說,需要讓學生在這個階段打好數學的基礎,才能夠使得他們在今后的數學學習當中思考問題變得更加的順暢。因此,就需要在課堂上對于小學數學的一些問題進行深層次的探討和提問。學生在課堂上通常對于教師的講課是不會做出太多回應的,這樣就使得學生在課堂上吸收教師的知識變得非常的被動,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融合自己一些具體的思路,學生對于整個課堂的參與度不是很強。因此,在課堂上加入了提問教學法,對于課堂上的一些知識點進行大量的問題提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讓學生們開口講出自己對于這個問題的一些解題思路,使得他們在課堂上能夠變得更加積極主動。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提高學生們的課堂主體地位,使得他們能夠緊跟課堂的節奏,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二)激發學生上課的積極性
通常在課堂上的一些問題,對于學生們來說是非常有競爭力和吸引力的。因為在小學階段,尤其是在數學這門學科上,雖然這些數學問題對于他們來說可能會比較難。但是一旦他們把這些難題解決了,就會在心里面產生極大的自豪感,而這些自豪感也能增強他們對于數學這門學科的信心。從而使得學生在課堂上更加積極活躍地解決一些難題,在課堂上形成一種競爭性的學習氛圍。在這種氛圍的推動下,學生在上課的時候會變得更加的積極主動,對于這些問題也更加愿意動腦去思考。
(三)加強學生的專注力
想要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專注力,那就必須在課堂上給學生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或者是一個專注點,讓學生們進行有目標性的學習,才能夠極大地提高他們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而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采用提問教學法,通過在課堂上給學生們設置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們通過解決問題來明白一些基礎的知識點。而對于教師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就相當于一個專注點,可以讓學生把他們所有的精力全部集中在這一個點上。使他們在上課的時候不容易分神,通過問題的解答把精神進行高度的集中。而在課堂上通過一系列問題的提問和解答,可以培養學生們在數學解題當中的專注力和仔細程度。
三、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采用提問教學法的注意事項
(一)問題的設置應該難易程度相結合
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相應問題設置的時候,應充分考慮到學生們的理解能力。不能在課堂剛開始的時候就提出非常困難的問題,因為這樣會打擊學生們的自信心,使他們在后面的解題過程當中變得非常沮喪,而沮喪的心情不利于題目的解答。因此,教師們在進行問題設置的時候,應該先易后難、難易結合。讓學生們先對簡單的問題進行思考,在最簡單的問題進行思考的同時打開自己的數學解題思維。從而能夠增加學生對于解題的信心,使他們更好的對后面教師提出的一些難題進行思考。
(二)引導式提問
在課堂上利用提問式教學法時,尤其是對于難題的提問。教師們應該在學生們進行解答的過程中,仔細聆聽學生們的解題思路,一旦發現學生們的解題思路出現了一定的卡頓,應該根據學生的解題思路給予他們一些引導式的幫助。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會輕易的放棄這些難題,反而能夠對這些難題進行一定的解答。在難題解答以后,學生自身也會產生極大的滿足感和自信心,這對于他后面的數學學習是非常有好處的。
總之,想要提高提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的作用,就必須把提問教學法的特點與小學數學課堂上的特點相結合,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積極的問題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不斷地增強他們對于數學這門學科的自信心,促使他們對于數學知識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另外,在使用提問教學法的同時也要時刻注意提問教學法的弊端和注意事項。
參考文獻
[1]代瓊芳.淺談提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學周刊:上旬,2018.
[2]翟珊珊.淺談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策略教學[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3(9):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