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
【摘 ? ?要】多媒體作為現代教學離不開的教學工具,在教學中的運用越來越廣,發揮的效用越來越大。多媒體運用在小學教學中,既可以提高學生對多媒體工具的運用能力,還能將理論知識化為實踐,將知識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全方面調動學生感官,增強學生學習效果。
【關鍵詞】小學多媒體 ?創新教學 ?實踐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1.109
多媒體不僅有大量的知識儲備,能夠幫助學生擴展知識學習,還能通過設立情境的方式,幫助學生消化、吸收、掌握重點、難點知識。尤其是把抽象的、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以具體的形式展現出來,建造一個生動、形象的優質課堂。多媒體還能夠協助學生開展自主學習,作為他們在自主探究知識過程中的一個伙伴,陪伴他們在學習中不斷前進,有效提升學習積極性。
一、多媒體展現教學趣味
多媒體能夠建立一個生動形象、趣味橫生的課堂,這對小學生來說,有很強的吸引力。比如傳統運用黑板和粉筆組合的課堂,多媒體改變了單一的教學形式,向課堂加入了除文字以外的圖片、動畫、音樂等元素,增強小學課堂的立體感。在小學階段,興趣就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因而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時應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比如在新課的導入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以一段視頻作為導入工具,將學生的思維快速帶入當堂要講解的知識中去,提高學生課堂的專注力。在講解知識時,設立有趣情境,讓學生的思維在情境中對知識探究的更加深入。而在知識鞏固的階段,教師借用多媒體工具設置游戲,用游戲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知識競賽是刺激學生積極性的有效途徑,教師要在多媒體的幫助下,開展更多有趣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參與,保持他們對課堂的興趣,對學習的激情。
二、多媒體提高教學時效性
教學時效性是教師在教學時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因為現代社會中,小學的教學任務重,教學時間緊。有的時候,教學不能立馬在學生的學習上體現出教學效果,那么就有可能導致教學的時效性低。教學時效性低不僅是浪費教學資源,還會讓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與掌握產生漏洞,造成教學偏差,讓學生的學習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比如教師在幾天前講解的知識點,因為對教學的時效性沒有給予保證,所以造成教師以為學生已經掌握了知識,但是實際上學生并沒有掌握。那么,教師在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中,會因為學生掌握的知識程度而受到限制,學生的學習也會因為教學時效性偏差,而產生更多的問題,拖滯學習進度。多媒體因為方便快捷,能有效幫助教師解決這個問題,它能夠將課程資源以及課程內容迅速呈現在學生面前,同樣的,學生的學習情況、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也能迅速地反饋到教學中,反饋給教師。多媒體的課堂縮減了教師花在板書和知識講解上的時間,給學生理解、學生探究、學生鞏固留出了更多的時間。多媒體還能制造讓學生學到知識立馬就進行運用的條件,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完美結合,平衡學生的理論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一堂課取得傳統教學模式下兩堂課甚至多堂課的教學效果,有效提高了教學時效性。
三、多媒體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
小學是學生自主性的高速發展期,多媒體因為能夠將知識形象化、具體化,打破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發展提供了空間。多媒體能化解難點,讓學生輕松理解知識,為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提供了可能。加上學生也能很容易掌握多媒體的運用,所以多媒體能夠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成為學生自主學習時的好幫手。比如課前預習,在一般的教學下,學生課前預習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因為學生在預習時,很難判斷哪些知識是應該要側重的知識點,所以他們往往將教科書上的知識草草地看上一遍,久而久之,學生的預習工作做得越來越不牢靠,學習時對教師產生的依賴性越來越強。而在多媒體教學下,學生預習知識時的范圍不只是在課本上,而是在多媒體提供的大知識數據體庫中,所以在預習質量上就已經贏了很大一截。在課后知識的復習中更是如此,學生在多媒體的幫助下,復習知識不再是單純的記憶,而是經過多樣化的知識展開,將自己所學習的知識之間搭建聯系,建立高效的知識學習體系。學生在復習時可能會遺漏的一些知識,也可以借助多媒體的幫助,避免這種情況產生,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安全性”。多媒體有效增加了教學容量,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很大,所以總是能夠學到很多知識充實自我。
四、多媒體增強教學互動
互動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途徑,在良好的互動環境中,學生吸收知識更快,學習的積極性更高。而對于教師來說,互動是收集教學信息的來源,能夠快速分析數據,調整教學模式,做到針對性教學。教師使用多媒體工具,不僅能夠將更多的知識進行教學示范,也能增加教學示范的范圍。比如有的時候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示范一個知識,但是學生的位置不同,所以前面的學生能看到,而后面的學生看不到。這樣,前面的學生參與進了教學示范,后面的學生因為距離問題,參與度不高。而教師運用多媒體進行講解演示的時候,能夠輕松做到“手把手”教學,保證每個學生都看到了教師的教學示范,這對于教學來說,是進步的一大步。教師使用多媒體進行互動教學,學生的學習問題可以得到有效解決。
多媒體對教學互動的增進作用還體現在作業評價上。在傳統的小學教學中,學生的作業批改都是由教師來做,并且大多是在課后,而學生看不到教師批改作業的過程,只是在最后收到批改結果。運用多媒體,教師便能創建開放性的小學課堂,不僅教學過程開放,作業批改的方式也走向開放。教師將作業的答案用多媒體展示出來,而學生的作業就與相鄰的同學對照答案互相交換、互相批改。然后收集學生的批改結果,選出學生作業中出現的典型問題,以一種開放交流的形式,討論作業問題。師生互相討論,互相交流學習經驗,將教學連接成一個有機整體,優化課堂結構,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多媒體運用在小學教學中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擴大教學范圍,增加課堂教學內容多樣性。它為教師教學提供了許多創新思想,從學生興趣的激發,到知識的理解實踐,多媒體都可以起到積極作用。多媒體用形象、生動的知識展現形式,創建了一個極具趣味的課堂,提高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參考文獻
[1]王高峰.淺談新課改下小學多媒體教學[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0(6):34-34.
[2]栗冰濤.論小學多媒體教學的合理運用[J].內蒙古教育:b,2015(2):9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