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摘? ? 要】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教育的初始階段是學前教育。若要想讓教育工作得以更好的貫徹落實,就必須要對幼兒教師進行更為全面深入的培養,即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顯得尤為重要。我們下面就對如何培養學前專業學生的核心素養略作談論。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 核心素養?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9.149
“核心素養”是教育改革與發展過程中的關鍵,是教師教學必須把握的關鍵,是學生學習必須注意的重點。在學前教育專業教學進行的過程中,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對學生進行更為全面深入的培養,為未來基礎教育的發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撐,以高素質的幼兒園教師來促使幼兒教育的質量得以穩步提高。接下來,我們就針對學前專業學生培養問題進行思考,確保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得以更為自主的發展,努力提高未來幼兒教師隊伍的執教能力。
一、核心素養培養的意義
“核心素養”是一個較為廣泛的開放性概念,教師需重點針對“立德樹人”這一關鍵進行深入思考,把握好指導教育工作的大政方針,堅持以教育來服務社會發展,狠抓立德樹人的關鍵任務,由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入手,對學生的品格和能力進行全面培養。這樣,學生才能具備足以支撐其進行終身發展的“核心素養”,才能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的基本需要,才能真正成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
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意義
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就業方向極為明確,主要是成為幼兒園或幼教機構的教師。因此,學前教育專業教師需特別注意,有意識地弱化文化課和專業課的界限,盡量用理論教學來指導實踐創新,再輔以科學合理的教育評價促使學生得以更為自主的發展,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更為全面深入的培養。這樣,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才會具備更為扎實的專業能力,更為豐富的創新能力,更為靈活的實踐能力,從而才能真正滿足當前社會對幼兒教師的迫切需要。
三、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為成功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要敢于打破傳統的教育培養理念,以新時代社會需求和學生實際學習需求為參考,構建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體系,以期能夠培養出高專業水平、強實踐創新能力、強社會適應能力的幼兒教師。
(一)弱化文化課和專業課的界限
學前教育專業教師要把握好“核心素養”這一關鍵,對課程進行合理設置,積極弱化文化課和專業課的界限,努力實現各學科的課程目標,強化各科之間的聯系,促使各學科課程得以更好地銜接起來,為教學中育人任務的完成奠定基礎。一方面,教師應以人文底蘊為核心來指導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的設置,樹立起正確的教育觀和學生發展觀,在尊重學生自身發展的基礎上,綜合考慮確保幼兒健康成長的問題,將古今中外學前教育經驗與學前教育前沿研究成果相結合,并對學前教育所呈現出的文化多樣性予以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另一方面,教師要以科學精神為核心來指導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的設置,對學生所學的課程進行合理規劃,由多個角度入手來對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進行培養,引導學生更為辯證地對待幼兒培養的相關問題,讓學生能夠初步具備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如此一來,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實踐才能變得更為切實可行,文化課和專業課的界限才算是得以進一步弱化,課程整體設置才會更趨于合理,學生的核心素養才可以獲得更為有效的培養。
(二)用理論教學來指導實踐教學
學前教育專業教師要對“核心素養”有較為全面的把握,在弱化文化課和專業課以搞好理論知識教學的基礎上,對實踐教學的相關問題進行綜合考慮,重點強調學生要做到“學以致用”,將學生培養成為敢于擔當、能夠擔當、善于擔當的人,為學生日后更好地承擔培養幼兒的社會責任奠定基礎。一方面,教師應以社會參與為核心來指導學前教育專業的實踐教學,引導學生從國家發展大局出發去對世界發展動態進行關注,向學生說明公益事業和志愿服務對社會發展所起到的積極促進作用,給學生明確幼兒教師應承擔的社會責任,讓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得以更好地培養。另一方面,教師應以實踐創新為核心來指導學前教育專業的實踐教學,先幫助學生養成積極進行實踐的良好習慣,再對學生問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的能力進行重點培養,然后學生才能在實踐中擺脫課本的限制、打破固守的規則、突破原有的思維模式,順利地實現創新。如此一來,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實踐才能更為深入地進行,理論教學才會對實踐教學進行更好的指導,實踐創新才算是得以真正實現,學生的核心素養才可以獲得更為積極的培養。
(三)科學合理的教育評價
學前教育專業教師要深入細致地把握“核心素養”的培養,在教學告一段落后進行科學合理的教育評價,引導學生通過反思來更為積極地進行自主評價,再用評價來促使學生更為主動地進行自主反思,為學生適應幼兒教師工作崗位的自主發展奠定基礎。一方面,教師應以學會學習為核心來指導學前教育專業的教育評價,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實時調整教學方法,努力讓學生掌握適合于自身學習的多種方法,引導學生進一步培養終身學習的意識,讓學生不斷去對學習進行反思,幫助學生學好幼兒教育及其相關的知識,以便學生日后迅速適應幼兒教師崗位的工作。另一方面,教師應以健康生活為核心來指導學前教育專業的教育評價,促使學生從更深層次去對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價值進行理解,通過自我認識和評估來認清真正的自己,選擇正確的發展方向以更好地表達自身個性特點和激發自身潛質,逐漸培養起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徹底做好成為一名優秀幼兒教師的準備,以便能夠獲得較好的評價結果。如此一來,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實踐才能得以更為成功地進行,科學合理的教育評價才會對整個教學的發展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學生才會在“反思”與“評價”的交替進行中更為主動地去進行學習,從而獲得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
總之,學前教育工作必須要圍繞好“核心素養”這一關鍵,教師要弄清“核心素養”對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發展的重要意義,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指導來對學生進行教學,從而才能在教學中輕松做到“總覽全局”,進而推動學前教育的專業化發展。唯有如此,學前教育專業才會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來實施教學,以向社會輸送大量高素質幼兒教育工作者為目標來對學生進行培養,從而為我國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帶來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唐淑,鐘昭華.中國學前教育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龐麗娟,胡娟,洪秀敏.論學前教育的價值[J].學前教育研究,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