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永和
【摘? ? 要】在新時代的大環境之下,大多數人們已經滿足了吃、住等方面的需要,于是大多數人們則開始追求精神的滿足,且關注教育這一項工作。因為我們都知道,社會處于發展且前進的狀態都歸功于教育的影響,教育需要借助社會大環境得以存在,社會需要教育的支撐而前進。
【關鍵詞】問題導學法? 小學數學? 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6.193
教育是一個時代的“發動機”,它能驅動一個時代的發展。教育不僅對于社會有支撐的作用,對于人也有一定的積極影響。一個學生所學的知識、所培養的能力以及所保有的境界都可以通過教育而獲得。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接受一定的教育,教育對他們的人生旅程有著啟發式的作用。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在教育領域投予了更多的關注和精力,并且也開始關注教學效果。然而在中國式的教學中,很多老師的教學都比較固守。固守的教學模式和新時代教學觀總是不能融合在一起,且處于不能融入的狀態。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問題導學法能保證學生學習的參與度
在新時代的環境之下,老師們的教學工作就應該至于一個全新的環境中進行。教學工作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因為它的成功與否直接決定了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那衡量教學工作成功與否的因素是什么呢?很多老師首先都會想到成績能反映一個老師的教學是否成功,因此很多老師為了使學生能取得優異的成績,煞費苦心地尋求提高學生成績的方法。以我的觀察,很多老師都采用增加作業量或反復講解的方式。有些老師甚至認為學習就是一個“反復磨”的過程,也就是老師講的次數越多學生的掌握情況越好,其實這樣做只會使學生學習的激情不斷跌降。國家已經在開始提倡學生們應該輕松,且不擔負過重負擔去學習。倘若一個老師以增加學生的學習量提高學生的成績,這樣只會使學生處于過重的負擔環境中學習。尤其在小學教學中,增加學生的學習量只會壓榨學生學習的趣味。雖然很多小學生的數學成績非常優異,但大多數學生優異的成績都是靠其超負荷的學習量而獲得的,從長遠的角度來說,這樣的教學方式是極其不科學的。老師的教學需要方法,學生的學習也需要一定的方法。作為新時代的老師,要在講解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雖然老師給學生設置“超標”的學習量,的確能提高學生的成績。但這樣的教學始終處于一個被動的狀態,很多學生只是在老師的監督下學習。增加學生的學習量也就是說老師反復地講課并且學生反復地練習習題,在這一過程中的反復性說明了老師和學生的勤奮,同時也說明了教學效果不明顯。在一般情況下,教學效果明顯是不需要反復操練的,同時也說明了學生的參與度不高,因為學生的參與度越高其教學效果越佳。小學數學老師雖然在引導學生反復地學習,但他們卻從未觀察過學生的參與度,很多小學生表面看起來的確在認真學習,但他們并未真正地參與進學習中,這樣的教學不僅耗費老師和學生的時間,而且還沒有一定的益處。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想確保學生的參與度,就應該讓學生不能偏離學習的軌道。而問題導學法就能保證學生學習的參與度,同時讓學生在課堂上保持學習的狀態。從字面意思來看,我們便知道問題導學法是指在教學中融入一些問題,在教學中融入問題的好處就是能保證學生學習不分心,并且還能監管學生的學習情況。在講數學時問題的設置就表明了這一過程需要學生的參與,學生有解決問題的任務。而在以往的教學中老師“自顧自”講課的方式,從未保證學生的參與度,可想而知,即使老師煞費苦心一遍一遍地講,也未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采用問題導學法來講課,就使老師和學生一同融入了教學中。每一位老師需要明曉的是,學習是需要學生自己完成的一項任務,當學生學習的參與度越高,其學習的效果不至于太糟糕。小學數學是一門較活化的學科,采用問題導學法是非??扇〉摹?/p>
二、問題導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具體實施
我們都知道學習數學始終不能違反一個原則,即死板地教學數學。數學是一門靈活的學科,這就要求老師需將其置于活化的環境中教學,倘若一個數學老師使數學在無味的環境中教學,則勢必會影響學生今后數學的學習。問題導學法指在整堂課中都可以植入問題,也就是以解決問題的方式來完成一堂課的教學。在一些地區已有一些老師采用問題導學法教學小學數學,并取得了極佳的效果,但仍然有不少老師對問題導學法感到陌生,因此對于實施問題導學法的工作就較難上手。這就要求每一位小學數學老師在實施問題導學法之前,都應該認真學習其概念、益處以及運用時需要注意的問題等,只有老師們能透徹地理解這種教學法,他們才能自如地將其植入教學中。由于問題導學法不是一種常見的教學法,小學數學老師們可以集中學習此教學法,老師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可相互交流自己的教學想法,這樣不僅能確保老師們更加完整地掌握此教學法,還能使其在整個學校正常進行教學。
使用問題導學法的主要任務便是學生完成課堂中老師所提出的問題,當學生能完成此任務時,說明他們已基本掌握老師所教學的內容。解決問題的前一步驟應該是提出問題,因此老師應該給學生提出供他們思考和解決的問題。運用此教學法其對問題的個數不做限制,但也不能太多,應根據所教學的內容以及班上學生的情況設置相應的問題,且要注意所提問題的嚴謹性。只有嚴謹且適用于學生解決的問題,才能實現問題導學法的教學意義。老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切勿給學生提出偏且不符合學生解決的問題,這樣只會導致教學不能正常進行。所提出問題的難易程度需根據學生的接受情況以及所教內容的特點自行調整。比如在講《認識人民幣》這一部分時,數學老師就可以按照順序給學生設置這樣的問題。如1.同學們喜不喜歡錢?2.同學們知道在中國錢的書面名字叫什么嗎?3.你們目前見過錢的最大面值是多少呢?4.你認為錢的用處有哪些呢?等問題。當然可能每個數學老師提出的問題都不一樣,但所提問題都不能偏離教學目標。在采用問題導學法時,老師應給予學生一定的表現機會,當提出問題后,每一位小學數學老師都應該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待學生思考后,老師可以邀請學生回答或解決問題。學生回答問題后,老師要對學生的答案作一定的點評。
在教學小學數學時,每一位老師都應使教學始終保持在活化的環境中。采用問題導學法能保證學生的參與度,這樣便會使教學處于有效的狀態中。
參考文獻
[1]莫祚明.問題導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7.
[2]劉鈺彤.問題導學法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及對策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