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聆莉
【摘 ? ?要】識圖、讀圖能力是高中生必須掌握的地理學習能力之一。地理教師應該通過教會學生識圖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更多的時間里自行挖掘地理學科的普遍規律。本文將就如何培養高中生地理讀圖能力展開論述和分析。
【關鍵詞】高中地理 ?讀圖能力 ?能力培養 ?方法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3.116
地理作為一門基礎學科,綜合性極強,地理學科幾乎涉及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風向和氣溫的變化,大到地震和臺風等自然災害,都是地理學科所涵蓋的范圍。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對自然的探究欲望越來越強烈,地理學科的教育也受到了社會和家長的重視,學校和教師對于學生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能夠培養學生們養成宏大的地理觀,如何讓學生們高效地學習地理成為了廣大地理教師們所共同探討的問題,筆者將結合個人教學經驗,以培養學生讀圖能力為切入點來展開對學生地理學習能力養成的論述。
一、培養學生讀圖的主動性
對于人類社會來說,無論是石油、煤炭等礦物資源的開采,還是潮汐能、核能的利用都離不開地理學科的發展,學習地理學科不僅僅是簡單地學習知識,而是要學會利用現有的知識來進一步拓寬人類探索自然的空間,為更遙遠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在中學階段的學習過程中,高中生們應當先學會看地圖,能夠看清地圖,看好地圖,只有學生能夠深切地體會到由地形、地貌引起的區域性氣候變化,才能夠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識圖、讀圖的重要性。
地圖作為學習地理學科的語言,讀圖能力是中學生所必須掌握的,但是學生們往往認為地圖繁瑣復雜,甚至需要一些計算才能夠得到想要的信息,學習熱情不高,導致其讀圖能力弱,進而導致地理學科的學習效果不佳。地圖是打開地理學科寶藏的鑰匙,在教學過程中,地理教師可以通過演示識圖過程,讓學生們認識到利用地圖可以解決的地理問題,利用地圖可以挖掘的地理信息,當學生們真切地看到教師發揮自己熟練的識圖技巧來解決相應的地理問題后,他們才能夠對識圖產生一定的興趣,進而轉變為學習的動力。
二、打牢基礎,著重記憶
地理學科綜合性較強,涉及的知識面相當廣泛,是一門由多方面的基礎知識累積而成的學科,要想讓學生的讀圖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就需要學生打牢基礎,對地圖中的重點知識點著重記憶。針對多種地圖上的各種標識、注解、圖例等,學生們一定要牢記,做到內化于心,應用于形。在對于某些易混淆的地理名詞的學習時,學生們要學會關聯記憶,不能夠單純地記憶名詞概念,這樣才能夠對所學習的內容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三、幫助學生建立起地圖概念
要想更好地培養學生讀圖能力,先要讓學生在自己的腦海里形成地圖的概念,確保學生能夠在看到地圖上的各種數據、地形、洋流時聯想到正確的知識點,進而才能夠更好地參與到地理的學習中去。但是,要建立學生的地圖概念是一件難度較高的教學任務,地理教師在前期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們通過繪制各大洲相關的地理圖集,然后自我消化每個區域的相關地理特點,然后再背誦記憶這些區域的氣候、人文特點,進而將每個區域的地理特點與氣候、人文特點相關聯,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地圖的概念。在教學的中后期,地理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只是在白紙上畫出必要的經緯線以及南北極,然后再根據個人的記憶來繪制地圖各部分的相關區域的地理特點,并在相關區域寫下其氣候特點、洋流特點、人文特點等信息,反復練習便能夠讓學生建立起較好的地圖概念,進而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
四、增加讀圖訓練
所謂熟能生巧,讀圖能力是需要長期反復訓練的,在學生基本掌握了各種地理名詞、標準后,地理教師應當結合每個章節的學習內容合理地為學生們選取讀圖訓練的題目,讓學生們能夠學有所用,通過讀圖練習的方式進一步鞏固和完善自己的地理知識網絡體系,只有不斷地練習和鞏固,才能夠讓各種各樣的地圖更加長久地被學生所記憶。并且這種更為直觀的區域性地圖往往能夠較好地強化學生對某一知識板塊的知識學習,讓學生能夠從地圖中來挖掘一些可能地理教師在課堂中并未提及的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在思考中學習,在思考中進步,學生主動思考學習產生的積極效應是不可忽視的,這能夠最大程度地激活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更加高效地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除了布置訓練習題外,地理教師還可以在班級內設立地理角,每個月在地理角中展示一幅既具有教學意義又有一定趣味性的區域性地圖并搭配上由于地形地貌等影響而產生的天然景觀,進而讓學生體會大自然地理變化的魅力,提高學生對于識圖訓練的認可度。
五、掌握基本的讀圖方法
技能的訓練最重要的是方法,要想讓學生在高中地理學習過程中具備一定的讀圖能力,地理教師就應當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們一步步地掌握基本的讀圖方法,先是根據方法進行初步的學習,在后期的學習中總結歸納并結合自身經驗來摸索更加適合自己的讀圖方法。在高中階段的學習中,一些學生認為讀圖很難,不愿意讀圖,歸根結底就是他們沒有掌握到讀圖的基本方法,沒有領悟到讀圖后挖掘地圖深層信息的快樂,沒有體會到地圖所呈現出的魅力,讀圖方法沒有掌握,讀圖能力進而得不到提高,最后便體現在糟糕的地理學科成績上,形成惡性循環。因此,地理教師必須重視對讀圖方法的教學工作,讓學生們都能夠在地理學習階段掌握一定的讀圖方法,并在后面階段的學習中引導學生主動歸納更加切合自身情況的方法。
地圖對于地理,就好像拼音對于語文,地圖是地理學科的基礎,如果地理學習者沒有具備一定的讀圖能力,那么他在地理學習中將寸步難行。地理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就應當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以更有親和力的方式來展開教學工作讓學生們喜歡上地理學科,進而有效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在早期教學時,地理教師應當注重各種地圖中的名詞、參數、標識的教學,夯實基礎,為進一步提高學生讀圖能力提供可能。同時,地理教師還應當注重對學生地理概念的培養,讓學生們多接觸和了解各地理區域地理特點與氣候、人文特點的關系,完善自己對于地圖的認識。在課下,地理教師應當加強讀圖訓練,讓學生們在反復訓練過程中找到讀圖的感覺,領悟地圖的魅力,展開對讀圖的思考,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
參考文獻
[1]鄭明華.淺談地理教學中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J].高考,2017(12):195-195.
[2]王旭.淺談地理教學中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J].高中生學習(作文素材),2012(10):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