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容
【摘 ? ?要】小學低年級的數學學習是學生數學知識基礎的形成階段,教師應當遵循新課標標準,保證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并且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使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將小學數學角色扮演游戲與數學學習相結合,為學生在低年級的數學學習中打好堅實的基礎,以使學生在今后的數學學習中可以靈活切換數學應用知識。而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在角色扮演的作用下,使課堂教學內容豐富起來,課堂的教學方式變得更加多元化。因此,教師要能夠正確認識游戲教學的作用和把握角色扮演的正確方式,并且注重學生的學習成效才會使角色扮演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性發揮出真正的教學功效。
【關鍵詞】小學數學 ?角色扮演 ?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3.146
在小學數學低年級教學中,教師不但要弱化數學學科的抽象性,還要考慮到數學知識的嚴謹性,因此,教師可以創設趣味化教學情境,再通過結合教學內容,選取適合的角色扮演教學形式,幫助學生完成數學學習。而學生在情景中被扮演的角色所吸引,漸漸發現數學的趣味性,愛上數學學習。另外,在角色扮演的幫助下可以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完善學生的數學知識儲備,提高學生的數學分析能力,且角色扮演最大的優勢便是將抽象概念具象化,十分的符合小學生的思維模式,對提高低年級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一、角色扮演對低年級小學生數學學習的意義
角色扮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通常是以游戲的形式呈現。而低年級的小學生對于游戲十分鐘愛,且愛玩游戲也是他們的天性,所以有些教師認為增設課堂游戲只是為了促使學生的認知過程加快,但實際上游戲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而言便是學習的最佳途徑。低年級的小學生已具備了基本的認知能力,課堂游戲對他們來說具有更為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學中的低年級角色扮演游戲內涵因果關系,這是學生在探尋某類制定目標的過程,但其特點在于概念模糊。學生由于天性的多變性使得其很容易跟著環境或其他因素而改變目標;其次低年級角色扮演游戲可以有效地體現學生擺脫多方束縛,自由輕松地去學習;最后低年級角色扮演游戲能夠充分展現學生的自我表現欲。根據以上角色扮演對小學生的三方面作用分析可知,我們可以具體通過幾個點來體現:第一,低年級的學生在游戲時還不能夠完全的擺脫掉在幼兒時期游戲狀態,很多時候還會停留在認知事物階段中,所以角色扮演游戲可以幫助學生拓寬認知范圍;第二,課堂中的角色扮演游戲可以使學生將課堂中感受釋放出來,并投入到游戲互動中,隨后跟隨教師完成學習任務,一松一緊的教學形式,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更會促使學生盡快地將新知識消化掉;第三,角色扮演游戲可以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心態,幫助學生健全人格。由此可見,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應用角色扮演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而在實際的應用中,教師應當在教學設計時,做細致的調查分析,利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充分展現角色扮演的教育功效。
二、角色扮演在低年級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角色扮演在小學數學情景模式中,屬于游戲的一種。正確應用角色扮演游戲需要教師依照課堂教學內容,選取適當的角色扮演游戲。通過兩個相結合,使游戲增加益智性而課堂增加趣味性。小學低年級數學角色扮演游戲的設計最好采用現實生活為背景,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的距離。
(一)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學位置十分關鍵。課堂作為小學生學習新知主要的教學場所,一直以來都是許多教育學家,心理學家及教師主要的創新研究對象。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只要能夠保證課堂學習仍然是以新知識的滲透為主,那么教師可以適當地調整課堂教學模式,將傳統的教學模式替換為以角色扮演游戲為主的課堂教學新模式,從而使數學課堂氛圍獲得有效的提升。
(二)在學生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在小學低年級數學學習中,讓學生明白數學知識都是從生活規律或生活經驗中總結出來的,所以生活為數學知識的起源,而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要應用數學新知解決生活問題。因此,為了使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時,更加直觀地展示出知識的應用性,教師可以在做教學設計時以生活化的角度出發,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景。學生在情景之中使得數學建模思想得到充分的鍛煉,而利用角色扮演的游戲方法也可以幫助學生增加數學趣味性,從而使學生在實際的生活中可以養成良好的數學習慣。
(三)在數學課外活動中的應用
小學數學低年級教學中,教師為了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可以實施課外教學法。由于課外活動可以說是實現全面型人才培養必不可少的教學方式,所以它可以有效地補充課堂教學的弊端。依照小學數學教材編制內容,小學低年級數學中幾乎每一單元內容都可以通過課外活動來完成教學任務,如“數一數”“分與合”“6-10的認識和加減法”等,教師務必要在實踐應用課堂活動中,把握好游戲節奏規劃好活動時間,使學生在課外角色扮演的活動中獲取到新的數學知識。
三、總結
在創設情景類教學中,角色扮演的教學方式備受低年級小學數學教師的歡迎,即通過角色扮演將數學問題中的抽象知識概念進行形象化呈現,從而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數學課堂教學時,教師還可以把數學定義公式或者定理等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教授給學生,學生在游戲中接收數學問題,從而引發數學思考,這對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在低年級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角色扮演具有一定的優勢,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實際生活中利用角色扮演幫助學生增強數學知識,強化數學基本素養,促成教學高效。
參考文獻
[1]田玉輝.角色扮演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中國人,2015,0(12Z).
[2]沈晨.翻轉課堂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2017,0(36).
[3]孫秋.數形結合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7,15(24):143.
[4]郭虎.試論轉化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7,0(15).
[5]劉全利.素質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科學中國人,2015,0(11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