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琴
【摘? ? 要】小學是學生學習能力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的數學課程教學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有著積極的影響作用。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打好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提高解題技巧,在這個過程中獨立思考、開發智力對學生是很重要的。因此,目前素質教育的主要需求就是對小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進行培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 獨立思考能力?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0.034
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對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小學是培養學生自主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對于小學生而言,獨立思考能力是核心素質中最為關鍵的一項內容。學生在強烈的探究學習興趣和熱情的支持下進行獨立思考,可以有效地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幫助學生更好地運用所學知識,并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本文圍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的主題來展開分析,進一步提出有利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可行性對策。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必要性
獨立思考能力即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在不借助他人幫助的情況下,進行自主探究和思考,在此過程中將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解決。不僅僅是數學,在任何一門學科中,獨立思考能力都是學生需要具備的優良素質。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比較小,正是養成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期,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環節當中,應加大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現如今,不僅僅是數學學科的教學,各個學科的教學中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學生害怕回答問題,怕被老師點名,經常是老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就在下面聽”,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課堂氛圍壓抑、不活躍的情形。據研究發現人在壓抑、緊張時是很難靜下來去思考問題的,在教師在這個時候就要發揮出作用,那么如何能夠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讓學生輕松愉快的學習就很關鍵了。所以教師必須一改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作為課堂主體,而教師在一旁作引導作用,充分挖掘他們的能力。很多時候并不是學生沒有想法,只是不敢在課上提,一方面害怕影響老師上課,另一方面是害怕自己說錯,被嘲笑或者批判。但尤其是在數學課上,很多時候更應該注重的是學生們的學會解題思路,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結果往往沒有那么重要,探索和思考的過程才是關鍵;學會了方法可以應用于同類型任何題目。因此,在課堂當中,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能力。
三、建立輕松民主的課堂氛圍,鼓勵同學合作思考
傳統教學課堂由于以老師為中心,常常造成一種無形的緊迫感存在,這對學生的思維創新以及獨立思考能力的形成便會帶來很大限制。介于此,為解決以往這種壓抑緊迫的課堂氛圍感,老師便要主動去帶領學生打破舊規,去共同建立一個和諧民主的學習環境。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也要多加注意學生的思維變化,并根據其動態來相應改進課堂教學內容的走向,以讓學生更加適應課堂發展。此外,老師在培育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過程中,還要多加鼓勵其以小組討論的學習方式進行,這樣便可以讓生性較為膽怯的學生也能共同融入其中,并讓較為外向的學生帶領探究學習、思考問題等。
四、趣味教學,豐富課堂內容
數學學習的知識,往往比較抽象,而課本內容也是比較枯燥的,它不同于其他學科豐富有趣,在這種情況下,老師能否把枯燥的東西變得有趣生動,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對于教學任務的完成就顯得非常重要。數學的內容大多是抽象的數理運算和讓人很難懂的幾何,不像語文那樣,可以用漢字描繪出一幅幅畫面,讓學生身臨其境。所以,在面對數學這種抽象、乏味的學習時,豐富課堂內容、讓課堂充滿樂趣就顯得非常有必要。首先在這里要強調豐富課堂內容不等于課堂亂哄哄的沒有紀律性,這里的豐富課堂內容是指把課堂上講的內容豐富起來,使學生有更多的想象空間,思維充分活躍起來,不局限于書本上的理論。
五、鼓勵學生勇敢發表自身觀點,提高教學效果
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重視自己對于學生的提問,而且也要為學生提供民主、輕松地教學氛圍,要讓學生敢于提出問題,掙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發散學生思維,讓學生勇敢的表現自己,表達自己。當然,教師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要注重起來,要仔細地傾聽學生的問題,從學生的口語中了解學生對于答案的渴求程度,要積極地為學生解答問題,并且也可適當的引導學生和自己一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最終解出正確的答案,這些都是能更好地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有效地深入思維的本質,利用創造性認知活動的開展與進行,提高學生獨立思維能力。
六、注重課后練習,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習慣
通過課堂教師的講解,學生也需要課下進行反省和消化。為此,教師除了課堂教學以外,也需要布置適當地作業,幫助學生溫習和練習相關的知識點,但是,必須要控制數量,提升作業質量。比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情況,將全班的學生進行分組,保持每一組的成員都有學生能力優秀和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再由學生自主選舉,推出兩名干部,一人擔任組長,另一人擔任副組長。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將每一個學習任務發布給學生組,由組長和副組長監督其他學生完成作業。經過一段時間之后,學生組成員輪流擔任組長和副組長,由每一個小組的組長闡述自己小組的解題觀點和剖析過程。在所有成員輪流擔任結束以后,再將學習小組打亂,重新建立學習小組。
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推動了小學數學教育理念的轉變和教學方式的創新。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已成為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為促進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養成,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探究學習興趣的激發以及合理地設置數學問題,促進學生思維的活躍性,為學生提供充足的獨立思考時間和空間。
參考文獻
[1]劉秀軍.淺析小學數學教育中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A].教育理論研究(第四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8(01).
[2]孟俊.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J].西部素質教育,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