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芳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追求課堂教學形式新穎豐富,促使數學課堂看似精彩絕倫且互動頻頻,但作為學生課堂知識的掌握與鞏固并沒有得到提升,其自主意識仍然欠缺,這種種現象皆違背了學生認識規律與身心發展規律。因此,建構基于“核心素養”下的數學課堂教學,讓數學課堂回歸真實,回歸數學,回歸自然,讓學生學得更加自然,已成為當前教學改革發展的一種必然追求。而教師,需要深入解讀數學教材,充分挖掘其中所蘊含的核心素養知識,將其充分地融入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減少一些和一些低效的教學活動,多一些數學問題和思考感悟,使得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真正落到實處。
關鍵詞:數學課堂、核心素養、學科特色、本質
數學核心素養是在數學知識技能的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彰顯出了數學這門學科的本質特點,有助于學生深刻理解與掌握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核心素養不等同于數學知識技能,是高于數學的知識技能,指向于學生的一般發展,反映數學學科的本質與及其賴以形成與發展的重要思想,有助于學生終身和未來發展。數學核心素養與數學課程的目標和內容密切相關,對于理解數學內容的本質,設計數學教學,以及開展數學學習評價等,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一、深入解讀教材,挖掘教學內容中蘊含的核心素養
數學核心素養是指當前或未來的生活中為滿足個人成為一個會關心、會思考的市民的需要而具備的認識、理解數學在自然、社會生活中的地位的能力,做出數學判斷的能力,以及參與數學活動的能力。數學核心素養是數學素養中最重要的思維品質和關鍵能力,是人們通過數學的學習建立起來的認識、理解和處理周圍事物時所必備的品質與能力,通常是在人們與周圍環境產生相互作用時所表現出來的思考方式和解決問題的策略。作為學生,學習屬于自己,只有我們不斷去探索,去發現,才能在數學浩瀚的海洋中發展它的博大精深之處。
數學這門學科是門極富哲學也是非常抽象的學科,在數學的知識海洋中,喜歡思考探索的學生總會輕而易舉的融入到數學知識的奧妙中去,數學思維方法是數學教育的靈魂,是傳播數學文化的主要渠道。猶如人的一生中可能不會利用三角形的面積公式解決一個實際問題,但在學習三角形面積公式推導過程中所感受到的轉化的數學思想,或許是其他學科的教學所無法達到的。尤其可以促使學生認識到,在探索未知領域的過程中,往往是從已知領域出發,利用已有的基礎和條件,逐步完成從未知到已知的轉化。這種方法和思路,不僅表現在數學結論探索過程,還可以運用到現實生活的每個方面。這樣的理解已經遠遠超出了知識的范疇,上升到一種我們所期待的健全人格、豐滿人性的境界。
二、數學課堂教學,彰顯數學文化本質的教學過程。
(一)少創設一些華麗情景,多設計一些教學問題
在如今的數學課堂中,老師們往往看重的事課堂的活躍氣氛,學生的呼喊聲音以及自認為對課堂的影響力。恰恰是這些心理,使得老師們忽略了優等生與差等生的區別,課堂聲音氣氛再活躍,對于知識的掌握有的會有的仍然不會,老師自認為自己講的非常好,有什么理由不會不理解,是你沒有認真聽的原因,可是現實是上課認真聽講,下課還是仍然不會那道數學題的解法,讓學生產生自卑壓抑的心理,越來越不喜歡這門學科,讓人得不償失。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注重學生的掌握程度。上課講的知識內容,重難點,在教學過程中就去檢驗學生的理解與掌握程度。追求真實課堂,使數學課堂回歸自然,回歸數學。在教學過程中開展情境教學游戲,既讓課堂活躍又使學生快速掌握知識并理解。
(二)少開展一些低效活動,多給予一些思考感悟
在現階段的數學教學中,雖然老師創設了很多類型的教學活動,全面調動了學生的手腦,但是其“心”卻未有效地調動,雖然課堂氛圍變得更加活躍熱鬧,但是留給學生自己思考與感悟體驗的時間反而減少了。在新程的改革下,數學教學活動展開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向學生提供充分的進行數學活動的機會與平臺,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與互動討論的過程中逐漸理解與掌握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及數學方法,并且獲得良好的數學情感體驗。為此,基于核心素養下的數學自然課堂教學活動的展開應該是寓科學素養培養于知識技能的教學中,寓數學教學于快樂的體驗中,讓學生在活動中去感悟其中所蘊含的數學思想、學會歸納總結數學方法及規律、揭示數學的本質及其內涵,使得學生的數學思維變得更加活躍與靈動。
(三)少一些理論知識,多一些教學方法
在小學階段,數學課往往是我們認為最枯燥乏味的學科沒有之一,數學課往往不想寫作業,不想聽課,老師講課過程中還老跑神注意力不集中,數學作業往往是最頭疼的事情,在上課最怕數學老師的突然提問,雖然下課也會問數學學習好的同學,某道題的解法與解題思路,可是數學基礎差的我經常左耳進右耳出。
在某一次晚自習時,數學老師讓學生們做一套數學試題,可以提問解答。隨后,數學老師就在教室轉圈圈,觀察每一位學生的解題過程,當數學老師三次到某學生桌子旁邊時,看到某學生對著同一道幾何題苦思冥想,表情非常猙獰于是老師用簡單的解題方式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題目,以及考核的內容。隨后,老師可以讓學生自己重新梳理解題的方式,自己舉一反三的去練習。這也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能力,對自主學習能力、思考能力的建立具有良好的幫助。
在以后的數學課上,數學老師可以關注學習成績相對弱的學生,從最簡單的漸漸層層遞進慢慢到較難的,從此學生們對解數學題有興趣,而每解析出一道題都會產生成就感,對數學學習具有自信。對于學生而言遇到好的數學老師難,一個好的數學老師擁有智慧情境教學更難。
三、數學思維,“數學素養”的精髓
正所謂的“數學思維”即在面對各種問題情境時,能夠從數學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能夠發現其中存在的數學問題并運用數學的知識和方法去解決問題。而我們的教育現狀是,學生在一遍遍的重復計算、練習中成為名副其實的。“操作工”,而非我們需要的“思想者”。這種現象我們的教學中比比皆是。數學這門學科是一門非常有意義的學科,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課堂的本質是把學習到的內容融會貫通到數學知識點中去,彰顯數學這門學科的本質要素,發揮它的核心素養。
結語: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強調高素質人才的培養,要求我們培養的學生具有高尚的個性修養,完美的人格魅力,全面的生活能力和優化的內在素質?;跀祵W學科下的核心素養教學,我們更應該注重學生的本質學習,關注學生的生命價值、生活狀態和心理境界,我們的每一節數學課都應該用數學學科本身獨有的魅力去感染學生,更要用數學學科中豐富的人文內涵去影響學生的精神領域,應給予學生更多的數學理性思考,更多的數學思想方法,更多的人文精神,更多的人文關懷,讓數學課堂回歸真實,回歸數學,回歸自然,讓學生學得更加自然,已成為當前教學改革發展的一種必然追求。而身為教師,需要深入解讀數學教材,充分挖掘其中所蘊含的核心素養知識,將其充分地融入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減少一些和一些低效的教學活動,多一些數學問題和思考感悟,使得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真正落到實處。這正是數學教學的理性回歸。
參考文獻:
[1]丁福軍. 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數學課程實施現狀個案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8.
[2]洪小珊. “核心素養”理念下熊芳芳“生命語文”教學觀探析[D].云南師范大學,2017.
[3]丁容平. 現實性—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新思考[D].華中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