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霜
摘要:校本課程是一種與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相對應的一種概念,也就是以學校為本位,由學校自己確定的課程。編制校本課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就是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目的。因此,筆者將結合本校校本課程,以高中數學學科為例,談一談應該怎樣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關鍵詞:高中數學 校本課程 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主要是指一種學生應該具備的,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以及社會發展需要具有重要意義的關鍵能力與品質。具體到數學學科當中,核心素養主要包括數學抽象能力、直觀想象能力、數據分析能力、數學計算能力等幾個方面的內容。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也應根據這些內容采取更加恰當的教學方式,以此來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1.引導數學抽象過程
簡單來說,數學抽象主要是指從圖形與圖形、數量與數量關系中抽象出數學概念以及概念之間的關系,從具體事物中抽象出一般性的規律,并用數學符號加以表述。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一些數學規律進行歸納與總結,以此來鍛煉學生的數學抽象能力。
以《三角恒等變換》這一節為例,“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是三角函數誘導公式中的一個重要規律。為了使學生自主歸納出這一規律,我首先給學生列出了sin(90°-α)=cosα、cos(270°-α)=-sinα等16個常用的誘導公式,然后讓學生對三角函數名以及符號變化規律進行了總結。學生經過觀察,發現函數名是由括號中左邊度數和π/2的關系決定的,如果度數為π/2的奇數倍,則函數名不變,如果度數為偶數倍,則函數名發生變化。而右邊函數前的符號要看左邊公式中的角度落在第幾象限,如:cos(270°-α)=-sinα,將α視為銳角,270°-α在第三象限,第三象限的余弦值為負,所以右邊等式為負號。最終,通過這一過程,使學生對三角函數誘導公式中的一般變化規律有了一定的理解。
2.培養直觀想象能力
直觀想象能力主要是指通過空間的想象來感知事物的變化與形態,借助幾何圖形來理解和解決數學問題。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數形結合的方法解決問題,以此來使學生更加準確地理解數與形之前的關系。
教學《圓的方程》這部分內容時,我給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一艘船正以20海里/小時的速度沿直線航行,此時接到臺風警報,臺風中心位于該船正西方向80海里處,已知臺風影響范圍是以臺風中心為圓心,半徑為7海里的圓形區域,且半徑范圍每小時會擴大10海里,而圓形區域最大范圍是47海里。港口位于臺風中心正北60海里處,如果這艘船不改變航線,那么是否會受到臺風影響?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我首先要求學生在直角坐標系中標注出了臺風范圍與航線,而問題也隨之轉化為了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問題,從而有效降低了學生的解題難度。
3.提升數據分析能力
數據分析能力是指一種從數據中獲取有效信息,并形成知識的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不斷引導學生進行數據的整理與分析,以此來使學生更加深入地探究事物的本質。
在《隨機事件的概率》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中,我組織學生進行了拋硬幣的實驗,要求每個學生取一枚硬幣做10次拋擲實驗,記錄下正面朝上的次數和比例,然后我讓學生將各自的實驗結果匯總起來,并讓學生總結“正面朝上”這一事件發生的規律性。之后,我又讓學生根據教材內容進行了一些自主探究。最終借助實驗數據的收集與分析過程,使學生對隨機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和頻率的穩定性、頻率和概率的關系等相關知識都有了較為全面的理解。
4.強化數學計算能力
計算能力是一種貫穿于數學學習全過程的重要能力,所以計算能力同樣是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教師應該意識到,計算能力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教師也應從各個角度對學生進行計算能力的培養。
為了培養本班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我通過會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基礎的運算法則、運算方法、運算程序;第二,引導學生掌握一些比較常用的公式、數據;第三,培養學生估算、口算的能力;第四,引導學生掌握一些比較簡單、實用的計算技巧;第五,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最終,通過長期的培養,逐漸使學生的計算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
總結來說,在當前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校本課程的編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學校和教師應該根據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更加具有針對性的課程內容,并依據課程內容實施更加恰當的教學手段,只有這樣,才能不斷促進教學過程的優化,從而為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林萍.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校本課程開發[J].數學大世界(下旬版),2019,(3):22,18.
[2]陳剛.高中數學校本教材落實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探討[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