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玉娜
摘 ?要:在教育體制改革的背景下,對小學教育中的數學學科越來越重視,同時提出了深化教學改革,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教學要求。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不僅要傳授學生數學知識與學習技巧,還要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尤其是高段學生。對高段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其具備優秀的學科素養,并在此基礎上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今后的初中數學學習及物化生學習奠定基礎。為此,本文對小學高段數學思維的培養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高段;數學思維;培養策略
引言:
小學高段是學生成長與發育的關鍵時期,所掌握的知識與能力不僅能夠實現其全面發展,對初中知識還能夠起到有效的銜接運用。在高段數學教學中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在改變他們學習方式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對數學的認知,做到學以致用,有效解決學習及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使其對數學學習充滿興趣,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從具體的感性認識入手,積極促進學生的思維
經過低年級的數學學習,高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數學意識和思想,所以,在教學基礎知識時,要加強形成概念、法則、定律等過程的教學,這也是對學生進行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發展特征和實際情況,注意由直觀到抽象,逐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的能力。例如,在教學“角”這部分知識時,為了使學生獲得關于角的正確概念,首先引導學生觀察實物和模型:如三角板、五角星和張開的剪刀、扇子形成的角等,從這些實物中抽象出角。接著再通過實物演示,將兩根細木條的一端釘在一起,旋轉其中的一根,直觀地說明由一條射線繞著它的端點旋轉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并讓學生用準備好的學具親自動手演示,用運動的觀點來闡明角的概念,并為引出平角、周角等概念做了準備。
二、趣味導學,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課堂導入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質量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課堂導入,同時還要注重導入的趣味性。課堂導入得好,學生的興趣就高,進入課堂的角色就快,思維就集中,求知欲就強。例如,在教學“圓”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進行導入,為學生播放他們喜歡的動畫片或者是動漫中的片段,讓學生從中找出大小不同的圓。學生會說頭部、衣服上的裝飾、桌子等。然后教師要引出教學內容,這時學生會興趣高漲,積極投入到課堂教學中,積極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在逐漸養成思維能力的同時,還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再如,學習“已知圓的周長求圓的直徑”時,可以對學生說:“我們學校操場有一棵大樹,在不截斷大樹的情況下,怎樣才能知道這棵樹干的直徑是多少呢?”接著老師再問:“誰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呢?”這樣一來,學生的求知欲就會被帶動起來,于是學生會帶著追求知識的渴望和疑問進入新知的探求學習中。
三、在實踐操作中學習數學,培養學生的思維
高段學生思維能力的養成離不開教師的有效引導與幫助,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為他們創設親身實踐的環境,讓他們動手操作,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使之在思維領域中對未知事物有所認知,找到思路,并能運用思路去解決問題,這樣使他們在獲得新知識的時候,也開拓了思維。例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的”時,課前先讓學生用紙剪兩個三角形。上課時老師說:“今天我們學習三角形面積的計算,看誰手中的兩個三角形能拼成我們以前學過的圖形,然后猜一猜,三角形的面積應該如何計算?”學生動手操作后會得出兩種結論:一種是無法拼,一種是可以拼成平行四邊形。這時老師可以讓能拼成平行四邊形的同學演示他們是如何做的,學生經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一過程,能夠得到結論: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從而推導出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又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美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因此,教學實質上就是設法激發學生自覺學習的興趣,讓他們親自參與學習,只有多參加實踐,多體驗生活,積累生活的第一經驗,儲備直覺思維的感性素材,才有可能升華為抽象思維的理性認識,產生廣闊的思維聯想,進而進行歸納、類比、推猜,發現新的事物,建構新的理論。
四、巧妙設計練習,拓展學生思維發展空間
學生思維能力的養成除了與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引導有關外,與課堂練習也有著密切的關聯。主要原因在于課堂練習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發展其思維。巧妙地設計練習,做到有坡度、有密度,從而可以使學生的思維向深度拓展。首先,設計練習要有針對性,要根據本課教學目標來進行設計。其次,設計多種練習形式。通過多種練習形式不僅有助于加深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而且有助于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并激發學生思考問題的興趣。最后,為了增強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可以設計一些開放性的習題和有點難度的習題,即一題多解的習題。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教育體制改革下,教師應將課堂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為他們提供自由的空間,讓學生在這種環境中充滿激情和興趣地進行學習,既實現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還能夠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數學素養,為其初中數學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國廷.初探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科技創新導報,2016(01):179-180.
[2]李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初探——以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為例[J]. 甘肅教育,2015(09):108-109.
[3]張玲玲. 巧設“思維問題”,讓學生“突出數學重圍”——小學中高年級應用題教學提問技巧初探[J].小學教學參考,2017(23):153-154.
[4]謝海英.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有效策略初探[J].小學教學參考,2017(06):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