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鑫
摘要:綜合國力的競爭就是文化教育的競爭,因此我國對教育體制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對素質教育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實施素質教育應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不斷培養提高學生的創造性的精神,來符合社會對人內在的需求。中學數學教學除了傳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外,更應該集中更大的精力在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思維上。而恰巧創造性又是數學思維最根本和核心的內涵品質。本文將探討初中學生數學學習表現出的創造力不足原因,以及就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給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創造力;培養策略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講授往往貫穿于整個數學課堂,這種單調的教學氣氛,使學生始終處于消極環境中,學習沒有主動性,創新能力得不到發展。初中生正處于創造力、思維能力開始成形的關鍵時期,因此教師應把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作為素質教育的重點。這就要求教師對其給予高度的重視,把學生作為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并為他們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造力的目的。
一、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創新是創造性思維中的標志性特點,這就需要來對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進行培養。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學生逐漸成為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并且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需要保持平等對話,共同發展,以確保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以學生為教學主體來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不僅能夠使學生主動的參與到數學課堂教學之中,而且還能夠依靠自己的思考來對數學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
如今初中生的思維都比較活躍,且善于提出不同的觀點意見,都渴望展示出自己的個性,因此,教師應利用學生的展現力來最大程度上對學生的積極性進行調動,鼓勵學生自己思考問題,使自己的思維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也可以通過一種轉換身份的方式,讓學生扮演教師的角色,為同學進行講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調動學生的學習氣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性思維。例如,在進行初中數學《正數和負數》一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在課前對《正數和負數》的相關概念進行預習,并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對《正數和負數》的相關內容進行講解,不管學生課堂講解的效果如何,教師都需要對其給予高度的鼓勵和評價,這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不僅可以有效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了解和掌握,而且還能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和主動學習意識,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創造力[1]。
二、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在進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把學生看作是一個可以進行獨立思考的人,從而更好的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為培養初中學生創造力奠定良好的基礎。為了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得到培養,應將數學史中關于初中數學的部分向學生介紹,使學生感受數學的起源,領略數學家的風采,使他們在數學家的思維方法中發現數學的魅力所在。這些豐冨的數學歷史,可以讓學生更好的認識數學,使學生對數學的概念理論以及解題方式有了更好的認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使之成為創造性人才。此時教師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他們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之中,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還能使其思想自由奔放,迸發出創造力的火花。同時教師還需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時間,以更好的拓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為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奠定良好的條件。例如,在進行“正方形面積被正方形的一條對角線劃分成相等的兩部分”這一節內容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對學生設置提問:如果一個平行四邊形被正方形的一條對角線劃分為兩個部分,那么這兩部分的面積之間有什么樣的聯系?大部分同學異口同聲的回答兩部分的面積是相等的。隨后教師可以繼續對其進行提問:如果把一個正方形的蛋糕平均分割給幼兒園的四個小朋友,請大家想象如何對其進行分割才合理?這樣的課堂教學氛圍不僅可以使枯燥乏味的課堂氛圍變得生動有趣充滿活力,而且還可以使他們更好的投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從而有效培養初中學生的創造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2] [3]。
三、激活學生對數學的創造興趣
大部分初中生屬于未成年,他們還無法對數學知識有個全面的了解好認識,只能機械性的進行課堂學習,更不用說鼓勵他們進行創造了,無法達到培養學生創造力的目的。因此,在進行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采取措施來激活學生對數學的創造興趣,使他們把數學學習過程演變為數學創造的過程,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有效的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而且還可以更好的培養初中學生的創造力。例如,在進行初中數學《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節內容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挑選一些少有難度的一元不等式來開展教學,并鼓勵學生根據教師所講解的教學內容來獨立進行解答,并列出與解題相關的不等式,這樣可以有效激活學生對數學的創造興趣,加深對該部分知識的了解和掌握,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創造力[4]。
另外,在數學創造性思維過程中,常常憑借直覺進行判斷選擇,這種方式在數學活動的創造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直覺不是盲目的猜想而是建立在對知識的長期積累中得來的,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合理的運用自己掌握的知識,發掘問題的本質,刺激學生的直覺欲望,激發學生的直覺想象,讓學生進行大膽猜想,進而找出正確額解題方法,使學生具有捷思、精思、巧思的學習習慣[5]。
四、教師要做好學法的指導工作
教師要有培養學生創造力的緊迫感。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首先要有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師要加強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相結合,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在進行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從而使他們從學會轉化為會學。只有初中學生明確了自己的學習目標之后,才可以更好的從教學過程中獲取所需要的數學知識,并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教師還需要對其教學方法進行適當的調節,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自立性,提高課堂學習的整體效果,促進學生創造力的形成。例如,在進行“三視圖”一節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動手操作,讓他們用硬紙來折疊成正方體盒子,并把它們壘成不同的形狀,然后從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觀察。在觀察之后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從而加深學生對該部分知識的掌握,提高其課堂教學效果。
五、結束語
在進行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給予高度的重視,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加深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了解和掌握,而且還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
總之,初中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按照新課改要求,創新教學方式,優化教學手段,體現新課改理念,借助豐富教學媒體,實現學生創造能力的共同提升,為學生學習能力、思維品質、良好習慣等方面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拉多.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6,11(5):58-59.
[2]曹維.淺析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J].新課程·中學,2016,8(2):174-175.
[3]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全曰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解讀(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4]張夢清.淺議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2(23):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