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強
摘要:物理是一門以探究自然科學知識為主要內容的學科,是初中階段的基礎課程之一。物理理論知識的學習是枯燥且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很難引發(fā)學生的共鳴,這也就使得不少學生對物理學習提不起興趣,物理知識的科學性還使得不少學生對物理懷有畏難情緒和恐懼心理。開展趣味化教學,能夠將單調的物理教學過程及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直觀、具體,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課堂教學質量得以改進和提升。為此,作為初中物理教師,我們應摒棄以往以灌輸式教學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積極探究趣味化教學的有效實施策略,使物理教學呈現(xiàn)出嶄新的面貌和風采。
關鍵詞:初中物理;趣味化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聯(lián)系生活;引入實驗
興趣是成功教學的先導,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在情感基礎和強大的驅動力,因而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趣味化教學就是以培養(yǎng)學生興趣為理念和目標開展教學活動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它的設計宗旨是讓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積極、主動投入到課堂中,消除學生對課堂教學活動產生的各種不良情緒,激發(fā)學生的內在積極學習情緒,為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情感根基。為此,作為初中物理教師,我們應從自身學科的特點出發(fā),探究開展趣味化教學的有效策略,從而擺脫傳統(tǒng)課堂教學帶來的枯燥感,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創(chuàng)設趣味情境,提高學生對課堂參與度
雖然物理理論知識的學習過程是枯燥、乏味、無趣的,但是教師卻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和手段來優(yōu)化物理知識的呈現(xiàn)方式,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積極性。而情境創(chuàng)設作為教師經常采用且比較青睞的教學方式,能夠很好地促進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為此,在開展趣味化的初中物理教學時,教師應巧妙、合理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直觀的教學情境,將抽象的物理知識以清晰、直觀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從而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更好地促進物理教學活動的開展。
例如,以“水資源危機與節(jié)約用水”這部分內容為例,在課堂伊始環(huán)節(jié),我給學生播放了一段新聞,新聞大致介紹了當前世界各地的水資源現(xiàn)狀,其中闡述到全世界有100多個國家存在缺水問題,其中有28個國家被列為嚴重缺水國家,有一半以上的非洲人口甚至缺乏安全用水的渠道……然后結合具體的數(shù)據(jù)向學生展示了水資源的分布狀況及各地水資源的現(xiàn)象,結合著一些相關圖片和視頻畫面的播放,將學生很好地帶入到了情境中。在入情入境的氛圍中,我也趁機讓學生思考造成水資源危機的原因都有哪些,順勢引入相關教學內容,開始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如此一來,通過創(chuàng)設生動、直觀的教學情境,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探究相關知識的欲望和動力,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打好了基礎。
二、充分聯(lián)系實際生活,為課堂教學注入活力
物理是一門與實際生活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學科,不僅體現(xiàn)在許多物理知識的獲得都來源于生活,還反映在物理知識可以用來很好地指導生活。為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重視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間的內在關聯(lián)性,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開展生活化的教學活動,將縝密、嚴謹?shù)奈锢斫虒W變得充滿生活氣息,使學生能夠透過熟知的生活現(xiàn)象理解物理知識的本質,從而降低學生對抽象物理知識的理解難度,使物理教學得以順利地進展下去。
例如,教師在進行相關內容的教學活動時,可以引入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從而更好地說明本課的理論知識。比如生活中常見的水沸騰現(xiàn)象以及樟腦丸用久了會變小等,這些都是汽化現(xiàn)象;冬天洗完的衣服晾在外邊會被凍住,但是也會慢慢變干,這是升華現(xiàn)象;人在下雨天往往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這是因為光的傳播速度比聲音快;海市蜃樓現(xiàn)象的產生是光遇到不均勻大氣而產生的偏折現(xiàn)象,與光的折射有關……在教學時,教師應適時引入生活中這些常見的現(xiàn)象,明白這些現(xiàn)象的產生不是憑空而來,而是有一定科學依據(jù)的。如此,便拉近了生活與知識間的距離,使學生能夠聯(lián)系自身的經驗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為枯燥的課堂教學增添無限趣味。
三、引入趣味物理實驗,增強課堂教學趣味性
實驗是物理教學的基本形式。生動、直觀的物理實驗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物理現(xiàn)象、原理的了解和認識,還能使學生在操作實驗的過程中體會到探索未知旅程的樂趣所在,從而提高對物理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從教學內容出發(fā),引入一些富含趣味性、簡單易操作的小實驗,從而增添物理教學的趣味性,學生也能夠積極參與其中。
例如,在進行“科學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活動時,為了使學生明白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的快慢不同,我給學生設置了一些趣味實驗,即將一些能夠發(fā)音的物體放入到不同介質中,觀察他們傳播聲音的狀況。比如將一個能發(fā)出聲音的玩具手機分別放到空氣中、密封的玻璃瓶中、裝水的玻璃瓶內以及抽出空氣的玻璃瓶內,結果得出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的結論。如此一來,通過趣味實驗教學的設置,增添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興趣,促進了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
總之,趣味化教學作為學生喜愛的活動方式在教學中有著較高的應用價值。作為初中物理教師,我們應從自身學科的特點出發(fā),積極探究趣味化教學的有效運用策略,摒棄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模式的束縛,為實現(xiàn)物理教學有效性的提升貢獻一己之力。
參考文獻
[1]張輝.淺議初中物理的趣味化教學[J].軟件:電子版,2014
[2]梁建軍.初中物理趣味化教學策略探究[J].情感讀本,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