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賜全
摘 要:中學階段是青少年生活發展的關鍵階段。深化德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學生成為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當前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務。化學課程是德育的載體和平臺之一。采取有效的整合方式,實現化學課堂教學與德育的有機結合,對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初中化學;新課程教學;德育滲透探析
引言
初中化學教育中德育整合的途徑有很多。在德育實踐中,教師要能夠充分挖掘教材資源,積極組織實踐活動和實驗活動,使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得到思想和精神的啟發和培養,進而達到德育的目的。
1初中化學新課程教學中德育滲透的重要意義
1.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人才的客觀要求
在社會主義教育的新形勢下,要更加重視人才的道德教育。新時期人才的核心標準是德才兼備。初中教學改革要求在人才培養上,既要重視人才的技能和知識教育,又要重視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課堂教學中,要不斷進行德育滲透,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提高道德修養,踐行社會主義人才教育目標,不斷貫徹初中教學改革的相關政策
1.2教育改革對社會主義人才培養的必然要求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教育改革不斷調整方向,更好地適應當前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人才核心素質。把德育融入教育,是提高人才核心素質的關鍵一步。因此,初中化學教學中滲透德育也是新時期初中人才培養改革的必然要求。
2初中化學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可行性
2.1挖掘教材資源,拓展學習范圍
在化學課堂教學中,要整合德育教育,引導學生從教材中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學會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思考問題,培養求實求實的態度,然后逐漸形成唯物主義的世界觀。通過對化學知識的學習和有效引導,可以培養學生通過現象看到本質,掌握事物變化的本質和規律,避免片面看待事物。例如,在講授水的性質和電解水的反應時,教師可以組織和引導學生檢驗定理和反應,培養學生追求真理的意識,加深對知識的掌握。此外,在化學教學課堂上,教師要尊重學生,鼓勵學生創新,積極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幫助學生探索學習方法,保持學生的科學積極性,調動學生的創新積極性。化學知識的學習對一些學生來說是非常困難的。教師要做好學習情況分析,引導學生扎實基礎知識,先掌握書本知識,再逐步拓展學習,掌握更多內容,培養他們積極探索、永不言敗的勇氣。
2.2化學實驗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從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來看,人才不僅要有扎實的基礎,還要有很強的團隊精神。為了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可以結合化學教學的內容和特點,通過組織化學實驗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能力。由于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發展需要借助實驗設備和實驗探究教學模式,通過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實驗探究活動,滲透德育教育,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團隊合作意識。在化學演示實驗中,積極邀請學生參與,使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體驗到樂趣,感受到自己的價值,進而激發他們參與的積極性,進而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許多化學結論都是基于對物理實驗現象的分析和總結得出的。在化學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討論實驗結論,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生的求學意識,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認識到許多結果需要學生相互配合,進而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個人經歷遠比思考更令人印象深刻。因此,在化學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深入挖掘實驗資源,將實驗內容與實驗發展形式相結合,找到與德育相適應的點,有效地開展德育工作。
2.3結合時事熱點教學,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目前,化學知識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雖然沒有直接的反映,但它已經滲透到人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如環境監測和治理。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要適當整合時事熱點,合理擴大教學知識面,積極引導學生關注時事和社會發展,進而增強民族榮譽感和愛國主義精神。比如,在開展環境知識教學時,可以組織學生從化學的角度,結合當前的水資源問題和空氣問題,探索問題的發生和反應,同時倡導學生節約用水,保護環境,提高綜合素質。
2.4樹立榜樣,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通過對人物在化學史上的貢獻的描述和說明,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對化學的興趣,并從中得到一些真知灼見,有效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實現德育滲透的目的。新課程要求課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發揮知識引導作用,這實際上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刻的知識是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表現之一。初中化學教師不僅要局限于化學課本和課堂,更要吸引他人,不斷用更有趣的化學知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欲望,要更加注重化學史名人的積極引導,為學生樹立榜樣。例如,我國著名化學家侯德邦在解釋“海水制堿”的內容時,就是一個積極的例子。作為侯氏制堿方法的創始人,他為中國化學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要充分發揮榜樣的力量,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2.5依托教材內容,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
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滲透德育的關鍵在于依托教材,挖掘教材內容整合德育,有效滲透德育,提高德育在傳統課堂教學中的比重,重視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初中化學課堂,我們可以繼續開展社會責任教育。比如在“水分子運動”的講解中,除了要學習凈水原理外,還要讓學生了解水資源特別是淡水資源的價值,培養學生的節水習慣。同時,要繼續開展生活化教學,從生活實際出發,圍繞身邊的小事,讓學生在生活中珍惜水資源,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在家庭生活中,不使用含磷洗衣粉,多用水,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不斷提高環保意識,培養學生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結束語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新時期新形勢下,人才培養目標也發生了變化。面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社會主義人才培養,不僅要提高人才的專業技能,而且要在教育中不斷開展道德教育,重視人才的道德教育,培養具有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新人才,特別是在基礎階段教育中,重視人才的道德教育已成為必然的舉措。加強初中化學課堂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徐輝.初中化學新課程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34):129+141.
[2]王肅云.闡述初中化學教育中德育教育的融合策略[J].學周刊,2017(13):56.
[3]刁金連.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德育滲透探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7(02):56-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