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勇珍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數學史與數學文化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在高中數學課堂中融入數學史,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思維和創新思維。
關鍵詞:數學史;數學文化;數學課堂
隨著新課標對高中數學教學要求的不斷提高,在當前高中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需要突出高中數學人文教育的特征,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念以及數學文化品質,教師要立足于教材中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數學史和數學文化的滲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實現學科的交叉學習
教師在當前高中數學教學課堂中,在向學生滲透數學史和數學文化時,一定要從高中數學學科的育人價值入手,為學生進行課外知識的擴展,教師可以在班級中實現學科的交叉學習綜合性的,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
例如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向學生講述“圓錐曲線”這一部分知識內容時,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先從舊知識為主來進行新知識的導入,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請同學們回顧已經所學習到的橢圓知識,回答橢圓的第一定義是什么?將橢圓定義中的距離的和改成距離的差那么橢圓圖像是怎樣的呢?”教師在向學生提出這一問題之后,要讓學生結合自身所學到的知識內容,對教師所提出來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以及研究,為了使學生有一個正確的學習方向,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中的幾何畫板先畫出橢圓的圖像,之后,再根據教師所提出來的問題的內容,畫出相對應的圖像,讓學生觀察這兩個圖像的相同之處以及不同之處。通過教師的引導,大多數學生就可以得出橢圓曲線相關的定義,在后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進行課堂教學的擴展,讓學生對圓錐曲線的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以及掌握。教師可以在班級教學的過程中,向學生簡單的介紹圓錐曲線的發展過程之后,在PPT教學課堂中向學生融入有關雙曲線電瓶新聞燈的內容,從而實現跨學科的交叉教學。雙曲線電瓶新聞燈存在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利用雙曲線的光學性質,從雙曲線的對稱軸上一點發出光線,通過雙曲線反射之后就會形成一個虛光點,這兩個對稱的點稱為焦點。教師在向學生展示完這一部分知識內容之后,要讓學生結合光學性質來了解圓錐曲線,使學生能夠實現跨學科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通過這樣的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深刻的掌握有關圓錐曲線方面的知識內容,還可以結合物理學科中的光學問題,認識到數學和物理之間的聯系,并且也向學生講述了數學的發展歷史。
二、實現學科的擴展學習
教師在當前高中數學教學課堂中,在向學生滲透數學史和數學文化時,一定要將數學史和數學文化滲透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立足于教材中的內容,為學生引入一些擴展性的數學知識,從而調動學生對課堂知識的內容學習的興趣以及積極性。
例如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向學生講述一些數學習題時,可以為學生適當的引入有關數學史和數學文化的內容,既可以簡化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還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存在于數學習題中的數學文化以及數學時,在無形中學生就可以認識到解題的樂趣以及快樂,再加上教師的引導,學生就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掌握更多的解題方法。教師在向學生講述尺規作圖這一部分知識內容時,可以向學生講解幾何作圖的由來:在古希臘中曾經使用繩子來測量地界,這是數學歷史發展過程中幾何學的發展來源,最先規范使用幾何作圖的數學家是古希臘的數學家,在數學后續發展的過程中,幾何作圖的方法得到了有效的完善。為了增強課堂教學的真實性,教師還可以在多媒體視頻中向學生展示在古希臘用繩子進行測量的整個過程,讓學生可以將理論知識和實踐進行相互的融合,感受到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范圍,有效地增強了這道數學習題的文化底蘊。
在這節高中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數學史和數學文化滲透的過程中,需要將一些學術知識轉變為數學的形態,讓學生在接觸到這些數學史的過程中,能夠形成正確的數學價值觀念,促進學生今后的全面發展。
三、實現學科的思維學習
在當前高中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講述基礎性的理論知識,還要對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行良好的鍛煉,因此教師需要將數學史和數學文化滲透到對學生數學思維鍛煉的這一教學計劃中,保證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
例如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向學生講述有關解析幾何方面知識內容時,教師可以在班級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展示1637年解析幾何奠基人笛子卡爾的故事,教師可以在多媒體視頻中向學生講解用代數和坐標的方法替代幾何解析的思路,利用幾何來進行做題,讓學生可以將坐標和幾何進行相互的聯系,利用代數的方法來表示曲線,方程之后教師需要對方程和曲線的性質進行深入的講解,讓學生可以運動的角度將取現看成點的運動軌跡之后,再和坐標軸進行相互的聯系。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存在于數學知識點背后的智慧,還可以讓學生在無形中形成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以及交流,對學生的學習方向和學習思維進行適當的引導。在后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把握課堂教學的主線,反復的對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行有效的鍛煉以及強化,讓學生在掌握教材知識內容的同時,可以將數學知識點的聯系和變化進行多方位的思考,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以及學習習慣。
在這節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揭示了各個知識點內在的辯證關系以及聯系,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使學生更加靈活地進行知識內容的學習。
在當前高中數學教學課堂中,對學生進行數學史和數學文化的滲透是非常重要的,教師需要加強對這一問題的重視程度,將蘊藏于數學知識點背后的數學文化和數學史進行深入的挖掘以及講解,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主來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數學思維以及數學習慣。
參考文獻
[1]黃新東.淺談數學史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J].新課程(下),2018(03).
[2]張龍.例談數學史融入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