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云敏
摘要:小學數學跨學科綜合課程跨越學科的界限,幫助教師從多學科綜合運用的角度來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文章從繪本閱讀指導、科學實驗方法、藝術創作活動、人機互動方式等方面展開論述,旨在探討小學數學跨學科綜合課程校本教材的開發與實踐。
關鍵詞:小學數學;跨學科;核心素養
近幾年,筆者嘗試將其他學科的知識、思維、方法滲透到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了小學數學跨學科綜合課程校本教材的開發與實踐。通過多元的學習內容、學習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構建更加完善的知識技能體系,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在數學繪本中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
閱讀是學生認識世界、獲取知識的一種重要途徑。數學繪本將枯燥的數學符號、抽象的數學概念變成了生活中有趣的故事,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有很多有用、有趣的數學知識,使數學變得平易近人、貼近生活。在數學課上引入數學繪本,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在繪本閱讀中抽象出數學知識和技能,同時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在教學“軸對稱(二)”時,筆者將《我的魔法師爸爸》一書改編成數學教材。教學時,筆者先引導學生閱讀封面,學生根據自己的數學學習經驗大膽地猜想繪本內容,并激起進一步的探究欲望;接著,通過微課粗讀繪本1~15頁的內容,幫助學生回憶二年級所學的軸對稱的知識;最后,通過精讀繪本16~17頁的內容,使學生在閱讀中發現關鍵句“軸對稱圖形對應的兩個對稱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盡信書,不如無書。筆者鼓勵學生大膽對繪本提出質疑:繪本上的這句話對不對呢?引發學生動手去探究、去驗證。在探究活動中,學生不僅驗證了這句話,還有新的發現:軸對稱圖形兩個對稱點的連線與它的對稱軸互相垂直。這樣的繪本教學課堂,借助語文學科粗讀和精讀的閱讀方法指導學生進行數學閱讀,打開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之門,在故事中感受文學藝術的理性美,同時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學會了邊閱讀、邊思考、邊質疑。
二、在科學實驗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科學實驗的特點是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教師只是提出命題或創設條件,至于怎么實驗,通過實驗探索發現什么,都由學生自己來確定。例如,在教學“圓的面積”時,筆者通過長方形花壇和圓形花壇面積比較的情境,引發學生實驗探究的需求,確定研究問題“怎么求圓的面積”后,學生圍繞問題提出假設:圓的面積和半徑的大小有關,圓的面積在4r2~2r2之間……接著,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方案的討論、設計,并填寫在校本教材實驗方案一欄中,實驗方案包括實驗名稱、目的、猜測、材料、步驟等。學生在實驗方案的指導下自己準備材料,通過動手實驗將圓形轉化為長方形。對比轉化前、后的圖形發現:圓形和長方形面積相同,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周長的一半,長方形的寬相當于圓的半徑,進而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S=πr2。在實驗教學中,學生掌握了實驗探究的方法,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
三、在藝術創作中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
數學和藝術是人類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素質培養的關鍵因素。將藝術學科的知識融入數學課堂,發揮藝術活動直觀表現的作用,可以使抽象的數學問題形象化、具體化,使枯燥的數學內容在頭腦的再創造中生動化、趣味化,推動學生主動建構數學知識,在藝術創作中運用數學,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例如,在教學“藝術中的規律”時,筆者制作了一段打擊樂演奏視頻,融入了音樂打擊樂器演奏的知識,豐富了學生的學習資源,讓學生以數學的眼光來觀看這段視頻,并發現演奏中的數學規律:男女排列的規律、樂器排列的規律、節奏的規律等,進而讓學生用符號、文字、圖形來表示視頻中的規律,進行了規律的二次創作,滲透了符號化的思想,感受符號的簡潔明了,將美術教材中節奏的美感引入課堂,讓學生尋找美術手法中“大和小”“粗與細”“曲與直”“疏與密”的規律,進而運用規律給小松鼠涂色創作。課后,筆者讓學生用本節課所學的內容設計創作包裝紙的圖案。在這樣一系列的找規律和創作規律的過程中,學生進一步完善、鞏固數學重復規律的模型,感受到藝術的數學美,同時也發展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四、在人機互動中強化學生的應用意識
在數學教學中,恰當引入信息技術,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課堂教學中去,使學生的學習狀態由被動變為主動,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知識,在多媒體軟件強大的交互功能中高效地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例如,在教學“美麗的花邊”時,筆者教學平移知識,讓學生運用電腦word軟件為數學學習的工具繪制美麗的花邊。學生用多種繪圖工具畫出自己需要的花樣,然后用“復制”和“粘貼”工具復制花樣,并用上下左右鍵平移,最后用“對齊和分布”工具將所有花樣排列整齊,這樣便完成了花邊制作。學生就在這樣有趣和靈活的操作方式中進一步理解了平移的概念,并應用平移的知識進行圖案的創作。又如,在教學“統計圖”時,筆者引入excel軟件,讓學生在excel表格中直接完成統計表,并根據對話框的提示設置統計圖信息,迅速繪制出各種統計圖。平時,我們在教學中畫一個統計圖要花很長時間,尤其是扇形統計圖,但是excel軟件卻能在1秒內就能畫出各種不同類型的統計圖,極大提地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在電腦生成各種統計圖后,筆者引導學生比較多種統計圖的優點和不足。在信息技術輔助下的數學課堂,學生不僅學得有趣,還學得高效,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用數學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