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強
【摘要】:所謂高效課堂,是指教學效率的最大化以及教學效益的最優化。課前預習是高效課堂的前奏;小組合作學習是實施高效課堂的必要形式;教學目標是實施高效課堂的清醒劑,教學反思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加速器;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是實施高效課堂的潤滑劑。
【關鍵詞】:高效 預習 合作 目標 反思 師生關系
所謂高效課堂,是指教學效率的最大化以及教學效益的最優化。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只有效益的最優化的課堂,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效課堂”。只有二者的和諧統一,“高效課堂”才能形成。高效課堂是有效課堂的最高境界,其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構,互動激發,高效生成,愉悅共享”。
結合近幾年的不斷學習和嘗試實踐,我對高效課堂的認識有以下幾點:
一、課前預習是高效課堂的前奏。
課前預習是教學環節的第一步,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教師抓好課前預習的指導工作,也就意味著課堂教學成功了一半。為了確保有效預習,我著力于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激發學生預習的興趣,體會預習的快樂;
2.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鼓勵學生質疑問題;
3.精心設計課前預習的目標;
4.檢查到位,落實預習。
二、小組合作學習是實施高效課堂的必要形式。
我把整個班分成四人一組,每組每位學生分別編號為No.1、No.2、No.3、No.4。其中,No.1是每組的小老師,負責課前預習的落實和輔導工作;No.2是每組的小組長,主要配合小老師的工作,嚴格要求自己,為小組成員做好學習的榜樣,同時,負責檢查單詞聽寫和課文背誦的檢查工作;No.3是No.2的幫扶對象,No.4是No.1的幫扶對象。
分組編號大致遵循以下原則:
1、每組的No.1是成績穩達“優秀”的學生;
2、每組的No.2是成績確保“及格”的學生;
3、每組的No.3是徘徊在及格線邊緣的學生;
4、每組的No.4是學困生。
以上分組每月根據綜合表現微調一次,實施動態分組管理。
三、教學目標是實施高效課堂的清醒劑,教學反思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加速器。
分層設定目標,為分層評價提供相對公平的平臺
1、每組的No.1(小老師),逐步培養使其善于傾聽,能顧大局;
2、每組的No.2(小組長),逐步培養其嚴以律己,以身作則;
3、每組的No.3,逐步指導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較科學的學習方法;
4、每組的No.4,逐步培養其學習興趣,端正其學習態度,增加其對自己學習的信心。
作為教學反思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案反思在教學反思中處于重要位置。日常教學中,我以教案反思為線索完成教學反思,進而提升教學反思的質量和效果。
1、深入學生中,與學生換位,反思教案設計、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和取得的成效;
2、在與同行的教案比較中反思自我;
3、在與專家、名師的針對性交流中反思自我;
4、在教案的課后反思質疑教科書,提升自己的教科書評判意識和能力。
四、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是實施高效課堂的潤滑劑。
高效課堂下應該建立多元化、全方位、廣角度的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我在與學生的交往中,首先非常信任學生;其次,我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管理水平和教學藝術水平,用生動活潑、知識淵博、充滿情趣的課堂教學吸引學生;此外,我還深深地熱愛我的學生,并且充分寬容和理解他們,陪伴他們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