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定菊
摘? 要:提高語文學習能力的關鍵在提升語文閱讀能力。基于此,筆者有六點思考:一是贏得語文才能贏得高考;二是提高閱讀能力方可贏得語文;三是群文閱讀助力閱讀能力提升;四是語文教材讓群文閱讀落地生根;五是略讀課文也是語文教材的精品;六是群文閱讀依托略讀課文便可“雙贏”。
關鍵詞:群文閱讀;實踐;思考
一、贏得語文才能贏得高考
如今高考語文命題方式已發生了很大改變,僅從字數來看,去年高考語文卷字數已陡增至9000余字,如此容量的試卷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已是極大的考驗,對于讀書少、讀書慢、思考少的學生來說,無疑將會是一場噩夢。如此看來,新高考形勢下,語文學科確實已成為了新的“拉分王”。“得語文者得高考”說明了學生學好語文的重要性,同時也反映出語文學科是制約學生學業成績提升之瓶頸。
事實確也如此:高考中語文學科成績一直不溫不火,甚至還是大多數學生的短板!而今,更是面臨高考語文命題走向之大變,對于語文教師及所有學生來說,要想贏得高考,必須先拿下語文,如若再不設法彌補短板,那么短板將會變得更短!
二、提高閱讀能力方可贏得語文
如何才能讓學生贏在語文?毫無疑問:要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方面下功夫。《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學習,要著力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調查發現,閱讀興趣不濃、閱讀方法欠缺、閱讀質量普遍不高是當前各學段學生的閱讀現狀。究其原因,有學生自身主觀能動性方面的因素,也有家庭、社會等外界支持不夠的因素,還有教師指導不給力的因素。因此,要提高學生閱讀能力,關鍵在于改變實施閱讀教學的策略,改善閱讀教學的效果,彌補傳統閱讀教學模式的不足,努力擴大學生閱讀面、增加閱讀量,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
三、群文閱讀助力閱讀能力提升
對于群文閱讀的價值研究,已有很多專家進行過深入分析,較為一致的結論是:以一篇文章帶多篇文章為閱讀形式的群文閱讀,彌補了單一文本的局限性理解,豐滿了學生閱讀的感受和體驗,豐厚了閱讀的內容,豐富了閱讀的獲得,可以有效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調查得知,當前群文閱讀已得到很多語文教師的認可,即便是在小學段,老師們也一致認為它是一種比較新型的閱讀教學模式,符合新課改背景下素質教育的目標和宗旨。實踐證明,它確實可以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助推器。
四、語文教材讓群文閱讀落地生根
但調查發現,對群文閱讀有所了解且經常進行群文閱讀的學生占少數,且他們普遍認為在群文閱讀實踐中還存在諸如 “不知道怎么讀”“沒有充足的閱讀時間”等困難。很多老師雖然也知道群文閱讀的價值所在,甚至也曾滿懷激情去嘗試過,但多數人因為 “不知道怎么指導學生群文閱讀” “課內時間很倉促”“課外實施不夠現實”等原因,停止了群文閱讀實踐的步伐。
群文閱讀教學實踐出現了“心動不行動”、重形式輕內容、有過程無效果等現象,其主要原因是教學時間的有限性和教學策略的單一性。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很多專家學者做了大量研究和總結,其中不乏相一致的觀點,比如,“要想提高群文閱讀的有效性,不能撇開現行教材體系而另起爐灶,而應在全面把握課程標準、深入研究教材內容的基礎上,著眼于補充、夯實、深化、遷移的視角,進行嵌入式拓展閱讀教學”。這告訴我們,實施群文閱讀不能“臨空飛降”,必須先要讓其落地,從而生根發芽,進而枝繁葉茂!
五、略讀課文也是語文教材的精品
葉圣陶先生精辟地闡述過精讀與略讀的關系:“就教學而言,精讀是略讀的基礎,略讀是精讀的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讀,而忽略了略讀,功夫便只做得一半”。事實證明,略讀能更迅速、更便捷地獲取大量信息,所以它的應用比精讀更為廣泛。目前小學語文教科書中的課文分為精讀課文、略讀課文、選讀課文三類,其中略讀課文篇數在逐年增加。
小學語文教材中編入的略讀課文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和時代性。這些課文旨在為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機會,讓其在整合中鍛煉,加強閱讀感悟和體驗,提升獨立閱讀能力。這些略讀可謂在精讀課文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了單元主題,實現了閱讀方法和寫作方法的鞏固,更好地在內容、思想、方法、文體等方面進行了延伸,它們是學生獨立閱讀的開端,是承上啟下、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載體,也是構建課內外閱讀的橋梁。因此,我們要轉變精讀課文是“精品”、略讀課文是補充的偏頗認識,要充分認識到略讀課文學習的重要性,做好略讀課文的教學工作并努力架構起它與課外閱讀這座橋梁。
六、群文閱讀依托略讀課文便可“雙贏”
群文閱讀教學課型有多種,其中,將精讀課文與單元內的其他課文組合在一起的“基于單元整組教學的群文閱讀課”是實踐中最常見的一種。但這樣的群文閱讀課很難做到精讀課文與單元內其他課文二者兼顧,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學生在一節課內閱讀多篇文章”的群文閱讀。于是,筆者將目光聚焦到教材中的略讀課文,致力于“基于略讀課文的群文閱讀”課型的實踐與研究,嘗試依托教材中的略讀課確定議題,圍繞議題選取教材之外的文章組成群文組織學生進行閱讀。
實踐發現,略讀課文教學與群文閱讀教學有兩大相同點:第一,二者功能和價值取向相同,都是致力于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第二,二者學習方法相同,都是學生自主閱讀、感悟與發現。同時,基于略讀課文的群文閱讀課實施起來更為順暢,不僅能實現一節課內閱讀多篇文章,而且能產生“雙贏”局面:第一,讓略讀課文的教學豐厚而簡約,利用教材內的略讀課文向教材之外閱讀資源進行拓展,既鞏固了精讀學習中習得的閱讀知識與方法,實現了知識的遷移,又拓寬了學生的閱讀面,實現了閱讀量的積累;第二,讓群文閱讀教學豐實而深刻,以一篇略讀課文帶動教材之外文章的閱讀,不僅讓我找到了實施群文閱讀教學的切入點,而且提高了自己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整合意識,實現了課內走向課外,課外回歸課內。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閱讀方法[J]. 許曉杰.? 課外語文.2014(10)
[3]基于教材依托的高中群文閱讀教學實踐與思考[論文交流].李暉.語文學科網. 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