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坤均
摘要:數學由于其學科特點使得很多學生在學習上有很多的困難,特別是小學生由于其思維能力的局限性使得很多學生學習起來感覺到很吃力,造成了很多學生逐步掉隊,成為很多學生偏科的主要科目,這就要求我們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加強學生對于數學科目興趣的培養,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根據以往的教育教學經驗,情景教學的應用對于我們的數學教學有著顯著的效果。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小學數學;運用策略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特點,面對理論性和邏輯性較強的數學知識,通常呈現出學習興趣低下、學習積極性較強的現象。而在對情境教學法進行充分應用的過程中,能夠將抽象化的數學知識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對于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這種情況下積極加強小學數學教學中情景教學法的運用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一、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創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氛圍
小學生尚處于思維模式簡單,對事物的觀察與學習停留在直觀的感受上,如果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很難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法為學生創設有益于學生學習的環境。可以在課上通過和學生做游戲的方式,將教學內容穿插在游戲中,讓學生在做游戲的過程中加深對教學內容的印象,進一步鞏固知識。教師需要轉變多種形式,從情境教學方法的準則出發,吸引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讓學生主動的對知識進行思考、消化與吸收。
(二)結合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創設情境
小學數學教學中合理應用情境教學法,要求小學數學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合理進行情境的創設,并努力激發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積極性。結合本節課程知識點進行情境創設,合理進行數學理論知識講解才能夠體現出情境的思考價值,為順利完成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目標奠定良好基礎。例如,在學習圖形相關的知識點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創設特定情境,利用多媒體將學生帶入到一間房間當中,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都有哪些圖形,電視是什么形狀?桌子是什么形狀?并鼓勵學生大膽講出來。生動有趣的情境能夠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探索中來,最終對圖形等知識產生深刻認知。
(三)設置生活化的情境問題
情境教學法在課堂中的運用往往是通過問題設置來實現的。小學生愛幻想,富有挑戰性。因此,他們往往反感機械單一的教學模式和課堂設置,產生消極應對情緒,如此一來有效學習的時間會越來越短,這就要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激發他們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運用生活化的情境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并為課堂學習創設一定的懸念,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與探究。比如,在學習乘法這一板塊時,教師可設置超市購物的情境,將商品的價格使用多媒體呈現出來,然后讓學生充當小顧客,去超市進行購物,然后提問學生,計算單個商品乘以數量的總價格。這樣的問題設置既貼近生活,同時也能夠使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
(四)創設游戲情景課堂
很多數學老師的課堂都被題海戰術給淹沒了,這樣帶來的學習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會給學生造成校級影響,如果將這種題海戰轉變成游戲競賽課堂,將會大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數學的熱情。小學生都有一顆好勝心理,在游戲比賽中都希望自己獲勝,數學老師可以借助小學生這個心理特點來創設游戲情景課堂,開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潛力,在數學游戲中引導學生運用知識去理解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求實創新能力,提高學習興趣,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
(五)發揮學生主導地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對于一個新知識的學習,我們可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感知知識,在這一階段,教師要幫助學生了解知識的內涵,對該學科知識有一個簡要的認識和理解,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其視覺感官優于聽覺感官,容易被較鮮艷生動的事物所吸引,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利用有效的情景教學法,引入適當的例子,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教師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己認識和了解知識,并且用于實踐。第二階段為理解知識,在簡單了解的基礎上,要將知識化為自身能夠運用的內容,融會貫通并學以致用,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教學內容來制造一些懸念,通過這樣的方法,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們帶著對追求知識的渴望和疑問,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進入對新知識的探索和追求中。第三階段為再現知識階段,在將外部知識轉化為自身知識之后,主要是要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安排適當的情境進行訓練,從枯燥抽象的形式中解放出來,走進生活,將數學生活化、實用化,真正做到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之中。
二、情境教學法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注意學生的年齡,教師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問題,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和對生活事物的理解程度也不一樣。例如低年級的學生,教室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觀察、自己去數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參與中感受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欲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不斷發展,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有一個全新的了解。
(二)注重教學重點教師利用情境教學法不能一味地在教學中使用生動有趣的例子,還要注意教學中突出教學的重難點知識,學生在生動有趣的學習中容易對重難點知識把握不清,教師需要在教學中讓學生明確學習的重點在哪,這樣學生能夠更有效地將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增加對知識的有意認識,有助于教學效果有效地實現,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結語:
綜上所述,數學知識具有理論性、抽象性和復雜性較強的特點,合理運用情境教學法,有助于將數學知識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何書飛.對小學數學作業布置的創意思考[J].才智,2019(27):37.
[2]徐大旺.小學數學課堂情境教學創設探討[J].才智,2019(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