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回力
關鍵詞 高職英語 課堂教學 核心素養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9.047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should set up the concept of core literacy and carry out the optimization and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ode. At present, some English teaching clas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still using the traditional English teaching mode.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can not be given full play to space and time, and English teaching efficiency is not high. Core-oriented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chang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efficient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English ability.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the inefficiency of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es of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re literacy.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core literacy; training strategy
在新課改背景下,核心素養理念引入高職英語教學當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也成為高職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核心素養通常指能夠促進學生終身發展的能力與素質,內涵比較豐富。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道德品質、毅力意志、人文素質、探索精神、創新能力等,都是核心素養的重要內涵。體現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就是以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為手段,促進學生思維能力、文化品位及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高職英語教學應該以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與未來踏入社會的職業發展能力為基礎,讓學生能夠形成英語語言思維,敢于創新性的表達,促進學生對英語文化的了解與認同,使學生在核心素養理念的引導下,提高英語綜合技能。
1 高職英語教學效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一是由于教師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一味采取教師講解、學生機械記憶的教學模式,滿堂灌的課堂教學,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的機會,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受挫。課堂教學以知識傳授為中心,教師把教學目標定位在提高考試通過率上,而輕視了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缺乏合作互動,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少之又少。學生對英語教學產生厭倦情緒,課堂教學效率難以得到提升。
二是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習慣,英語基礎相對薄弱,而高職英語教學具有較強的職業性,高職英語教學缺乏針對性,沒有以核心素養理念為指導,沒有瞄準學生未來職業發展及適應市場人才的需要進行英語教學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導致學生只重視專業課的學習,對英語學習缺乏應有的重視,英語自主學習能力難以提升。
三是由于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教學還沿用傳統教學模式,教師不能根據核心素養理念的要求改革課堂教學,忽視了根據學生專業需要及未來踏入崗位工作應該具備的素質要求進行教學的必要性。不注重根據高職學生的特點進行課堂教學改革,不能調動學生學習動機,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不高,英語核心素養也得不到有效培養。
四是考試評價方式單一,注重筆頭測試,一張試卷定乾坤,把機械記憶的語法、詞匯等作為考試的重要內容,有些學生在口語表達方面表現較為出色,但是對于以詞匯、語法為主的筆頭考試不感興趣,必然也得不到好的成績,影響了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可見,單調的高職英語評價模式,脫離了核心素養培養的方向,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
2核心素養培養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課堂教學策略
2.1 突出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
英語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職英語教學課堂,教師必須更新教學觀念,改變傳統教學中以教師講解為主的教學模式。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強化師生間的互動交流,不僅是知識的交流,更重要的是情感的交流。教師的教學要從學生的英語學習實際出發,從高職學生英語學習基礎較差,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個實際出發,設計教學環節,選擇教學內容。教師與學生要進行課堂教學角色的合理定位。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服務者,學生才是學習活動的主體。處理好了學生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關系,才能真正落實好學生主體學習地位。教師要以核心素養理念為指導,在教學中運用小組交流互動方式,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通過提出問題,學生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獨立思維能力。運用對話角色扮演等形式來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通過英語情景對話幫助學生英語語感的形成。通過任務驅動教學,將教學設計成若干個教學任務,要學生個個突破,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總之,在給學生以充足的自主學習空間,以英語教學載體,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
2.2 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與態度
由于高職學生英語基礎相對薄弱,他們在英語學習中困難重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長期英語成績不見起色,因而對英語學習失去了信心,有的甚至產生了厭學情緒。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這一實際情況,以英語教學為載體,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情感價值觀態度是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信心,提高他們對英語學習重要性的認識。要培養學生的積極學習的情感態度,所謂積極的情感態度,是指學生學習過程中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如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動機、學習自信、意志品質與合作學習能力等,這些都是高職學生適應未來時代的發展、提高自身就業能力、促進未來職業發展的重要素養。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情感的過濾會對語言的吸收產生影響,學生有了積極的情感態度,如對學習產生興趣,樹立自信,具有堅強的意志,形成團結合作精神等,就會促進學生對語言的輸入。相反,如果學生缺乏自信,對學習不感興趣,或者對學習產生畏懼等消極情緒,就會對語言輸入產生消極的影響。實踐證明,一些學習較差的學生,他們并不是在智力上比英語學習好的學生弱,而是對待學習的情感態度較之優秀學生存在差距。因此,教師要善于挖掘英語教學內容中的情感教育因素,以教材為載體進行情感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通過合作競爭教學活動的展開,培養學生學習信心、意志品質、合作精神等,總之,以核心素養理念的培養促進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提高高職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2.3 選用體現學生就業方向的教學內容
高職英語教學要把準學生就業這個方向,把準了這個方向也就是把準了核心素養培養這個方向。因為未來的職業需要學生具有自主學習能力,需要對工作有必勝的信心,需要學會合作與創新,這都是核心素養十分重要的內涵。但就目前高職英語教學的現狀來看,英語教學仍然是照本宣科,機械灌輸,脫離了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方向。課堂教學應該主動調節到社會市場對高職人才培養的需求上來,主動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當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未來的職業需求相貼近,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教學,才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創新意識才能得以充分培養。所以高職英語教學,要對英語教學內容進行優化選擇,進行拓展與整合,才能適應市場人才培養需求。這就需要教師根據教學目標,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實用能力為切入點,合理地選擇教學內容,保障高職英語課堂不脫離社會職業崗位需求及學生個體學習需求這個方向。
2.4 創新與優化教學模式
傳統的高職英語教學采用的是教師灌輸、學生聽講的教學模式,機械單調而毫無生趣,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問題意識、學習信心、意志質等核心素養得不到有效培養。因此,通過創新與優化教學模式,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是高職英語教學面臨的重要研究課題。高職英語教學中有效的方法很多,微課教學、小組合作、情景教學、任務驅動教學、角色扮演等,都可以有效體現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學生可以實現互動探究式學習,增加了語言輸入與輸出的頻率,學生可以在高頻率輸入輸出中習得語言。教師教學方法的選擇要本著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原則,通過教學方法的創新改革,營造學生互動參與的教學課堂,學生合作競爭的課堂,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使自己的學習更具有自主性,從而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合作能力、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這些能力的形成要靠教師提供給更寬廣的學習平臺,營造更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2.5 科學設計與實施課堂活動
課堂活動是課堂英語實踐的重要形式,通過課堂活動可以促進學生對英語知識的運用,從而達到英語技能的內化,提高英語運用能力。活動的設計要有目標性,具有可操作性。目標性就是根據課堂學習任務提煉應達到的知識層面與技能層面的目標,并且要考慮到目標的難易程度,以及每個任務所需要時間的長度。例如“Applyfor a Job”這一內容的教學,每個學生將來都將面臨求職的經歷,但是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只是平鋪直敘地講解,讓學生寫作一篇求職信,再讓學生進行一點聽力訓練。但是這種活動設計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其問題在于不具備可操作性,沒有現場感,學生也不會產生學習動機。所以,課堂活動設計是關鍵,在這個課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設計明確具體的教學任務。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專業,給他們發放一個招聘廣告,讓他們根據招聘廣告的要求去應聘。可以以角色扮演的形式來展開。這樣的學習任務學生都喜歡去完成,因為他們知道這是他們將來必然經歷的一個過程,并且這個過程對他們的職業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學生完成任務之后,教師可以再播放相關求職視頻,讓學生在求知的狀態下進行學習與觀摩,那么就會集中學生注意力,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3結語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引領,可以有效促進英語教學的創新與改革,而英語教學模式的創新與改革,又可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教師在教學中要突出體現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與學習態度,要本著以學生核心素養為中心,以學生未來就業發展為方向,科學設計與實施課堂活動,貼近學生生活與專業實際,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葉飛.淺談如何實施有效高職英語教學[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22).
[2] 朱彥.提高外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因素[J].外語界,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