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英

摘 要:核心素養的提出為深化高中物理教學提供了明確的指導方向。高中物理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和責任。高中物理教師理應深入剖析物理核心素養的內涵,并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靈活地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將物理核心素養的精神傳授給學生,有效培養高中生的物理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科學思維;科學態度;科學探究
一、高中物理的核心素養
高中物理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和責任。按學生素養發展的自然順序,高中物理的核心素養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物理的核心知識,指核心概念、核心規律、重要物理實驗、重要的思維方法。第二層次,物理的核心能力,指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的能力,利用數學工具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實驗能力。第三層次,物理科學品質,指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態度、情感、價值觀,具備的科學精神、合作意識。在這三個層次中,核心能力、科學品質才是物理教學最本質的追求,是核心素養中最具活性的部分,因為它們是學生進入社會以后適應環境、不斷發展的內在動力,但是它們的形成必須以核心知識形成過程為載體,以核心知識的掌握為基礎。
二、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物理教學
(一)從未來發展的角度開展高中物理教學
高中物理教學就是要讓學生掌握物理的核心知識,形成核心能力,擁有科學的興趣、態度,合作意識,為學生進入社會后自主發展做準備。
1.讓學生體驗核心概念的形成過程。物理的核心概念是物理學大廈的基石,要讓學生建立物理知識體系,必須充分理解這些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在教學中,通過實驗器材演示、多媒體的展示、導學案的設計,營造生動、直觀、具體的物理情景,讓學生在具體的物理情景中去觀察、分析、比較、概括、抽想出物理的概念,這要求在物理概念導學案的設計、預習課、展示課中要提供豐富的感性素材,引導學生重演物理概念的形成過程。
2.讓學生探尋物理規律的發現過程。在教學中,讓學生重演重要物理規律的發現過程,對學生深刻理解物理規律、領悟規律發現過程中所用的巧妙方法,體驗探索和發現的喜悅,感受科學家探究規律過程表現出來的恒心和毅力,產生科學情感、形成科學態度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科學態度
科學思維主要是指對客觀事物的內在規律、本質屬性及相互關系的認識方式,是基于經驗事實構建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過程,是分析綜合、推理論證等科學思維方法的內化,這是物理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學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識的重要思想方法。科學態度主要是指通過物理學科的學習,學生對自然現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熱情,樂于觀察實驗和思維實事求是,不迷信權威,敢于大膽質疑,追求創新,善于與他人合作。
高中物理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思維。以亞里士多德與伽利略關于“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為例,亞里士多德僅憑自己的直覺和觀感得出了一個經典的論據“物體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而伽利略立足于嚴謹的科學實驗有力地論證了“物體下落快慢與重力無關”。伽利略身上這種不囿于思維局勢、敢于大膽挑戰并能不斷進取的科學探索精神正是學生物理學習過程中,乃至日后的學習及工作中所應當具備的寶貴財富,有益于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內心萌發出正確的科學態度及價值觀。同時,教師積極引導學生思考、推導自由落體運動公式,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思維。
三、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
科學探究主要是指學生在體驗、感受、經歷類似于科學家探索自然規律的過程中形成的綜合性能力,因而其表現在學生進行探究活動中,并在活動中得到發展。從“探”上說,就是提出物理問題,形成猜想和建立假設;從“究”上說,就是基于證據得出結論并做出解釋。高中物理教學實施科學探究,主要是對教材中物理規律開展實驗探究,操作流程如下:
這是高中學生科學探究學習的一般流程框架,但它不能成為束縛、羈絆科學探究模式的桎梏。
參考文獻:
[1]劉劍剛.淺析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物理教學[J].新課程,2018(6).
[2]王愛松.淺析核心素養下高中物理教學設計優化的關鍵環節[J].高考,20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