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重點思考深化產教融合大背景下,以職教人的視角探究企業如何進行文化變革,即如何通過企業文化價值觀的管理來提升企業執行力,并把企業文化管理之道總結為“十五個法則”。
關鍵詞:產教融合;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管理;法則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深化產教融合。產教融合是職業院校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而與行業企業開展的深度合作。這就要求職教人在進行教育教學的同時,要深入了解企業,探究企業文化管理法則并將之與職業教育相融合。
一、什么是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管理
企業文化是企業戰略管理、組織管理、人力資本管理、行政管理、干部管理、企業家自我管理的思想意識的表現形式,即企業整個經營管理的使命愿景、價值取向、精神態度、作風形象。企業文化管理,解決的就是理論指導實踐的問題,是文化落地的問題。
二、戰略管理文化:正確分析形勢任務,科學把握事物內在本質和辯證規律
遵循規律法則:戰略是對行業規律的活學活用。
企業戰略是企業利用技術和資源,在最有利的情況下達成其經營目標的科學和藝術,戰略分析的前提就是要先摸透事物的本質和規律,而后再去做分析和研究。“如果你找得到規律,上天自然會回報你,否則就會毫不留情地懲罰你。”
實踐認知法則:戰略是從實踐中打出來的。
阿里張勇曾說,“阿里戰略是打出來的,別人總結的跟你沒關系。”電商雙11盛會從2009年第一次開始,就是為了活命打出來的。
自身定位法則:戰略是根據自身資源和條件做出的定位和打法。
不管是軍事戰爭,還是商業競爭,一般都要遵守強勝弱敗的資源法則。但是,在這一根本規律的基礎上,毛澤東主席建立了一套以弱勝強的方法論:先通過局部以強擊弱,逐步改變整體以弱擊強的局面,最終戰勝強大的對手。基于此,中小企業也可以根據自身資源和條件做出定位和打法也能逆襲大巨頭。
三、組織管理文化:以戰略為導向,分析行業和人性特點,實施價值觀管理和系統再造
人性設計法則:組織管理必須基于資本和人事的調控和運行。
企業在做組織架構設計的時候,不僅要考慮資本管理和財務管理,還要考慮人事掌控權。要立足中國國情,分析各行各業、各個層次人們的精神需求和性格特點,根據企業規模、市場競爭、產業組織政策以及內部投資狀況、經營范圍和股權結構等情況,有針對性地圍繞戰略實施內部管控,選用合適的組織架構。
價值創造法則:組織管理的核心是價值觀管理。
公司的成功=戰略x組織能力,這個公式表明戰略就是企業的使命、愿景,價值觀就是體現企業組織能力的指南針。企業使命、愿景決定企業戰略方向,打造團隊要以企業文化中的價值觀做引領。
生態閉合法則:組織管理的任務是構建一套思想和行動高度一致的生態組織體系。
企業管理者應該設計和實施用于計劃和控制公司業績的管理系統。華為的自我批判體系、阿里的政策干部體系都體現了思想和組織管理相互統一、相互融合的管理思想和生態組織體系。
四、人力資本管理文化:以典型為示范和標桿,把人力資本管理提升為知識資本管理,激發組織和個體的活力
典型標桿法則:人力資本管理的基礎和前提是以典型為藍本,做好企業人才素質能力結構模型。
人力資本管理是實現企業集團發展戰略最重要的職能戰略。作為一個組織者或領導者,要以企業目標發展為準則,以崗位勝任要求為標準,遴選各類典型,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做好人力資源的招聘、配置、培訓和績效考核等工作。
制度機理法則:搞好人力資本管理,關鍵是弄清楚人力資本轉化為知識資本的制度運作機理。
華為的發展就是依靠一種能夠不斷激勵和活用員工的知識,并使員工做出可持續性貢獻的知識資本化機制,這就是華為公司巨大的“知識資本平臺”。華為的魅力就在于有了這個平臺,華為的成功就在于其“悟”出了如何去建造和擴張這個平臺。
主人翁法則:人力資本管理水平提升,需要為員工打造寬松民主的氛圍和創新創造平臺。
毛澤東主席給予高度評價的1960年“鞍鋼憲法”的核心內容是“干部參加勞動,工人參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規章制度,工人群眾、領導干部和技術員三結合,即兩參一改三結合。”至今還被中外管理學界學習借鑒。日本的豐田管理方式、全面質量管理和團隊精神實際上就是毛澤東所倡導充分發揮勞動者個人主觀能動性、創造性的“鞍鋼憲法”精神。
五、行政管理文化:堅持知行合一,經常抓,反復抓,深入抓
企業的行政管理體系要推動和保證企業的技術、生產、人力、資金、經營、發展幾大塊業務的順利、有效進行和相互之間的協調,是企業的中樞機關,維持著企業的有序運轉。行政管理文化建設如何,直接體現著企業文化的質量和興衰。
知行合一法則:行政管理是一種顯性文化,必須堅持知行合一,否則會腐蝕、敗壞企業文化。
當下中國企業的文化,80%源自其核心領導入,一個企業想要形成有效的、人性化的文化,第一,領導者的重視和以身作則;第二,要長期地堅持,要有堅定的信念,無論任何發展階段,都要把文化工作排上日程;第三,要持續地強化,文化建設要和實際業務相結合,讓文化發揮實實在在的作用;最后是要恰當地宣傳。
久久為功法則:行政管理必須反復抓、經常抓、深入抓,否則會導致紀律松弛,人心渙散。
首先,執行制度要嚴格,凡是制度有明確規定的,各級管理者就必須嚴格執行;凡是制度沒有明確規定且超出個人權限的,必須履行審批手續。其次,要從企業大局出發,大局是方向,方向不能錯誤。最后,要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在管理實踐中,不僅要主動而為,積極進取;還要大膽管理,解決問題。
員工第一法則:行政管理要堅持員工第一,想員工所想,急員工所急。
風生水起的海底撈的文化理念就是犧牲企業的利潤,去滿足顧客和員工的需求;花心思在員工身上,給他們空間,把普通人變成不一般的人。所以在海底撈才會出現一群從來不用擔心背叛的創業團隊,才會有一大批像孩子一樣單純的店經理和一批具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員工。正是因為有這樣一個牢固的價值觀體系作為支撐,海底撈所有的激勵都非常具有方向感。
六、干部管理文化:以領導力建設為核心,建立激發干部活力的內生機制
作風形象法則:干部作風形象體現著領導力素質,是企業文化的風向標。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不論國家、政府,還是企業事業等各種組織,干部的率先垂范和以身作則,其無聲的影響作用往往超過任何規章制度的約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就要求各層干部必須具備令人信服的正直品格、良好的職業操守、正確的角色意識和鮮明的個性特征。干部作風形象是風向標,代表著組織文化的活力。
動態管理法則:干部領導力建設要堅持用制度管人、育人,形成動態管理機制。
文化管理的關鍵點是抓干部隊伍建設,形成干部動態管理機制。實行干部動態管理是企業發展謀長遠之策、行固本之舉、成接續之業的必要舉措,要堅持以價值觀為準繩,以能力為基礎,以業績主導,注重在實踐中培養、使用、考查干部。
復盤體驗法則:向軍隊學習執行力,建立管理文化復盤體驗場所,形成文化學習體驗的長效機制。
近1/3的世界500強企業都引入了軍隊的管理思想。“阿里中供鐵軍”和“政委體系”是馬云向部隊學習的產物。通過復盤,企業能夠尋找到不一樣的路徑,規避失敗的風險,探索更多更好的選擇;可以優化流程、簡化方式、提高效率,找到規律,并實現從100分到120分的飛躍;還可以為建立知識庫貢獻大量智慧和案例,為企業文化積累提供素材。
參考文獻:
[1]羅伯特·安東尼,維杰伊·戈文達拉揚.管理控制系統[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
王蘭香,高級講師,河南省經濟技術中等職業學校,河南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