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數學作為初中理科學課的重要科目,其教學內容的整體方針主要是針對學生基礎數學的一般思維方式展開訓練,進而幫助學生提升邏輯能力、觀察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但是由于初中數學教學內容中所蘊含的強大的理科性和對能力培養的注重性,導致其總體教學大多理論性較強,因此很容易導致教學過程的枯燥與乏味,但是如果讓學生將這些能力訓練作為一種樂趣來培養,便能夠極大地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那么應當如何以興趣為導向提升初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性呢?本文就將以此問題為中心展開討論。
關鍵詞:興趣教學;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學模式
心理學研究與教育學研究是密不可分的,成功的教育學需要抓住學生的心理,對學生采用更加適合其心理活動的教學手法。初中生正處于人生的青春期,學生大多對于未知的事物充滿好奇,同時也對于思維能力的訓練有著很大的興趣,而初中數學其內容包含了很強的思維邏輯訓練,非常能夠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發展需求。那么我們應當如何利用這個優勢將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能夠在興趣的引導下得到逐步的提升。
一、 注重情感培養,積極鼓勵學生
正如上文所說,初中生正處青春期,其感性思維極其強烈,而感性思維與智力培養是有著極其緊密的聯系的,積極的情感能夠保證學生的學習高效且自主,而消極的情緒則會讓學生的學習效率極度緩慢。因此我們在進行數學教學時需要關注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情感因素。
在課堂上,老師的言談舉止都有可能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熱情,因而,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首先要注重自身教學情感的把控,教學態度要積極、教學手法要果斷,對于學生的錯誤和問題要予以及時的引導和鼓勵,不要含糊其詞。
二、 培養師生關系,構建和諧課堂
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情感、學術交流,能夠降低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隔閡。從學生的角度來講,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讓學生更加接受老師的想法,而正對于處在青春期具有躁動、叛逆情緒的初中生而言是十分必要的;對于老師而言,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教學的順利進行,在師生關系優秀的課堂中我們可以明顯的感受到學生對于老師教學工作的配合,這對有效增強教學效率是非常必要的。因此無論對于優等生還是差生而言,良好的師生關系都能夠幫助學生培養積極的學習興趣,而對于老師人格魅力的敬仰則會大幅地影響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這就需要老師注重培養學生對老師的信任力。
例如在分式方程教學過程中,老師讓學生上到講臺講解方程式:
學生上臺后,經過短暫的觀察,認為應當將1x2-x移到等號的另一側變為5x2+x=1x2-x
的形式,然后再進行交叉相乘得到x2+x=5(x2-x),接下來拆開括號進行合并同類項,最后解一元二次方程得到最終結果。
顯然這并不是我們在課堂上所講解的常規方法,但是如果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否認學生的解答方式,必定會造成學生對于老師教學的懷疑與不滿,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首先應當對學生的解法進行分析,如若正確,予以表揚。然后根據學生的解答情況給予相應的評價,接下來便可以要求詢問“有沒有同學可以用其他方式來解答這個方程呢”,進而達到拉近師生關系、培養學生對于老師的信任力的目的同時也不耽誤正常教學的有序進行。
三、 增強教學感染力,散發數學魅力
數學是一門應用極其普遍的學科,在各類理科學課中,數學知識的應用無不充斥在方方面面。但是在講課過程中,如果老師無法給予學生足夠的學習激情,那么即使學生知道數學學科的重要性,也很難從主觀上提升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因此老師務必注重提升教學過程中的數學感染力。分析很多案例,我們能夠發現,有的老師并非教學水平不高,并非教學手段不新穎,但是教學效果卻不盡人意,觀察其課堂教學過程我們就能夠明顯的感受到,其課程不夠“精彩”。數學知識有著極強的廣泛性和變通性,但是由于老師的講解方式不夠靈活、缺乏激情,導致原本十分變通、靈活的數學課程在他的講解下反而更像是文科學科。那么所謂數學感染力應當如何凸顯呢?
(一) 加強教學的變通性,突出數學學科的理科性
數學學科的知識內容變通性很強,但是如果課堂講解不夠靈活則很難讓學生發現數學的靈活性,因此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我們應該廣泛地打開課堂思路,讓學生在課堂中能夠暢所欲言,老師不要隨便否認學生的想法,而是應當多進行換位思考,從多角度理解學生的想法,同時也要幫助學生從多角度分析問題,讓數學知識的教學不再是“一條路走到黑”。
(二) 提升課程的廣泛性,加強數學與各學科之間的聯系
數學學科與其他學科,尤其是理科的聯系是十分緊密的,即使是在知識較為基礎的初中階段,這種表現也是十分明顯的。而學生由于大多數時間都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的狀態,因此很難自主地發現這其中的聯系。但是,學科的聯系性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是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因此,我們在保證數學課程教學的同時也應多與其他學科的老師保持溝通,針對不同學生、不同學科之間的共通性的問題展開聯合教學,通過兩個或者多個學科老師的共同努力幫助學生改善整體學習質量,進而最大程度、最廣泛的激發其對于學科的學習興趣。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夠廣泛地幫助學生提升其他學科的學習水平,十分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總而言之,興趣培養作為提升課堂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對于課堂效率的提升、對于學生學習深度的提升、對于教育水平的綜合改善都具有重大意義。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極為關鍵的一個環節,因此,教師應當盡自己最大可能在教學中找尋到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方式方法。本人上述一些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均出自本人的實際教學探索,但對于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絕不僅僅局限在這幾個方面,在此,拋磚引玉,希望各位教育界同仁能夠辯證參考、積極探索、共同努力,為打造新課標下的初中新數學探索出更為成功的道路。
參考文獻:
[1]邱堃銘.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高新區,2018(2):126.
[2]梁愛堂.建立新型師生關系,融洽中學數學課堂[J].學周刊,2016,14(14):136-137.
[3]何衛華.以生為本 再構高效課堂——談初中數學課堂效率優化策略達成[J].數學教學通訊,2017(35).
作者簡介:楊慶忠,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惠安東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