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圍棋在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的運用主要可以通過在集體活動中、分組活動和個人活動中實施,可以以競賽方式、游戲方式、教學方式進行,讓幼兒能夠感悟圍棋的文化內涵與圍棋游戲的快樂,既滿足幼兒區域活動的需要,又能夠促進幼兒綜合素質提高。
關鍵詞:幼兒教育;區域活動;圍棋;園本課程
圍棋是一種古老的益智類游戲項目,它集益智性、趣味性、競技性于一身,成為實施素質教育不可多得的教育資源,對于幼兒教育也不例外。區域活動是幼兒自主性活動的重要形式,圍棋游戲以其豐富的組織形式,在幼兒園區域活動中可以運用集體、分組和個別相結合的活動形式,并可以根據幼兒發展需求設立多樣化的育兒環境,讓幼兒通過自主選擇、合作交流、互相學習,培養幼兒各種能力,促進幼兒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近年來,我園一直把圍棋活動作為一門特色化園本課程進行實踐與研究,采取多種方式讓圍棋游戲、圍棋文化在幼兒教育中發揮出其獨特的教育作用。為促進我園圍棋游戲特色化園本課程得到優質發展,我們成立了教育科研課題組,通過教研結合,研究開發更具教育特色的圍棋幼兒教育活動內容,豐富幼兒教育途徑,讓幼兒得到全面發展。
一、 圍棋在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的運用原則
(一) 自主性原則
自主性是區域活動的一般性特點,這是符合幼兒交往和情感意識因素的,不論是對于活動主題的確定、玩伴的選擇、活動的形式都要以幼兒自主選擇為原則,否則活動很難順利開展,甚至會出現幼兒間沖突的產生。比如,跟不喜歡的同伴下棋,一旦感覺自己那塊棋被殺死了,就出現把棋子攪亂,甚至掀翻棋盤的現象。圍棋游戲時尊重幼兒自我選擇,讓孩子自由地進行游戲活動,充分享受圍棋游戲帶來的快樂。
(二) 教育性原則
幼兒園任何區域活動并不是盲目的、不受控制的活動區域,它必須包含有一定的教育目標,也就是說必須要具備教育性。但對于幼兒來講,教育性不應該是強制性的,寓教于樂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圍棋游戲的規則性較強,比如每人一子輪流下、不能悔棋、不能移動別人走的棋等等,還有下棋開始和結束,都要和對方握手或鞠躬致意的禮節要求,這些都是隱含在圍棋游戲中的教育內容,通過有禮有節的圍棋活動,讓幼兒接受規則與禮儀教育,實現圍棋游戲的教育價值。
(三) 實踐性原則
幼兒園區域活動就是幼兒的實踐活動,實踐活動是思維活動的基礎,沒有實踐就無法實現它的教育性。圍棋游戲只有在實際操作中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死活、什么是收氣、如何“打劫”、基本定式等知識。因此,圍棋在區域活動中的運用只有堅持實踐性原則,才能讓幼兒掌握圍棋知識,學會如何思考、計算等,使幼兒在實踐中不斷獲得感性認識,不斷積累經驗、擴展視野,逐漸培養幼兒思維能力。
(四) 適宜性原則
適宜性就是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學習特點、發展水平和情感需要,以最切近幼兒能力水平開展的教育活動。適宜性原則是以人為本的教育要求,適宜的教育內容、適宜的教育方法、適宜的教育途徑,才能讓幼兒找到自我發展的正確方向,可以說只有適宜的才是最好的。眾所周知,圍棋是一項深奧莫測、博大精深的體育項目。因此,對于幼兒進行圍棋游戲,不能好高騖遠、盲目拔高,堅持適宜性原則是幼兒圍棋游戲的基本要求。
二、 圍棋在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的運用途徑
(一) 在集體活動中運用
直接將圍棋應用于集體活動中有一定的難度,但作為區域活動可以通過創設一定的活動情境,將幼兒作為圍棋角色(白子、黑子)進行活動,能夠使幼兒區域活動增加更為豐富的內容,實現自主思考、自己行動、自主學習。比如,我們用白色塑料布畫上13×13路棋盤,游戲時將其在活動區域內展開,將幼兒分成黑、白兩組進行游戲,可以組織幼兒學習圍棋基本下法,基本定式下法等教學。如圍棋中的“立二拆三”,讓兩個幼兒(同組)在棋盤上兩點相鄰站立,同組的另一位幼兒根據“立二拆三”的要求,站到棋盤上的正確位置。這樣既可以讓幼兒參與活動,又可以教會幼兒圍棋的基本知識,既可以讓幼兒獨立思考,還可以培養幼兒小組協作能力。還可以根據圍棋棋盤創設不同的隊形、圖案,如首先將幼兒編號,然后給幼兒提供簡單的棋譜,幼兒自己看棋譜在棋盤上找到自己的正確位置等等,這些活動都是圍棋在集體活動中運用的重要方式。
(二) 在分組活動中運用
由于圍棋屬于對弈形式的游戲,但并不是直接對抗,需要智慧與大局觀,分組游戲可以讓幼兒進行協商,形成統一的認識,在此過程可以很好地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接納不同意見、形成最佳方案的協同能力。比如,將3位幼兒組成一個隊,每隊一個隊長,然后兩隊進行對弈,每一步同組3位隊員進行討論協商后,派出一位落子,輪流進行。也可以利用區域活動棋盤,以競賽的方式進行游戲,每組進行分工,然后教師分出口令,每組根據口令在棋盤上完成,最先完成的一方勝利。分組活動主要以小組間的協作為基礎,強調交流討論、相互學習、意見統一。
(三) 在個人活動中運用
個人間的對弈是圍棋游戲的基本形成,但圍棋在個人活動中不僅僅局限于兩個人之間的對弈,也可以采取個人學譜,即根據棋譜自己進行打譜學習,也可以由教師做出統一要求讓幼兒獨立完成,如在教學“掛角”知識時,要求幼兒完成“小飛掛角”“大飛掛角”“點三三”等。個人活動可以在棋室內開展,也可以在區域活動棋盤上進行,棋室內活動主要培養幼兒保持安靜、遵守規則、提升注意力,也鍛煉幼兒的手指功能,區域活動主要以鍛煉體質、培養幼兒方位感等為目標,力爭全方位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
總之,圍棋在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的運用主要可以通過在集體活動中、分組活動和個人活動中實施,可以以競賽方式、游戲方式、教學方式進行,既滿足幼兒區域活動的需要,又能夠促進幼兒綜合素質提高。
作者簡介:徐惠芳,甘肅省定西市,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第二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