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曉東
摘 要:在新形勢所掀起的教育改革之下,學校應積極轉變教育理念。針對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的有效價值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豐富教學方法、改善游戲強度、娛樂性和教育性相結合三種措施,希望為小學體育教學的合理化發展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體育游戲;新型教學;主觀能動性
目前,教學體制推動著新教學模式的發展,但實際操作中存在重重阻礙,需要學校加強對其的重視程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實踐性的探索,改善教學方法在實踐中的弊端,豐富教學形式。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其對體育課堂的參與意識和求知意識。
一、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有效價值
傳統的體育教學需要體育游戲的融入。第一,體育游戲能夠增加趣味性。體育游戲屬于游戲范疇,無聊的體育教學難以調動學生的興趣,積極性的降低會使學生喪失學習動力。第二,加強身體的鍛煉,促使學生增大運動強度,對于提高身體素質具有很大幫助。第三,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游戲的同時能夠不斷增強學生的運動技能,提高身體活力。基于常規模式下的學科教育,學生的壓力往往過大,需要體育游戲的引入和應用。將體育游戲融合于整個體育教學體系中,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打造良好的體育教學體系,并且在整個體育教學發展中給予學生一個優良的發展路徑。通過游戲的形式有利于增強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情感溝通,從而為體育知識的傳授打造出一個和諧的大環境。
二、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合理化應用的對策
(一)體育知識教學方法的豐富化
首先,體育游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提倡以另一種全新的靈活方式融合在體育教學實踐中。其次,應以教學為核心導向,以游戲為延展形式,確保新的教學法在實踐過程中能夠彰顯價值。教學中要豐富游戲形式的多樣性,為滿足小學生的心理制定應變措施。同時激發小學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擴充體育課程的競技類項目,增加小學生對體育課的期待值,激發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其積極并且主動地參與到具體的游戲當中。只有讓小學生感受到體育游戲過程中的樂趣,才能為游戲教學模式奠定良好的基礎。最后,增添體育知識的多種形式,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目的性[1]。
(二)體育游戲強度化的改善
體育游戲是體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教學對象為小學生時,需確保能夠符合小學生的生理接受范疇,強調體育游戲強度符合小學生的能力。體育教師應該因人而異地調控游戲強度,避免游戲強度過大或過低,造成小學生身體不適、身體超負荷等狀況的發生,從而降低不必要的機體損傷。強度化改善不僅能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溝通的和諧程度,還能提高體育教學質量,以便增強教學理念和教學質量之間的對稱性。同時,教師應在課堂上適當地調整教學狀態。堅持人性化教學的理論原則,以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為核心,密切關注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狀態變化,以此做出具體調整,確保體育教學中良性價值得到最大化發揮[2]。
(三)選擇相適宜的游戲種類
游戲種類繁多,教師要想保證教學質量,首先應適當選擇一系列學生所喜愛的體育游戲,并且依據小學生認知能力,有針對性地選擇游戲種類。課程之初,不應設置煩瑣的、難度過大的游戲活動,以免削弱學生的積極性。同時,過大強度的運動也不應予以采納,不適合小學生的身體發展。其次,教師應該選擇學生感興趣或者容易激發興致的游戲,并且對游戲進行主觀性的改造,目的在于降低游戲強度和難度,增加游戲趣味性。最后,應盡力做到增加游戲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在學生接受的范圍之內做到普及科學理論知識,以便將自然科學常識和思想教育全面地傳授給學生,不僅能夠做到拓展知識,還能增強身體素質。
(四)體育教學中娛樂性和教育性的相互融合
教學當中的娛樂性和教育性之間的相互融合十分關鍵。既要有理論性的支撐,更要有專業化的調整。建議提升小學體育教師對于相關知識和體育游戲的實踐掌控能力,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求知能動性。在體育游戲過程中應該不斷擴展體育理論知識和逐漸豐富體育游戲形式,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寓教于樂。同時,體育游戲應該成為一種新形勢下衍生出來的“輔助工具”,小學體育教師應合理利用時間,結合課堂做出相應的調整。不應把體育游戲作為教學之中的主要成分。另外,體育教師在體育游戲的創設和選擇考量之中,能對學校教學硬件水平做出評估,對學生的接受程度和游戲能力做出有效考量,以便于充分發揮游戲教學模式的優點,提高學生對其的接受能力,確保其在教育平臺上的穩定發展。
綜上所述,體育游戲作為教育體制改革的應變承載體,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體質發展,科學的體育游戲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學生主動性,讓枯燥的教學內容逐漸豐富多彩,改善體育教學發展狀況,使體育教育體系得到填補。
參考文獻:
[1]蓋小峰.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名師在線,2018(22):77-78.
[2]陳娜,陳修戶.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7(15):203.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