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忠鋒
摘 要:隨著新課程教育的不斷改革,對小學體育教學提出了相應的要求與標準,其中明確提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小學體育教學作為小學教育體系中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有著重要地位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但是從現階段小學體育教學現狀來看,由于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有很多學校只是一味地注重學生的文化課程教學,而往往忽視了體育課程教學。所以要想更好地滿足新課程標準和現代小學生的發展需求,就必須要提高對小學體育課程教學的重視。因此,針對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與探討,希望對相關教育工作者有所幫助和指導,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學生學習興趣;培養
小學體育教學作為我國現代教育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素質教育中的一門重要課程。由于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學校和教師只是一味地注重學生的文化課程教學和日常教育,而嚴重忽視了體育課程教學。隨著新課程教育的不斷改革,其中明確提出作為學校要提高對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視,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結合學生生理特征和心理特點,開展小學體育教學活動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要想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小學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活動開展前,首先要對學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點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和掌握。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不斷地豐富和優化教學內容,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開展體育課堂教學活動。小學階段的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身心發育還沒有達到成熟狀態,對于一切新鮮事物都有最強的好奇心和興趣。所以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學生很難集中課堂學習注意力,經常會被一些外在事物所干擾和影響,導致注意力被分散。所以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學生年齡特征和性格特點以及興趣愛好等各方面,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內容,開展小學體育教學活動,有效提高學生體育技能的接受能力,促進教師體育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
二、注重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學習氣氛
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直接影響到整體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所以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課堂互動交流,建立良好師生關系。對于小學生來說,往往對教師都比較依賴,同時也非常尊敬和信賴教師。如果學生一旦對某一學科教師產生“喜愛”之情,那么將會把更多的熱情投入這門學科當中,實現高效學習效果。相反,如果學生不喜歡某一學科教師,那么將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積極性,甚至會對這門學科產生嚴重的厭煩和抵觸心理。所以,小學體育教師要對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和興趣愛好等各個方面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重多樣化教學方式的采用,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提高整體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例如:在對學生進行跑步訓練時,教師可以采用游戲教學方式開展跑步訓練活動。如“接力游戲”“小火車”等游戲活動。再如在對學生進行蛙跳練習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一邊蛙跳一邊模仿青蛙叫聲。這樣做不僅可以有效營造課堂活躍的氛圍,同時還可以加強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培養。
三、聯系實際生活,開展生活化體育教學活動
隨著小學體育新課改的提出和實施,其中明確提出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體育這門課程的綜合性和基礎性。所以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實際生活與體育教學內容相結合開展生活化體育教學活動,不僅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教學活動參與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例如:在對學生進行“前滾翻”教學時,在教學前可以先向學生提出問題。如“如果他人在你走路的時候從身后撞了你一下,那么將會有什么反應?”這時學生就會開始自主思考教師所提出的問題。然后讓學生進行情景模擬。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同時還可以對“前滾翻”這一教學內容的順利開展起到重要導入作用。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教育改革背景下,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對于小學體育教學是如此的重要。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參與體育課程教育活動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同時還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整體效果。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對小學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點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結合教學和學生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內容,其次還要注重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自由、積極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進而能夠有效培養學生體育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邵丹丹.探究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考試周刊,2018(37):142.
[2]王立軍.探究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17(25).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