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芳萍
摘 要:閱讀和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難點,長期以來兩者都是分開教學,這樣割裂的教學方式導致同學們不能及時將閱讀過程中所感、所想轉化成自己的寫作積淀。因此,小學階段應該讀寫結合才是語文教學的務實之道。結合教學實踐對如何在閱讀過程中指導學生博采眾長,積累基礎知識和素材,學習優(yōu)秀的寫作技巧和方法進行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情感;思考
提起小學語文教學,大多數人的印象還停留在默寫生詞、背誦課文,如是而已。這就是長期應試教育的產物,這樣的語文教學是沒有靈魂的,它忽略了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不能喚起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無法驅動孩子們深入學習和探究知識細節(jié)。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廣,我們認識到小學語文教學不僅僅是讓同學們掌握基本的字詞句,還要讓他們能汲取文本中的描物達情技巧,學習和體會情感傳遞方法,提高寫作能力。所以,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要能把閱讀和寫作教學有機結合起來,以讀促寫,讓同學能真正提升他們的讀寫能力。鑒于此,本文從一線教學出發(fā)對如何通過讀寫結合引導學生提高寫作能力進行分析和討論。
一、初讀概括,學習文本結構方式
初讀就是第一次閱讀,初讀可以不求甚解,但是要能概括文章的大概內容,掌握文章的結構方式。這也能給我們的寫作很多啟發(fā),因為寫作也要有自己的思路,有文章的骨架構造和布局,這樣才能讓寫出的文章有條理,有層次。
就以小學階段常見的說明文為例,這種文體常見結構有:總分(總)式、并列式、遞進式等多種方式。初讀時我們就要啟發(fā)同學們仔細體會用的是哪一種結構,其選用優(yōu)勢是什么?比如《富饒的西沙群島》《美麗的小興安嶺》等都是經典的景點說明文,這兩個篇文章結構都是采用的總—分—總。這樣的結構開篇寫總體特點,便于引出話題從而吸引讀者,然后再通過分述一一說明不同角度、不同時間的景物特點,最后再概括性總結激發(fā)情感,讓文章顯得真實可讀,引人入勝。
通過學生的初讀思考和教師的方法點撥,同學們就能清楚地認識到文本的結構方式和寫作方法,這樣就能在潛移默化中滲透到自己的寫作中來。
二、精讀細節(jié),掌握描物達情技巧
精讀是閱讀的靈魂,通過精讀來發(fā)現、理解和學習文本的寫作技巧和表現方法是提升小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記敘文在精讀過程中要注意把握事情發(fā)展的起因、經過、結果,分析文本用的是哪種敘述方式,如何烘托氣氛;說明文要分析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是舉例子、列數據還是做比較、用資料。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在精讀過程中首先要掌握文本中的基本語文知識,然后才能成功學習其中的寫作技巧、修辭手法等。如此閱讀啟發(fā)寫作才能讓自己的習作文采飽滿,翔實可讀。
記敘文是小學階段最常見的文體,也是小學生寫作學習的重點內容,我們這里就以記敘文為例來說如何通過精讀細節(jié)來學習文本描物達情的技巧。比如部編版三年級選用的《掌聲》就是一篇記敘文。精讀這篇課文的過程中要從下面兩個方向掌握細節(jié):1.學習和掌握基本詞匯:默默、麻痹癥、姿勢、驟然、猶豫……明白這些詞匯的意思,懂得它們的用法;2.通過閱讀來掌握作者是怎樣敘述故事的:介紹背景(因殘疾而自卑)—故事起因(被點名而窘迫)—經過(受到掌聲鼓舞)—走出自卑。本文層層推進,仔細讀來,緊緊吸引和調動著讀者的情緒,但是小學生未必都能體會明確,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代入到相應的情景中,這樣才能充分體會文章想要表達的情感,才能體會到怎樣把情感付諸筆端表達出來,行思成文,落筆生花。這就需要我們在關鍵地方進行點撥,這樣孩子們就會豁然開朗,進而掌握并學習到文本描物達情的技巧,在習作中為我所用。
三、邊讀邊思,揣摩不同角度展現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我要說讀而不思則惑,閱讀要緊緊跟著作者的思路思考,不然就會產生迷惑,不能理解文本的意思,更不能體味到作者表達的情感。這樣的閱讀味同嚼蠟,學生學習不到知識,增長不了技能。閱讀過程中一方面要能思考作者的寫作意圖,為何運用這樣的寫法,另一方面我們還要結合自己的思考,嘗試從另一個角度來展現文本內容和思想。
比如《雅魯藏布大峽谷》原文第一自然段是以“俯瞰”的角度來從整體上將喜馬拉雅山脈與雅魯藏布大峽谷進行對比,我們可以讓同學們在閱讀后思考為什么從這個角度以這種方式開篇。同學們經過討論思考認識到:這樣的對比視覺刺激強烈,不但能突出神奇壯麗,給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然后,我們可以讓同學們思考能不能從其他的角度開始描寫?同學們經過思考和討論說可以從雅魯藏布大峽谷逐漸升高鏡頭的視覺來寫,這樣能展現出不同高度的景色,也有對比效果;還有的說可以以探險者的角度以身在其中的角度來寫,這樣更容易寫出更多細節(jié)……通過這樣的思考不但深化了學生對文本的認識,而且學生學習到了不同特點的事物要選擇適合的角度進行展現,這就有效提升了自己的寫作技巧。
本文是我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對如何進行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幾點實踐體會和探索。總而言之,小學語文學習不是照本宣科地講解,也不能只是讓學生背誦和默寫,更要有閱讀和寫作表達。對于小學生來說,寫作知識和技巧從哪里來?毫無疑問是從閱讀中模仿和學習而得。所以,小學語文教學一定要能把閱讀和寫作有機結合起來,讓同學們在讀中思考寫作方法,在讀中體味感情表達技巧,久而久之就能潛移默化轉化成自己的寫作技能。
參考文獻:
[1]葉明玉.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必要性[J]. 當代教研論叢,2018(11).
[2]葉雅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運用[J].? 考試周刊,2018(60).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