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娟
摘 要: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是廣大小學數學教師的重要使命。在新時期的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思維導圖教學模式,將更有利于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將更有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發散,數學能力與素養的提升。因此,將以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尤其是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的運用展開研究與探討。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數學;數學概念;數學素養
提升小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能力,對于提升小學生的數學素養至關重要。對于小學生而言,數學中的概念是具有一定抽象性的,這種抽象性直接制約著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數學學習效果。因此,如何增進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也就成為了廣大小學數學教師一直思考與探索的重要課題。
一、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優勢分析
思維導圖,也稱為心智導圖,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思維導圖運用圖文并重的方式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或層級的方式展示出來,給予學習者更為直觀和系統性的知識體系。引導學習者實現科學與藝術的平衡發展,實現邏輯與想象的平衡發展。將其運用到小學教學中,尤其是小學數學的教學中,不僅可以使抽象的數學概念以更為直觀的形式展示出來,還能夠將零散的數學概念、知識點以更為系統而全面的方式呈現出來,這對于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提升學生的記憶能力來說都是尤為重要的。加之思維導圖是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來的,所以思維導圖的設計、繪畫也是一個增添學生學習樂趣以及促進學生課堂參與的有效教學形式。因此從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促進學生數學知識體系構建的角度來說,將思維導圖融入小學數學的教學之中,尤其是將其融入小學生的數學概念教學之中,是極其必要的。
二、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的策略分享
那么,如何才能以更科學合理的方式將思維導圖融入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之中呢?如何才能使思維導圖的價值在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充分顯現呢?我們認為從以下角度進行思維導圖的運用是值得嘗試的。
(一)發揮思維導圖優勢,實現概念展示系統化
很多數學知識之所以不容易被學生所理解和掌握,是由于在小學數學世界有太多碎片化的知識點,有太多零碎的數學概念。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揮思維導入優勢,教師就可以幫助學生將這些碎片化的知識點,這些零碎的數學概念串聯起來,進而將系統化的知識體系呈現在學生面前。例如教師在數學課堂上引入“圓”的相關概念時,學生會因“圓心”“半徑”“直徑”“周長”“面積”等繁多的數學概念感到困惑,甚至是產生畏難情緒。在課后回顧知識時也容易將部分概念遺忘。而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夠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將這些概念以知識體系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就可以達到不同的效果。即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出一個足夠大的圓形,并在這一足夠大的圓形中進行思維導圖的設計,將“圓形”中各個部分的名稱、各個特征的概念一一展示出來,給予學生更系統的知識體系,給予學生更直觀的概念理解。
(二)發揮思維導圖優勢,實現概念理解直觀化
發揮思維導圖的優勢,將概念以更直觀的方式展示出來,這將更有利于學生對概念的理解與記憶。尤其是在小學生接觸圖形相關概念時,教師更是應該充分發揮思維導圖的優勢。例如當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圖形分類》時,如果直接讓學生對三角形和四邊形的概念進行記憶,不但會激發學生的畏難情緒,還可能會使學生對抽象的數學概念產生混淆,不利于學生的概念理解。而如果教師運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將四邊形概念及其對應圖形展示出來,將三角形概念及其對應圖形展示出來,再分別在其下一級將特殊的四邊形如長方形、正方形;特殊的三角形如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等一一展示出來,就可以使學生在圖形觀察的同時實現對相關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三)發揮思維導圖優勢,實現鞏固記憶自主化
實際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充分發揮思維導圖優勢,不僅有利于教師的新知識講解,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與鞏固記憶。例如當每節課教師通過知識導圖的形式將數學概念展示出來以后,都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在繪畫本上自主設計屬于自己的思維導圖,使學生運用不同的顏色、不同的線條圍繞相應的知識點進行思維導圖的設計。例如學生通過圖形、重量關系等方式將“千克、克、噸”的相關概念繪制出來,在獨立完成家庭作業的過程中,如果出現記憶模糊的現象,就可以通過翻閱自己所設計的思維導圖進行數學概念的反復觀察與鞏固記憶。這種思維導圖的繪制方式,就為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良好的參照工具,更為小學生數學學習良好習慣的養成提供了必要的幫助。
三、總結
本文提出將思維導圖運用到小學數學的概念教學之中,其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構建科學的知識體系,提升學生的概念理解度,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與鞏固。希望上述提到的思維導圖運用技巧能夠對廣大教師和學生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樊斌.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9).
[2]蘇思舟.有關思維導圖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的研究綜述[J].中小學電教,2018(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