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云 劉樹超 王志國
摘 要:培養造就一大批職教名師,能夠帶動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高,助推學校科技創新發展,提升學校辦學質量。文章分析職業學校名師培養的現狀及加強名師培養的意義,指出要多措并舉,多方發力加快名師發展;要通過名師帶動,激活職業學校科創活力。
關鍵詞:名師培養;職業學校;科技創新;成長
中圖分類號:G451.2;G71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4-0042-01
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北師大師生代表座談時指出:“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怎樣才能成就一所職教名校,好老師是關鍵;怎樣才能實現科技創新,名師引領是必由之路。從好老師到名師還有一段長長的路要走,還需要社會、學校提供名師成長的土壤。
過去我們對名優教師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基礎教育方面,對職業教育教學名師成長的關注度較低。而對基礎教育名師的研究中,又主要集中在個人成長規律方面,培養模式、培養機制方面的研究較少。
近年來,山東省教育廳針對職業教育,開展了三批齊魯名師和兩批齊魯名校長遴選培養活動、青年技能名師選拔活動,但是對這些活動的學術理論研究還很少。基于以上情況,對區域范圍內職教名師的成長機制進行系統、深入研究,對名師成長的培養策略進行具體的、可實際操作的研究,就顯得尤為必要。
辦好職業教育,師資水平是關鍵。而實施“教學名師”示范引領,則是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有效途徑。發掘優秀教師資源,落實“名師”帶動戰略,能夠促進普通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更快地成長,減緩教師群體的職業倦怠感,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
何為名師?有人說“名師是距教育家最近的老師”。名師之名,不是功名之名,而是那些有思想、有情懷、有功夫、有風格、有傳承、有影響、有境界的名。
近年來,在職業教育方面,各級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都下了不少力氣,采取各種措施加大名優教師培養力度。以山東省為例,以省教育廳的名義出臺的有:齊魯名師(齊魯名校長)培養工程、青年技能名師培養工程、名師工作室工程、省級教學團隊……這一切都為名優教師成長提供了廣闊的舞臺。現在,舞臺有了,如何成為這個舞臺上的“舞者”呢?
1.遵循名優教師成長的周期性和階段性規律
一般來講,一個教師從站穩講臺到成長為各科骨干、優秀教師大約需要十年左右的時間,再從骨干教師到名師名家又需要十年左右的時間。只有經歷了這個幾階段,才能成為風格成熟、獨樹一幟的名師。
名師成長既符合一般教師專業發展的階段性規律,又表現出發展的不均衡性和個性化色彩。具體來講,名師的專業成長可以劃分為五個階段:入職適應期、成熟勝任期、高原平臺期、成功創造期、退職回歸期。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在名師成長方面應尊重其規律性,既不能操之過急,又不能縮手縮腳阻礙名師群體的發展腳步。
2.搞好頂層設計,出臺名優教師培養方案
當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學校要聯合行動搞好頂層設計,共同研制出臺名師培養的具體文件措施,為名師成長鋪就道路。早在2014年,山東省沂水縣教育體育局就制定了職業學校“名師成長方案”——《沂水縣職業學校教師梯隊建設實施方案》,方案明確了目標任務:“用兩年的時間選拔培養一批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的學科骨干教師隊伍,在此基礎上努力打造一批在臨沂市范圍內享有一定知名度、成果顯著的職教名師。通過對職教名師、學科帶頭人和學科骨干教師的認定、培養,帶動職業學校的重點專業和特色專業建設,整體提升學校辦學質量,把學校建設成為具有一流師資、一流設備、一流質量的重點專業突出、特色專業鮮明的中等職業學校……”具體規定:依照《臨沂市教育局名師評選培養實施方案》,結合本校實際,在校內設立三級梯隊培養模式:學科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職教名師,并通過梯隊建設使教師人人有目標,個個有追求。學校對梯隊教師實行每年一評,聘期為兩年。評選比例:文化課教師20%,專業課教師80%。
3.專業引領提振教師成長內力
“我要當沂蒙名師,我要成為齊魯名師”,在沂水職業教育界成為教師的共同愿望和普遍追求。沂水縣職業學校啟動“教師梯隊建設方案”,開啟名優教師梯級培養工程,培育、打造名師,鋪設“綠色通道”、廢除“榮譽終身制”等保障措施,為職業教育提供了強有力的師資保障,從體制機制上破解了制約職業教育發展的師資瓶頸。
為最大限度地調動起教師爭當名師的積極性,學校將名師培育納入師資隊伍建設的“重中之重”,實施教師專業成長的“攀登機制”,積極參加“梯級名優教師評選工程”。具體措施:一是根據國家、省市計劃,優先推薦梯隊教師參加國家級骨干教師、省級骨干教師培訓班學習。二是學校聘請教育專家、教學名師來校對梯隊教師進行教育教學、專業技能培訓。三是優先安排梯隊教師到校校聯合或校企聯合辦學的學校、企業進行培訓學習。四是根據梯隊安排,參加省市縣組織的教育教研等各項活動。五是優先推薦梯隊教師到設備供應廠家培訓或請廠家技術員來校對教師進行培訓。六是實施名師帶動戰略,進行校內培訓。
學校啟動的教師梯隊建設工程,給教師專業發展安裝了一臺“永動機”,使教師在“爬梯子”過程中,專業發展的動力不斷得到提升。
4.成立名師工作室引領名師的“批量成長”
“一個人要走得快,得靠讀書充實自己;一個人要走得遠,就得靠團隊結伴激勵,相互給力。”根據省市教育主管部門要求,結合學校實際,學校積極申報了各類名師工作室。
讓特級教師領銜工作室,讓沂蒙名師、沂蒙名校長爭當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名師工作室既是廣大名優教師的展示技藝平臺,又是“準名師們”的孵化器,大家懷揣夢想一同前行,一同收獲,共同成長。從個人走向團隊,從自發走向自覺,從單一走向跨界,名師成長的模式正在構建和形成中。
近一段時期,人們談得比較多的當屬“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此,各類職業院校都紛紛成立創新創業學院,希望名師的引領能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提振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1.用創新理念引領科技創新
學校出臺了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并加大投入,制定了相應的獎勵措施,以吸引更多的教師參與到專兼職科創輔導員隊伍中。學校還鼓勵科創教師走出去請進來,多給青年教師外出學習、參加交流的機會,從而提升本校的科技創新能力。
2.名師引領,組建專兼職科創教師隊伍
學校在省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連續三屆都取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特別是在第33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取得了國賽二等獎的好成績,這得益于有一支強有力的金牌教練隊伍。學校以信息技術系的肖玉鵬主任領銜,成立了科創活動名師工作室,其成員包括信息技術系的青年骨干教師田曉輝、范海鵬、魏代成,還包括985院校碩士畢業生王坤、譚海珍等青年俊杰,并邀請了棗莊市第十五中學的王玉恩校長為客座教授、耿賽猛老師為客座輔導員。
3.以賽促學,激發學生科技創新的內驅力
學校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省市及國家的各項賽事,如機器人大賽、無人機大賽、3D打印技術大賽等,還有科技小論文、科幻畫、小制作、小創造、小發明比賽等。學校還鼓勵學生進行金點子創意比賽及科技創新社會調查等,這些活動都激勵著他們不斷創新。
4.搞好校本教材開發、讓科技創新本土化
學校因地制宜,結合實際,根據日常積累的訓練經驗、備賽心得、大賽得失等,編寫了教學心得。學校還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參照最新最前沿的科技資料,編寫了本土化教材,使科技教育更接地氣,生命力更長久。
總之,加強職業學校教學名師培養,是提升教師專業素質和整體教學質量的一件大事。這就要求政府、教育部門和職業學校要多措并舉,多方發力加快名師發展,激活職業學校科創活力,促進職業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萬祥,萬瑋.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趙希斌.優秀教師的四項核心素質[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