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毅
摘要:電子商務應用已滲透到社會各行各業,面向電子商務領域的新技術和新應用不斷涌現,電子商務專業的應用性、技術性、操作性相對較強。產教融合模式下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課程結構體系構建應以先進的教育思想與觀念為先導,針對電子商務行業特點,融合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進行課程體系的創新與建設,培養學生綜合素養與專業綜合能力。本文對高職院校電商專業課程體系構建進行分析和思考,并提出看法和觀點,以此促進電子商務專業改革。
關鍵詞:產教融合;電子商務;課程體系;工作室模式
文章編號:1009-3044(2019)21-0291-02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由于電子商務行業迅猛發展以及社會對電子商務專業人才需求不斷變化,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需要不斷適應新的電子商務實踐。所以對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進行重構與改革非常有必要。本文基于產教融合模式對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構建進行研究和探討。
1 基于職業崗位(群)對人才的實際需求構建課程體系
電子商務專業在課程改革過程中,應依據電子商務職業崗位(群)任職要求,通過企業調研和校內外專家論證,主動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電子商務行業就業市場變化,及時調整專業課程設置,探索和建立按照企業用人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機制。具體來說,應基于工作過程構建在“互聯網+”下的新型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以項目為導向的模塊化課程體系,采用理實一體的教學模式,以任務為驅動精心設置課程內容,構建實踐性課程體系。課程體系構建過程中重視學生專業核心技能和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既面向電子商務運營、互聯網營銷和電子商務網絡技術等崗位,同時體現良好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1]。在課程實訓、專業綜合實訓、生產性實訓、頂崗實習、互聯網創業等環節與企業真實項目和任務結合,體現產教融合。
重新構建后的新課程體系應該能對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培養起到主要支撐或明顯促進作用,且前后課程銜接得當,充分體現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要求。充分考慮學生認知水平和已有知識、技能與興趣,力求在課程體系、學習內容、教學組織、教學評價等方面有充分創新的空間。構建開放式、項目為導向的課程體系,采用靈活的模塊化課程結構,實施個性化教學、一體化教學。
2 基于真實工作過程開發模塊化課程體系
通過對電子商務職業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進行統籌分析和概括,將計算機操作應用和維護能力、網上(網店)運營能力、平面設計/美工設計能力、互聯網營銷策劃能力等能力模塊進行認真分析,突出專業特色,整合課程內容,開發課程體系,并設置相應課題組,與各類電子商務企業進行密切合作,分階段實施教學活動。第一學年作為基本素質和技能實踐階段,每二學年作為專業技能實踐階段,第三學年作為實習實踐和實際工作階段。三個階段體現不同時期學生特點和教學要求,課程體系遵循由易到難,由認識到應用,步步推進原則,將項目工作任務所需的關鍵知識和能力分解為項目教學單元,設計課程內容和技能綜合實訓內容[2]。
1)基于職業素養的公共基礎課程和職業通識課程
公共基礎課程和職業通識課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管理溝通》等課程,學生通過對上述科目的系統學習,在道德和素養方面得到提升,為提升綜合實踐和創新能力打下基礎[3]。
2) 基于崗位基本能力的專業基礎課程
崗位基本能力的培養對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也很重要,在電子商務崗位基本能力培養方面強化電商客服溝通能力、計算機打字速度以及Office辦公軟件使用能力。將《電商客服》《Office辦公軟件應用》《計算機應用》等課程作為專業基礎課程納入人才培養方案,提升學生電商客服崗位基本能力。
3) 基于崗位核心能力的專業核心課程
電子商務運營能力、互聯網營銷能力、電商美工/視覺設計能力等是電子商務職業崗位(群)的核心能力,這些核心能力培養對電商專業學生未來發展非常重要,所以電子商務專業核心課程體系中應有《網絡營銷》《網店創業實踐》《電商平臺操作實訓》《電商美工》《移動電商》等專業核心課程支撐。在課程實踐中引入網店(微店)開設與裝修、電商運營實戰項目、電商美工設計項目、互聯網營銷項目等實踐和實戰內容。基于工作過程采用項目化、任務驅動法組織課堂教學,充分利用企業真實運營項目鍛煉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操作技能[4]。
4) 基于創新創業能力的創業實踐項目和課程
在日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培養和扶持學生創業已成為解決就業的途徑之一。因此在課程改革過程中應考慮這一需求,增設創業實訓內容和創業培訓課程。電子商務專業有著天然的互聯網基因,同時也是最有可能進行創新和創業的專業,所以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創業實踐能力,使電子商務專業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就至關重要。通過在課程體系中植入創新創業課程,或者直接利用合作企業的真實運營項目,或者支持學生自建創業項目,可以形成“教學--實踐--實戰--創業”的課程體系。在教學實踐階段引入企業真實運營項目,由企業人員參與授課,并進行實踐和實戰項目指導,引導學生利用真實創業項目,進一步掌握電子商務創業過程,有效培養學生互聯網創業能力,實現大學生自主創業夢想。
3 產教融合搭建真實項目實踐平臺
隨著互聯網、移動終端的廣泛應用,電子商務專業學習內容越來越廣泛,所以就需要學校與企業共同開發專門用于實踐教學的實訓項目,搭建專供學生實訓所用的真實平臺。開發天貓、京東等電子商務平臺代運營項目,以電子商務交易流程各環節為鏈條,將店鋪設計與裝修、電商平臺規則、互聯網營銷推廣、電子商務物流、第三方支付、客戶關系管理等內容設計成真實工作情境,提升學生電商平臺操作、運營、推廣能力。開發商家微信公眾賬號,通過微信公眾賬號平臺發布、編輯、制作營銷專題等內容,提升學生自媒體運營能力[5]。
通過與電子商務企業深入開展校企合作,開發實踐平臺與真實項目,為電子商務專業學生提供真實實踐平臺,創造真實工作環境和工作氛圍。學生可以充分利用校內外實訓基地及電子商務孵化基地資源和技術支持進行自主創業。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解決學校資源貧乏,缺少實踐項目的問題;同時企業專家和工作人員指導學生進行項目實踐,可以解決學校教師實踐經驗缺乏的問題;學校教師與企業教師共同工作與授課,相互學習,雙方取長補短,可以提高教師專業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6]。
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在電子商務專業改革方面進行積極探索,通過設立電商運營工作室這個真實項目實踐平臺,為學生和企業進行電商運營項目指導。在企業專家和教師團隊指導下,電子商務專業學生通過電商運營工作室進行網店開設與裝修,進行微商城開發和建設,進行互聯網營銷策劃,從而了解電子商務全過程,掌握電子商務理論和網絡營銷技能,培養電子商務運行組織與管理能力。電商運營工作室組建學生創業團隊,為學院學生提供網店開設及運營支持服務;組建由教師和企業專家共同組成的管理團隊,對學生提供技能培訓和創業孵化。同時,通過承接企業電子商務運營服務項目,提高學生實踐技能,提高技術服務團隊的整體服務能力和運營能力。
電子商務運營工作室的職能和業務開展仍在不斷修正和探索中,但其作為電子商務專業的一種新的實踐模式,推動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和教學改革,使電子商務專業培養的學生能更加適應未來電子商務專業領域內崗位需求,為培養實踐能力更強、專業技能更扎實的電商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4 創新專業課程評價體系和考核制度體系
在課堂教學方面,打破傳統課堂教學和實驗室教學為主的教學形式,采用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實習等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在課程考核方面提倡根據課程特點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盡量減少紙質試卷考試,大面積采用無紙化考試[7]。對實踐要求較強的專業課程,如《網店經營與管理》《電商美工》《電子商務平臺操作》《移動電子商務》等專業核心課程,增加過程考核,將平時考核結果和期末考核結果緊密結合。對實踐性項目,可以采用融合技能競賽訓練的方法,調整實踐教學課時,讓學生有足夠時間進行練習和實踐,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合作創新精神,提升學生實踐操作能力。
5 結語
總之,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構建應注重“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企業專家參與課程體系改革過程。在課程教學與實施過程中,積極與企業合作共同開發建設專業核心課程,企業全程參與構建項目化、分層遞進式的專業實踐課程體系,將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崗位實習和創新創業相結合,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崗位職業能力。
參考文獻:
[1] 趙志群.對《職業院校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指導方案》的解讀[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4):7-9.
[2] 李發林,張存芬,張毅春.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深化產教融合的對策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31(19):17-18,32.
[3] 汪志曉.淺談電子商務專業產教深度融合的問題與對策——以無錫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經貿實踐,2018(13):230-231.
[4] 童紅兵,畢志明,姜曉潔,任文杰. 電子商務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電子商務,2018(1):60-61,87
[5] 夏燾.基于電子商務視覺營銷崗位產教融合應用型課程開發的思考[J].現代職業教育,2018(20):157.
[6] 孟亞娟.基于產教融合模式的高職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J].教育與職業,2015(28):94-95.
[7] 倪名揚.產教融合視角下跨境電商工作室培養模式的探析[J].生產力研究,2018(9):106-109.
【通聯編輯: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