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婷婷
摘要: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小結環節,是對該節課堂所學習的知識和技巧的歸納,一般放置在課堂的結尾。課堂小結能夠幫助學生梳理這節課所學習的美術知識和技能。但是,在實際的課堂中,很多教師并沒有重視課堂小結,草草的結束,導致課堂小結沒有發揮其應有的價值。
關鍵詞:小學美術;課堂小結;方法策略
1回顧總結式小結方法在小學美術中的運用
以浙江版小學美術六年級上冊《蔬果造型》這一課時的教學為例,教學片斷如下:
教師:今天,我們做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蔬果的造型,有哪位同學能夠總結歸納一下,創作蔬果造型最為重要的一點是什么?
學生:最重要的是仔細觀察日常生活中蔬果,包括蔬果的顏色、形狀、不同時期的不同狀態等等。
教師:是的,觀察很重要,只有善于觀察,才能夠做出形象逼真的作品。與此同時,我們還要善于使用身邊的工具和材料,使用合適的材料才能夠做出優秀的作品。
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學生不僅掌握相關的美術理論知識和技能,還實現了自身創造能力的發展。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獲取的知識是比較零碎,教師就有必要在課堂結束之前幫助學生做好總結和梳理。例如,提問、PPT課件的展示等等,加深學生對于所學習的知識技能的印象,這對學生應用美術知識和技能具有重要的意義。
2課堂延伸式小結方法在小學美術中的運用
課堂延伸式,指的是走出教材,豐富學生的美術知識視野。小學美術教材內容具有較多的局限性,課堂教學的延伸性,可以有效地彌補這一缺陷。
例如,在浙江版小學美術六年級上冊《水墨人物》這一課時的課堂小結部分,教師可以如此展開:
通過這一課時的學習,我們掌握了運用水墨表現人物外貌特征的技法。接下來,咱們一起來欣賞中國藝術的瑰寶一水墨畫。(教師通過PPT展示中國知名的山水畫作品)
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極強的創作欲望,且都是自發的、原生態的。在實際教學中,為了學生能夠充分舒展自己對美術的濃厚愛好,筆者認為可以引導學生基于自己的興趣愛好課后繼續創作,不是美術課堂結束,學生的美術創作也隨之結束。教師應該持續地為學生的美術學習提供充足的素材和資源,保持學生對美術學習創作的興趣。
3審美體驗式小結方法在小學美術中的運用
美術是一門以審美為基礎的學科,在實際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因此,在課堂小結部分,教師可以應用審美體驗式的小結方式,增強學生的審美體驗。
以浙江版小學美術六年級上冊《做做陶藝》這一課時的教學為例。這是一節手工課,陶藝的制作主要發揮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陶藝是我國的國粹之一,有著悠久歷史,還是一種傳統藝術。在課堂小結中,教師通過多媒體平臺展現我國古代的陶瓷藝術品,例如,元代的青花瓷、唐代的唐三彩等等,教師適時講述時代背景,增強學生的人文素養。
美術鑒賞十分重要。在課堂小結環節,教師可以采用豐富的教學資源,不僅讓學生欣賞到多元的美術作品,拓展學生的美術知識視野,還可以培養其包容的心態,增強其審美能力。
4知識拓展式小結方法在小學美術中的運用
美術課堂小結環節可以為學生補充更多的人文科學類知識,使學生學習到多領域的知識,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這對于學生美術的學習十分重要。
例如,在浙江版小學美術四年級上冊《蟲蟲大聚會》這一課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用這種方式小結:昆蟲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動物,誰能說一說昆蟲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比如,受到了蜻蜓的啟示,人們發明了直升飛機;受到了屎殼郎的啟示,人們發明了獨輪車……你還知道什么?請同學們利用課后時間收集相關信息。小學教育重視對學生的求知欲望的培養。因而,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該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拓展相關知識,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5情感滲透式小結方法在小學美術中的運用
最后一種小結方法就是情感滲透式。這種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促進學生始終保持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小學美術課堂總結中,教師也就可以應用情感滲透式,幫助學生保持樂觀的心態進入下一節課的學習。
例如,在浙江版小學美術三年級上冊《夸張的臉》這一課時的課堂小結環節,教師可以以這樣展開:
教師:日常生活中,表情是人們獲取信息的一種渠道。在家里,父母會洋溢著慈祥的笑臉,他們還會有哪些表情?這些表情都是什么時候會出現的呢?
學生一:當我生病的時候,媽媽有一張焦急的臉。
學生二:當我考試不及格時,爸爸有一張生氣的臉。
學生三:當我考試以百分時,爺爺奶奶臉上洋溢著滿意的笑容。
教師:是的,我們的情緒往往會通過表情流露出來,我們要學會關注他人的表情,關注他們的情感變化。
通過這種問答的方式引導學生回憶,可以使學生學會從他人的表情中獲取信息,關注學生的情感教育,引導學生關愛他人,關注生活中的變化,適時地釋放情緒,促進學生心靈的健康發展,實現學生情感的升華。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課堂小結延伸這一環節的設計可以更加的多樣化,教師應該充分發揮這幾分鐘的教育價值,升華美術課堂教學內容,體會美術作品中蘊含的情感,實現情意交融,讓美術課堂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