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玲珠
[摘 要]寫作需要靈感,教師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展開輔助引導,為學生創設更多靈感契機,自然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寫作水平。觀察力、分析力、歸結力、想象力等,都屬于學生習作靈感的重要來源,教師針對學生寫作基礎展開引導,讓學生聚焦關注點,促使寫作靈感自然生發,為學生習作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靈感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22-0088-01
寫作需要靈感,這是最為普通的寫作常識,如何激發學生創作靈感,這是教師需要直面的課題。小學生接觸作文不深,其寫作靈感相對匱乏,教師需要為學生做出更多規劃和引導。讓學生積極觀察身邊事物,調動其思維敏感力;讓學生接軌生活認知展開深度思考,培養學生生活洞察力;讓學生結合閱讀感知體驗展開寫作借鑒,培養學生習作想象力。學生靈感在多重觀察、分析、比對、歸結中產生,為寫作提供豐富素材資源。
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這是小學習作教學的重要培養目標。小學生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心,遇到什么事情總要問個為什么,這無疑是習作教學可以利用的優勢條件。如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習作 寫日記》,教師讓學生閱讀教材上的日記,然后給學生布設了寫日記的任務:我們每天都會遇到一些人和事,也會看到一些景物,這都是日記的重要素材。如果能夠有意識觀察這些事物,自然能夠找到寫作切入點。現在透過教室窗戶向外看,你看到了什么?這些景色有什么特點?用你的話說一說。學生根據教師引導,迅速做出反應,認真觀察窗外的景色,開始了熱議。有學生說,窗戶外是成排的法桐樹,這種樹有龐大的樹冠,那些寬闊的葉片,將整個天空都遮住了。這些法桐樹就像一頂頂巨型的傘,將教室護在身底下……
從學生表述情況能夠看出,教師教學調度是有成效的。學生不乏觀察體驗,只要能夠將這些信息素材整合成文字,這無疑就是一篇不錯的觀察日記了。
我們大力提倡要寫生活化作文,寫真情實感,都與生活洞察力有直接關系。學生有生活認知基礎,但歸結、分析、提煉能力欠缺,如何從紛繁的生活感知中找到寫作素材,如何形成作文鮮明立意,這是教師引導必須要直面的問題。教師不妨結合生活案例展開示范操作,讓學生從中獲得更多借鑒,這對激活學生寫作靈感思維有重要幫助。
《習作 續寫故事》中畫出了一組圖畫,讓學生結合這些繪圖來寫一段故事,學生大多感覺沒有太多意思。為此,教師給出創意設計:在平時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人的許許多多個性行為表現。如有人喜歡養蛇,有人喜歡冬泳,有人喜歡文身,這些現象說明什么問題呢?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不妨展開生活觀察,圍繞這個人寫一個故事。習作任務發出后,學生都積極行動起來,尋找身邊另類的人,對這些人的個性行為進行仔細觀察分析。經過一番觀察整合,學生習作也都出爐了。有學生這樣寫道:我樓上的鄰居喜歡跳舞,每天都把地板弄得咚咚響,吵得我們不得安生。終于,我們忍不住了,找上門去。結果,讓我們詫異。原來,這樓上的鄰居老人,他得了一種怪病,需要不停地運動才不會那么痛苦。怕影響別人,家里還鋪上了地毯……
學生在生活觀察中獲得豐富寫作素材,激發了更多創作靈感,這自然是生活觀察經驗積累的結果。
習作是學生的獨立創作活動,是對思維的科學整合,需要豐富的想象力支持,教師在學生閱讀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展開多重聯想,就是要激發學生習作思維,讓學生對海量想象信息進行合理整合,以形成可用的寫作素材,或者寫作靈感。
學生想象力極為豐富,教師需要給出精準點撥和啟動,以成功調動學生習作思維,形成更多習作亮點。如教學《司馬光》這篇課文時,教師為學生布設了習作任務:假如你是司馬光,除了砸缸救人,你還會有哪些更好的方法呢?將你的創意想法寫出來,準備參與班級展示,看誰的主意更有智慧。學生聽說要另辟蹊徑,展示更高智慧,都有些興奮起來。經過一番思考,學生創意不斷涌現出來。有學生說,如果身邊有木棒,可以利用杠桿原理,將大缸撬倒,缸里的孩子就得救了。也有學生說,可以先將衣服脫下來,一頭扔給缸里的孩子,一頭抓在手里,用力拉住缸里的孩子,也能夠爭取更多時間。從學生展示情況能夠發現,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比較發達的,能夠想到那么多有效的方法。一個創意設計,成功激活學生想象思維,這不能不說是教師設計的精巧,才為學生提供了那么廣闊的想象空間。
學生寫作靈感產生有多重通路,教師教學引導呈現多元化特征。面對同一寫作內容,不同學生有不同理解和認知,教師讓學生展開多種互動交流,不僅能夠集合集體智慧力量,還可以給其他學生以更多觸動和激發,以成功調動其靈感思維。學生靈感思維一旦爆發,其寫作必將進入創作佳境,學生寫作必將實現跨越式成長。
(責編 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