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數學是高中階段學習的主要學科之一,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要用到的基本知識,所以在高中階段,不論是社會,家庭還是學校,都非常重視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高中階段的學習與小學數學和初中數學有很大的不同,小學數學和初中數學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能力要求比較低,但是高中階段的學習,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較高的學習品質,所以在高中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普遍存在各種各樣的心理障礙,這就容易導致在高中學生學習過程中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降低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所以我們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
關鍵詞:高中數學;心理障礙;形成原因
高中階段是人一生非常重要的階段,它對我們未來的生活規劃和工作規劃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受到非常多的關注,同時,高中數學作為高考科目的主要內容之一,學生首先必須要面對的是高考壓力,這就無形的增加了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負擔,從而嚴重阻礙著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高中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能力都比較強的學科,需要學生形成一定的數學建模,這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較多的基礎知識,更需要學生養成健康的學習心理。
一、 高中數學學生心理障礙的基本特征
在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從心理上單純的要求提高自己的數學成績,但是在現實的學習中又無法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這就導致學生產生了嚴重的心理疾病和障礙,首先,最基本的心理障礙表現在焦慮。高中是學子在求學過程當中的重要奠基階段,學生不僅要面對高考的重大壓力,還需要面對更多的社會環境壓力,學生不僅在學習過程中要盡快提高自己的數學成績,還需要在高考中一戰獲勝,但是高中數學階段的學習過程比較復雜,要求的數學基礎知識掌握程度也比較高,所以學生要想在短期內提高自己的數學成績就很難達到,但是很多學生對提高數學成績這個問題不能正確看待,在每次考試下來之后只會產生急躁、氣餒、焦慮等各種心理問題,這不僅嚴重影響著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更影響著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效果。其次就是高中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有比較嚴重的思維定式。思維定勢指的是高中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運用已經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建模解決同一類型的數學問題,這種思維定式一旦在高考過程中的題目發生變化時,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就會手足無措,無從下手,這不僅限制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更加降低了學生在解決數學應用問題過程當中的能力,高中階段的數學主要內容是數學理論,數學公式的學習,通過數學理論和數學公式的學習,不斷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如果一直存在這種思維定式,就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思維,對同一數學問題,嘗試著運用不同的解決方法進行,幫助學生突破思維定式的限制,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品質。存在的第三個問題就是在學生學習過程當中過度依賴教師,高中階段的學習過程,教師起的作用非常重要,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特別相信教師有的數學公式與結論,在解題過程中只需要運用教師已經驗證了的數學公式與結論,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只過度的依賴教師對解題過程的推導,而不是通過自己的思維模式完成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總是過度的依靠教師解決基本的數學問題,過度的依靠教師對基本知識進行梳理與總結,這就導致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匱乏,不僅降低了學生自主分析數學問題的能力,更降低了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從而使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進入一個惡性循環的過程。
二、 高中數學學習心理障礙產生的原因
(一) 高考制度
高中數學學習的主要目的和任務仍然是高考。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在面對高考制度時大部分仍然采用題海戰術。希望在短期內通過大量做題,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希望通過高考來證明自己在學習數學過程當中的能力,在應試教育下的高中數學學習,必然使學生產生急躁、焦慮的心理。
(二) 評價體制
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體制仍然是看重學生的數學成績,衡量學生數學能力的高低,仍然只采用考試的基本方式來進行,這種評價體制忽視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更忽視了學生學習過程當中彰顯的學習品質,大部分學生都會因為自己數學成績低而喪失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三) 數學的本質特征
高中階段的數學從學科的本質特征來講,本身就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從一開始就產生對高中數學學習的畏懼心理,尤其是通過小學和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大部分學生只需要背誦數學的基本公式和定理,就能取得較高的數學成績,而高中階段的數學需要學生更多的掌握公式和定理的推導過程,這就使很多學生進入高中數學學習的誤區。
三、 解決高中階段數學學習心理問題的有效措施
(一) 引導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的正確態度和正確的認識
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明白學習數學不僅僅是為了應付高考,更是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在課堂教學中,高中數學應該及時了解每位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對不同的心理問題,制定不同的應對策略,從而從心理上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克服學生學習心理的障礙,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品質,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 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
由于高中數學是高考的主要內容之一,所以學生的壓力不僅來自于學校,更來自于社會和家長在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過程中,家長要適時的給孩子進行心理疏導,積極的給孩子進行減壓,對學生學習數學的關注,不要僅停留在學生的學習成績上,更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當中表現出的學習品質,適時的給予學生語言上的鼓勵,幫助學生重拾學習數學的信心。
綜上所述,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過程是各種綜合素質的表現,不僅需要學生具備扎實的數學基礎知識,更加需要學生具備健康的心理品質,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數學的態度,克服各種心理障礙,提升學生的學習品質,培養學生合理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數學能力。
參考文獻:
[1]李秉海.淺談高中生數學學習心理問題及對策[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1).
[2]譚淵.淺析高中生常見心理健康問題及其對策[J].數學學習與研究,2008(8).
[3]王志剛.影響高中生數學解題的心理分析及干預策略[J].中學生數理化(教研版),2015(3).
[4]尹鵬.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的心理問題及對策[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32).
作者簡介:
邢凱強,甘肅省定西市,定西市安定區福臺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