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萍
摘要:近年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企業的發展模式也在不斷的發生改變,企業職工的心理狀態和思想內容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何將企業的職工的利益與企業整體發展聯系起來,開展順利的職工思想政治工作,成為了現代企業需要面對的問題。本文結合新形勢下企業職工的心理變化,對政工工作中的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的方法進行分析討論。
關鍵詞:思想政治工作;人文關懷;心理疏導;方法策略
一、企業政工工作中政工人員的心理狀態
(一)政工人員心理狀態是政工工作的催化劑
在政工工作實施的過程中,處理政工人員是整個工作的核心出發點,對政工工作有著重大意義。可以說政工工作人員的心理狀態及高效率工作,是為工作創造源源不斷動力的催化劑。但是通過綜合調查政工人員的心理狀態存在著與要求相差較大的反差。
(二)現階段大多數政工人員所表現出來的狀態
責任心往往是和工作處理能力相關的,沒有責任心就沒法做到對工作的掌控,工作無力又是表現出責任心的一種具體表現。處理能力不夠具體表現為,即做事推脫、軟弱可欺和敷衍塞責,“軟弱”在工作中具體表現為管理不得當,看得到工作卻沒有效果在工作中充當好人,不按照規矩辦事沒有辦事原則不能夠嚴格要求自己草草了事。“推脫”在工作中表現為,好事全是自己,壞事快躲開。“敷衍塞責”表現為不能夠擔任事情的責任人,本事自己的責任推脫給其他人得過且過。
二、政工工作中的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的方法策略
(一)加強溝通、增進交流,保證工作順利進行
時代在發展,企業制度也在改革,在新形勢的企業制度中,職工的心理模式和思想觀念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尤其是長期工作的職工,除了心理上的變化,對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也大不如從前,為了充分的培養和調動職工對政工工作的積極性,也陸續學習采用了一些策略,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首先,就是要將企業的職工管理制度化,作為企業的管理層的一員,要加強與企業職工之間的共溝通和交流,代表企業,了解職工的思想和看法,才能進一步的保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順利進行。
企業的任務不僅僅是指支撐企業的周轉和保證企業的利益,更要保證員工在企業中工作的舒適性,讓員工的利益得到保證,其首要條件是了解職工的想法和目的,加上溝通交流,在交流的同時將人文關懷進行到底,真切了解職工的需求,在企業的工作運轉之下既保證員工的利益,又要強調整個企業的收益。其次,當管理層與企業的職工交流溝通時,切忌將自己放在管理層的高度上,要平等的與企業職工交流,才能進一步的對職工進行心理疏導。
(二)豐富政工工作形式,發展員工個性
對企業的員工來說,尤其是老職工,工作的重點追求放在了工資收益和工作待遇上邊,而對自己的政治思想要求不那么高。而思想政治工作從傳統觀念上來講,還是比較枯燥乏味的,工作內容比較正式,也比較偏向于理論化,因此,在企業的實際工作的進行和開展中,往往無法順利的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工作效果也不好,效率不夠高。
因此,充滿人文主義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將原本枯燥無味的政工工作趣味化,豐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趣味性,轉變職工的思想,提高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參與度,也能在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頻率的同時,減少職工的反感。
(三)改善管理制度,完善工作體系
要修訂相關管理法案,作為構建管理制度的具體參照。改善管理制度意在改善工作結構和工作核心,要充分認識新形勢下政工工作所扮演的角色和意義,在投資多元化、利益鏈復雜的現代化企業,熟知管理層和被管理員工的基礎矛盾,被管理人員是出于關系中的弱勢群體,作為勢單力薄的員工其權利和立場極易受到忽視。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雖是政府部門的責任,但是光靠政府部門的單方面力量維護很難把維護權益工作處理妥當,通過工作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約束是新形勢下最有力的管理模式,以管理制度中的相互制約和交涉才能建立和諧氛圍。
以所建立的“政工法”程序及方法執行,選舉委員會作為監督工作實施的“警察”,委員會的工作核心必須明確,受誰委托就應該向誰負責,員工掌握自己的話語權及其他權利就應該通過自己內部選舉產生委員會和委員會成員。對于執行選舉委員會相關條文,嚴格按照標準選舉出符合條件的委員會成員,委員會成員必須熱衷于維護權益工作、敢于嘗試面對困難、能夠為員工說話,同時也能夠真正代表員工的權利。嚴格禁止企業其他人員通過職務的便利強制要求和干預選舉。
要完善工作體系,改善管理制度,必須做到執行的“硬化”,要以“有權利”“可以要求”等硬化文字,明確權利所不能及時補救的緊急措施和方法。
三、結束語
做好政工工作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導工作,要以科學發展觀為出發點,保護員工核心利益為基礎。合理的分析員工的心理狀態和新形勢下的疏導策略為政工工作提供了策略前提和理論基礎。從而加強了企業內部的新形勢政策實施,用更符合現狀和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展開工作,調動員工的自主性、積極性和期待性,灌輸了“員工至上”的以人為本思想理念,讓廣大的職員堅持了自己的立場,企業最終從新形勢下的政工工作收益,增強了自己的企業競爭力和活力。
參考文獻:
[1]張文雯.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在企業的具體實踐[J].東方企業文化,2015 (17).
[2]陶澤芳.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實效[J].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學報,2013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