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日婕
摘 要:近些年來,跨境電子商務進入快速發展的上升通道。在跨境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時代大背景下,能夠進行自主創新,敢于進行自主創業的跨境電商人才必定將大有作為。但由于種種原因,國內電子商務教學卻難以培養創新創業型跨境電商人才。因此,應當通過推進校企協同模式,加快協同創新,加快培養大批跨境電商創新創業型人才。
關鍵詞:電子商務教學;協同創新;校企協同;跨境電商;創新創業人才
在互聯網與國際貿易蓬勃發展的今天,跨境電商,無疑是時代的弄潮兒。而如何培養跨境電商創新創業人才,則是電子商務教學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跨境電子商務與跨境電子商務人才
1.跨境電子商務
跨境電子商務,其英文全稱為CROSS-BORDER ELECTRONIC COMMERCE,可簡稱為跨境電商。指的是分別屬于不同關稅國境的交易主體,通過跨國間的電子商務平臺達成跨國貿易,進行在線支付結算,并通過跨境物流運送商品,完成貿易過程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跨境電子商務是互聯網發展的產物,具有交易頻率高、交易速度快、交易金額小等特點。
2.跨境電子商務創新創業型人才
跨境電子商務的主體是人,因此,拓展跨境電子商務、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離不開熟悉跨境電子商務、駕馭跨境電子商務的人才。在2014年,國家發出“大力創業,萬眾創新”的倡議;而跨境電子商務無疑為廣大大學生提供了創業、創新的大舞臺。專家們研究后指出:大學生可以通過亞馬遜、敦煌網等第三方交易平臺,獨立自主地進行創業活動,這種創業活動屬于交易型跨境電商,投入成本較低,創業難度較小;大學生也可以創辦服務型企業,為跨境電子商務提供網絡建設、網絡運營、網絡營銷等服務,這種創業活動兼具創新性質,需要大學生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投入的成本較高,適合于網絡、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生創業創新。無論是哪一種模式,都可以引導大學生實現創新創業,解決大批大學生的就業問題。
二、現階段電子商務教學存在短板,難以培養跨境電商創新創業人才
1.跨境電子商務在我國迅猛發展
1999年,阿里巴巴國際站平臺正式上線,標志著跨境電商業務正式傳入我國,從此我國外貿進入互聯網時代。但當年的阿里巴巴還無法進行在線交易。2004年,敦煌網上線,它是我國第一個實現在線交易的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從此跨境電子商務進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2010年,國內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1.3萬億元,2012年這一數字突破2萬億元,2013年一舉突破3萬億元,2018年達到9萬億元,在短短八年的時間里,增長超過6.92倍,年均增長率高達27.4%。目前,全國經營跨境電商業務的企業已超過20萬家,經常進行跨境在線交易的用戶超過8800萬人。有專家樂觀地預計:跨境電子商務將成為我國經濟一個新的增長點。
伴隨著跨境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跨境電商業務的人才需求量也越來越大。當前,全國跨境電商領域人才缺口已達450萬-500萬,在外貿發達的杭州,80%的跨境電商企業缺人。廣大跨境電商企業紛紛表示:企業急需懂英語、美工、交流、運營,熟悉外貿規則、諳熟計算機操作的人才,即使開出每月1萬元的高薪也很難招聘到高素質的專業人才。人才缺口已經影響了中國跨境電商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2.當前,電子商務教學存在短板,難以培養跨境電商創新創業型人才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各高校要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但現階段電子商務教學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難以培養跨境電商創新創業型人才。
3.教學內容滯后
雖然跨境電子商務在國內以驚人的速度蓬勃發展,雖然全國有六百多所高校開設了電子商務專業,但至今“跨境電子商務”仍未成為高等院校一門獨立的專業。當前,各地高校普遍存在著教育經費緊張、教學任務重、課時緊張等情況,高等院校的教授們很難抽出時間全面、系統、精細、深入地研究跨境電子商務,很難為跨境電子商務撰寫專業的理論教材;而跨境電商業務發展速度極快,知識老化周期已下降至不足2年。這就導致了教學內容滯后,無法跟上跨境電商實踐的發展。
4.教學質量欠佳
當前,各地高校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師基本上是高等院校畢業生,他們走出高校教室后再回到高校執教,人生經歷呈“兩點連成一線”,長期生活在相對封閉的“象牙塔”里,因而他們普遍未曾接觸過跨境電子商務活動,在教學中,只好向學生進行飽和式單向理論知識灌輸,難以開展實踐教學。而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也普遍存在著知識面狹窄、基本功不扎實、知識儲備不足,缺乏外語能力、缺乏營銷能力、無法駕馭網上交易、國際結算等問題。此外,電子商務專業的畢業生普遍缺乏創新創業意識與創業能力,一些學生雖然在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蘇寧海外購、網易考拉海購等第三方平臺上開設了自己的網店,但他們卻盲目進行同質化競爭(如代購澳大利亞奶粉、SK-Ⅱ護膚精華露等),不知進行差異化競爭,也很難把自己開辦的網店長期經營下去,失敗率較高。
三、在協同創新視下培養跨境電商創新創業人才
1.協同論:協同創新的理論基礎
協同論是在系統論基礎上發展出來的一種新理論。1971年,聯邦德國斯圖加特大學哈肯教授提出“協同”這一概念,1976年正式創立協同論。協同論指出:系統可以分為封閉系統與開放系統,開放系統在與外界進行物質、能量、信息交換的情況下,可以實現系統內部各元素的協同,繼而推動系統內部出現更加有序的結構,從而促進系統自我進化升級。長期以來,國內高校電子商務專業實行封閉式教學,可以將其視作一個半封閉系統。將協同論運用于高校電子商務專業,鼓勵電子商務專業變封閉式教學為開放式教學,將電子商務專業從半封閉系統變為開放系統,積極與外界進行信息交換與人才交換,便可以適應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為電子商務企業培養大批高素質的實用型人才與創業創新型人才。
2.通過校企協同,培養跨境電商創新創業人才
(1)確立人才培養目標
首先,高校電子商務專業應當以創新創業為中心,確立人才培養目標,把學生培養成精通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外語交流能力較強、擅長計算機操作與網站運維、熟悉營銷管理、同時具有極強的學習能力與適應能力、敢于冒險、敢于追求自我人生價值的創新創業型人才。
(2)積極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校企協同
①實施開放式辦學
協同創新的核心思想是:不同系統之間必須進行相互交流,否則系統便會陷入封閉,最終走向無序。開展校企協同,不僅需要打破電子商務專業封閉式教學模式,也需要打破跨境電商企業封閉式經營、管理模式。高校電子商務專業應與跨境電商企業積極溝通,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研究并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幫助跨境電商企業將實踐中積累的感性經驗上升為理論知識(再將這些寶貴的理論知識及時整理出來,向學生們傳授)。同時在尊重企業的前提下,聘請企業團隊中熟悉跨境電商業務的員工入校兼職講學,幫助學生掌握跨境電商業務的各種實際知識,了解在跨境電商活動中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與挑戰,引導學生知曉做好跨境電商可以實現財務自由與人生價值,從而激發起學生自主創新的信心。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讓學生們知曉Amazon也是從一家不起眼的網上書店做成市值超過一萬億美元的全球最大企業,要讓學生們認識、了解經營跨境電子商務創業成功的同齡人,并把他們視作自己學習的榜樣;要讓學生們認識到在全球化時代,跨境電子商務正在全面淘汰實體零售行業與傳統國際易貨貿易。
②鼓勵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創新創業
協同創新的關鍵詞是“創新”,而創新具有多元化特征,不同拘泥于某一種固定模式。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師應當研究本專業每名學生的具體情況、家庭收入、知識、能力、性格特點。對于收入不高、內向膽怯的學生,可以安排他們進入跨境電商企業上崗實習,幫助他們克服對自主創新創業的恐懼感與陌生感,在條件成熟之后再引導他們自己在天貓國際等第三方平臺上開辦自己的網店;要幫助學生掌握跨境電子商務交易的種種技巧,幫助學生識別網上形形色色的騙局,幫助學生防范跨境電子商務中潛伏的種種風險,保護學生的合法、正當權利及經濟利益,但不鼓勵、不提倡學生用網店賺自己同學的錢。要向學生們反復強調:創新創業成功的關鍵在于互相尊重彼此的個人利益,而非算計、榨取彼此的個人利益;沒有商業道德的人不配做創業者。
對于理論知識基礎扎實、懂外語、又熟悉計算機、網絡的學生,可以把他們組織起來,成立一個創業團隊,或建設自己的跨境電商企業,或為其他跨境電商企業開展各類服務。當前,國內跨境電商企業普遍存在著既缺乏學習力,又缺乏戰略眼光的問題。而高校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在學習力、思維能力上具有明顯的優勢。因此,電子商務專業有必要鼓勵學生敢于冒險、敢于挑戰,鼓勵學生深入研究現階段跨境電子商務活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積極學習發達國家跨境電商企業的成功經驗,并為學生們積極尋找有意向合作的企業開展協同合作,將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與企業的資金、運營、管理結合起來,從而努力實現雙贏。
四、結束語
創新創業,是全球化時代的主旋律。運用協同論,開展校企協同,打破電子商務專業封閉式與跨境電商企業封閉式經營,必定可以培養出大批高素質、實用型的跨境電商創新創業人才,從而促進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胡娟.高職院校跨境電商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研究綜述[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02):62-66.
[2]李燕霞,黃振山.以創新創業能力為導向的跨境電商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構建——以跨境電商實戰訓練《外貿項目課程》為例[J].河北職業教育,2018,2(02):37-43.
[3]王冬.跨境電商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探索——以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中國高校科技,2017(06):81-83.
[4]林祿苑.高職跨境電商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建設的思路和策略[J].輕工科技,2017,33(06):169-170+172.
[5]黃麗娟,鄒春芳,朱慧.基于產學研協同創新的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38(01):108-112.
[6]鄧志新.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的模式創新——以跨境電商創新創業孵化中心為例[J].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4(04):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