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王云軒 馮妍


摘要:目的? 探究北京某三級醫院在職職工血糖升高的相關因素,為進一步在此功能社區開展健康管理及采取合理健康干預方式提供理論依據。方法? 于2018年7月18日~8月18日對北京某三級醫院進行職工體檢的在職職工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研究對象的一般情況、行為方式、飲食習慣、生活壓力、血糖升高情況、糖尿病家族史等因素,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該院在職職工血糖升高的影響因素。結果? 調查對象共計365人,其中女性265人(72.60%),男性100人(27.40%);醫務人員(包括臨床醫生和護士)233人(63.84%),非醫務人員(包括醫技和后勤)132人(36.16%);不同職業、年齡、BMI、早餐次數人群血糖異常人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吸煙與不同壓力人群的血糖異常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體重增加(OR=1.202,P<0.05)和年齡增長(OR=0.171,P<0.05)是影響血糖升高的危險因素,每周食用早餐次數越多血糖升高發生率越低(OR=0.725,P<0.05)。結論? 血糖升高與體重、年齡呈正相關,與每周食用早餐次數呈負相關,需關注高齡及超重人群血糖水平,并倡導每周至少5次食用早餐。
關鍵詞:功能社區;醫務人員;血糖升高;健康教育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evant factors of blood sugar elevation in the employees of a third-grade hospital in Beijing,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health management and reasonable health interventions in this functional community.Methods? From July 18 to August 18, 2018,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the employees of the third-grade hospitals in Beijing to conduct physical examinations. The general conditions, behaviors, eating habits, life stress, and blood sugar levels of the subjects were investigate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glucose elevation in the hospital staff.Results? A total of 365 respondents, including 265 females(72.60%) and 100 males (27.40%); 233 medical staff (including clinicians and nurses) (63.84%), non-medical staff (including medical technology and logistics) 132 people (36.16%).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bnormal blood glucose patients among different occupations, ages, BMI and breakfast times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bnormal blood glucose patients between smoking and? different pressures (P>0.05).Weight gain (OR=1.202,P<0.001) and aging (OR=0.171,P<0.001) were risk factors for elevated blood glucose. The higher the number of breakfasts per week, the lower the incidence of elevated blood glucose (OR=0.725,P<0.01).Conclusion? The increase of blood glucose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body weight and age. It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number of breakfasts per week.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blood sugar level of elderly and overweight people, and advocate eating breakfast at least 5 times a week.
Key words:Functional community;Medical staff;Elevated blood sugar;Health education
功能社區(functional community)是區別于生活社區而言,是與行政/地域社區相對應的,不由政府劃定,而是由其功能決定的區域劃分,功能社區多由學校、企業、機關等相同處境人群構成[1]。功能社區人群具有相似的文化程度,飲食、活動等習慣,面對的壓力和工作問題相似,所以有一定的同質性,因而具有開展社區衛生健康管理的條件[2]。醫院作為特殊的功能社區既是實施健康衛生服務的主體,也是接受健康管理的客體,因而采取健康管理的手段是否應區別于其他功能社區值得探討。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識不斷增強,醫務人員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加之醫患關系的惡化,暴力傷醫事件層出不窮,醫務人員的健康狀況令人堪憂[3]。糖尿病作為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近年來在我國的發病率也逐年升高,有研究報道2013年世界糖尿病患病人數已達3.82億(其中2型糖尿病約占90%),并預計到2030年將增加到5.52億人[4]。血糖管理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健康管理的主要內容,在醫院這一功能社區中醫務人員的血糖水平與相對醫學知識背景較少的人群是否有差異,接受健康管理的形式是否應區別對待,本研究通對北京某三級醫院在職職工進行問卷調查,并對調查問卷進行分析,以期找到影響醫務人員血糖升高的相關因素,加強醫院內工作人員健康狀況的監測,有針對性的開展健康管理和干預,提高院內工作人員的健康水平。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于2018年7月18日~8月18日將北京某三級醫院在職職工包括醫、護、技臨床工作人員和后勤工作人員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年齡≥18歲;②工作滿1年及以上的在職人員;③全年出勤時間占全年應出勤時間90%以上。排除標準:①溝通困難,語言表達不清楚者;②存在心理障礙或精神疾病者。
1.3調查方法? 對北京某三級醫院的在職人員隨機進行一對一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人口學特征(性別、年齡、職業、婚姻狀況)、生活行為習慣(吸煙、飲酒、飲食習慣、運動情況、失眠情況、早餐次數、精神壓力)、健康狀況(個人慢病史及家族慢病史)。將空腹血糖水平>6.1 mmol/L,餐后2h血糖≥7.8 mmol/L定義為血糖升高。
1.4質量控制? 問卷內容設計征求相關專業人員的意見和建議,質控員3名,調查開始前對調查員采取講述、答疑、討論等方式進行統一培訓。調查員詳細講解調查問卷的填寫說明,臨床工作人員問卷由被調查者自行參照調查問卷填寫說明進行填寫,質控員負責審核,對于質量不合格的問卷重新詢問并補充更正。后勤工作人員、護士及醫技人員問卷在相關人員指導下面對面逐項詢問完成,最后由質控員進行審核,并對質量不合格的問卷重新詢問并補充更正。
1.5統計學方法? 通過Excel建立數據庫,雙錄入自動核對數據,將數據導入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比較行字2檢驗,組間比較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相關性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歸模型進行,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一般資料? 共發放問卷432份,回收有效問卷365份,有效回收率為84.49%。調查對象中女性265人,占72.60%,男性100人,占27.40%;醫務人員(包括臨床醫生和護士)233人,占63.84%,非醫務人員(包括醫技和后勤)132人,占36.16%,見表1。
2.2血糖升高單因素分析? 不同職業、年齡、BMI、早餐次數人群血糖異常人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吸煙與不同壓力人群的血糖異常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血糖升高多因素分析? 二元Logistic回歸結果顯示,年齡升高(OR=0.171,P<0.05)和BMI升高(OR=1.202,P<0.05)是血糖升高的危險因素,而醫務人員血糖升高發生情況低于非醫務人員(OR=3.411,P<0.05),每周食用早餐的次數越多,血糖升高幾率越小,見表3。
3討論
自上個世紀以來,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已經成為我國人群死亡的主要病因,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糖尿病因其為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作為其中重要的一類,其發病率和死亡率隨著經濟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逐年增加[5]。近年來,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健康意識增強,就醫意愿增加,使得醫務人員工作時間加長,強度加大,同時又要面對職稱、家庭等多方面壓力,再加之醫患關系緊張,傷醫事件頻發,醫務人員的整體健康水平呈下降趨勢,社會應該給與醫院這一功能社區內的人群健康以更多的關注。
此次研究發現,與血糖升高相關的因素除年齡和體重外還包括每周食用早餐的次數。年齡升高是血糖升高的相關因素,提示社區衛生服務在健康管理時應對院內職工隨年齡增長,增加血糖監測的頻率,及時發現血糖升高的異常狀況。由于體重增加不僅與血糖升高呈正相關,同時于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尿酸升高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同樣具有誘發作用[5],針對體重增加選擇減少每日攝入總熱量和增加運動等方式,控制體重在正常范圍內,避免因體重增加從而增加發生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風險,同時院內應提供盡量豐富的早餐品種和更靈活的就餐時間,保證院內工作人員每周進食早餐的次數。
目前我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在功能社區中開展的健康服務因種種條件限制并未充分發揮其作用和特色,如本身人才隊伍的建設不足,可提供的服務種類和內容較少,難以滿足不同功能社區人群的健康需求等[2]。所以在醫院這一特殊的功能社區內,如何發揮社區健康管理的特色,是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針對醫院這一特殊的功能社區,應根據其內部的不同工作類別選擇具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方式,促進院內工作者的健康水平,從而降低各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病率,保證院內職工健康的同時進而更好的守護人民健康,是進行該功能社區人群健康管理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代愛英,崔靜,顧湲.在“功能社區”進行健康管理服務的探討[J].衛生經濟研究,2003(12):41-42.
[2]張佳蕾.上海市長寧區商務樓宇職業人群健康需求調查[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5,29(11):68-69.
[3]王婷,賈建國.我國發展功能社區衛生服務的意義及建議[J].中國全科醫學,2017,20(25):3075-3078.
[4]Whiting DR,Guariguata L,Weil C,et al.IDF diabetesatlas:global estimates of the prevalence of diabetes for 2011 and 2030[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1,94(3):311-321.
[5]王德征,張輝,徐忠良,等.天津市1999-2015年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過早死亡趨勢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7,38(12):1672-1676.
收稿日期:2019-4-23;修回日期:2019-4-30
編輯/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