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壽章
◆摘 ?要:教育隨著時代變遷一直在改革,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也越來越高。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不僅僅只是學業成就或者專業優勢,更加需要的是具有創造力的全方位人才。本文針對于培養核心素養的意義與現狀,旨在探索出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策略,與廣大師生一起交流,共同做好培養初中生核心素養的功課。
◆關鍵詞:初中教學;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培養路徑
初中道德與法治是一門極其重要的課程,主要以學生的學習生活為基礎,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法治觀念,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對于核心素養培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核心素養是一種學生對于知識的能力和態度,在現如今的教學中被大量的提倡,核心素養的培養同樣是為了滿足社會對于人才的需要,提高學生的知識能力,與核心素養結合在一起,成為現在社會需要的人才。但在目前,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還有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接下來就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核心素養培養的意義、現狀及對策展開討論。
一、核心素養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意義
核心素養的培養是現代人才培養的需要,長期的教學才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對于學生本人來說,核心素養的培養對于學生以后的成長非常重要,并不僅僅只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首先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學會獨立自主的解決問題,其次最重要的是能夠幫助學生以更加積極、健康的心態去面對今后的社會生活,更富有責任感。核心素養更像是一種情感與道德的培養和認知。
二、基于核心素養要求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1.學校對于道德與法治課程重視不足
初中道德與法治在很多學校都沒有引起學校領導和老師的足夠重視,學校對于道德與法治的老師的專業素養要求不高。老師的教學觀念還沒能跟上時代的發展,很多觀念和教學方法也比較傳統,有的只是給學生通讀了一遍內容,對于道德與法治的核心觀念不足,更加談不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授課工作只為完成任務,沒有融入到教學其中,內容枯燥無味,學生也沒能掌握基本知識,何談深入了解,教育的形式只是為了完成任務。
2.道德和法治課教學中缺乏合適的教學方式
新課程改革一直在發展中,對于不同課程的改革大多是根據現實的需要來培養人才,教學方式的變化讓很多老師也是難以適應,更加習慣于傳統的教育方式,思想觀念比較落后。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也是如此,雖然老師做出一些改變,但整體的套路還是沒變,教學的觀念也沒有變化,教學的思路不清晰,方式單一化,仍然是現在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要問題。
三、核心素養要求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對策
1.創新教學方式,鼓勵學生積極表達
教育源自于生活,脫離了生活軌跡,會讓教育變得十分空洞,讓學生難以理解和運用,無法實現教育的意義。因此,在中學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首先要清楚培養核心素養的要領,開創新的教學方式,達到鼓勵學生積極表達的目的。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根據不同的章節和框題,通過網絡查找大量的實時新聞等資料,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帶入到課堂的學習中,積極參與課堂任務和活動。還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外收集相關的資料,分析出現的問題,提升學生的探索能力,在每節課后都布置一個小問題,下節課請人回答,給予適當獎勵,鼓勵他們開口說話、積極表達。
2.應用案例教學,引發學生積極思考
課堂教學引入實際案例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活躍和學習興趣,引發學生對問題更加深入的思考。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雖然課本內容理論知識較深而且有些枯燥,但引入了一些有趣的知識,會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更好的把握和記住知識要領,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例如:在初中道德與法治部編版七年級下冊《憧憬美好集體》這一課的教學中,如何給學生講述集體的重要性,光靠課本的知識很難深入了解,但能夠加入了一些體育知識就能起到良好的幫襯作用。中國女排精神一直在體育界廣為流傳,女排靠著每個人的努力拼搏和對集體、國家的熱愛獲得很多國際賽事的冠軍。通過圖片和視頻回顧歷史精彩時刻,讓學生不僅明白集體的重要性,而且還能夠激發學習的興趣和生活的熱情。
3.做好內容銜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獨立思考問題,在學習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教師應當做好內容的銜接,來促進學生的發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有一種參與感,才能有所收獲,同時,在趣味性的教學方式下,讓學生懂得書中關于道德的真正含義。教師需要給學生多一點獨立思考和學習的空間,創造出良好的平臺,既要獨立思考,又要小組、班級分享心得和自己的看法。合作教學一直以來被教學工作所提倡,合作過程中,老師以及學生要保持一種尊敬差異的態度,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效果,為每個小組內的學生制定好的核心素養培養計劃,做好內容上的銜接,真實有效的幫助學生提高核心素養,促進全面的發展。
綜上所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并不只是傳授知識,更多的是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核心素養的培養并不僅僅在于一時,需要長期的積累,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創新教學方式、引入實際案例、做好學習內容的銜接等等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引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的效率,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劉艷玲.初中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新課程研究旬刊,2017(10):131-132.
[2]張延夏.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核心素養的構成、內涵及注意之點[J].考試周刊,2018(8):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