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華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的教學形式要發生轉變,只有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給學生創造民主的課堂環境才能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課堂對話教學無疑是實現高效數學課堂的首選教學方式。
【關鍵詞】課堂對話;民主課堂;數學課堂
一、平等對話,構建民主課堂
數學教學本身具有較強的課堂抽象性,如果教師采用傳統的講課形式,不僅無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降低課堂的教學效率。要想實現高效的數學課堂,數學教師首先應為學生構建民主的課堂氣氛,將學生當成獨立的個體來對待。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主動走近學生,聆聽學生的需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對于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給予指導。比如,對于學困生,數學教師要付出足夠的耐心,幫助他們找到根源,指出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并在課堂中給學困生創設一定的簡單問題,讓學困生勇于發言,盡情表達自己的見解。如此,學生在遇到一些學習問題時就會主動問教師,不僅活躍了課堂的氣氛,還提升了課堂的教學效果。
二、多樣對話,活躍課堂氣氛
在傳統的教學形式中,雖然有部分數學教師在課堂中比較注重學生的課堂參與,并在課堂為學生創設一定的問題,但長期受“我問你答”模式的影響,學生會感到疲憊,進而產生厭學等心理活動。但教師如果能采用多樣的對話形式,勢必會將學生的個性突顯出來。采用多樣化的對話形式,教師可以根據本節教學內容,進行遞進式的多樣性師生對話。例如,在“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學中,我先給學生布置了一些一百以內的整數之間的加減法習題。如此,多數學生能很快計算出結果。之后,為了讓學生快速掌握本節課的內容,我加大難度,為學生再次出示了幾道不是整數的百以內的加減訓練題。經過讓學生訓練,發現學生在第二次的訓練中出錯的比較多,我及時針對學生存在的狀況給予了對話式指導。
三、生生對話,提升合作意識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知識理解情況、智力情況、學習興趣等都不同,如果教師采用單一而統一的教學形式,勢必會導致部分學生的興趣無法激起,導致課堂整體教學效果的低下。數學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之間的差異,并分析學生存在差異的根源,依據學生的差異進行合理化教學。對于一些數學問題,學生們之間通過交流和合作就能解決,為此,數學教師可以依據學生之間的差異進行小組劃分,讓小組之間的成員水平能基本互補。如此,學生之間可以展開平等的對話和交流,他們之間可以在輕松環境中掌握所學的知識。例如,我們在進行“平行直線”的教學中,我為學生畫出兩條直線,然后詢問學生:“這兩條直線會相交嗎?”結果,班上有的學生認為兩條線在無限延長之后會相交,有的學生認為兩條直線永遠不會相交。看到兩組學生爭執不下,我將兩種不同看法的學生分成甲方和乙方,讓他們進行辯論。在雙方進行辯論之后,我給予雙方指點并表達自己的觀點,由此學生掌握了“平行直線”的相關特點。
四、結語
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開展對話教學形式,是數學教師理想的教學選擇。對話教學形式是對傳統教學形式的創新,對話教學的目的是為學生營造一個積極活躍的數學課堂,讓學生在輕松自如的環境下主動學習,讓學生在實踐探索的氛圍中尋找靈感,從而最終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一方面,數學教師要為學生創設靈活的課堂形式,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尊重和支持,從而產生學習的主動性;另一方面,數學教師要創設多樣的師生和生生對話形式,讓學生之間交流和合作,讓他們積極想辦法解決數學問題,在互助合作中加深學生的情感,加強學生的團隊意識等。
參考文獻:
[1]王艷,胡曼.小學數學對話教學的價值及實踐探析[J].中國教師,2018(S2).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