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榮敏
摘 要:我們數學教師不應該強制小學生被動思考,要求他們表面理解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內容,而是要鍛煉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綜合實踐的能力,鼓勵他們朝著正確方向突破自我,核心素養形成以后,去創造屬于自己的美好明天。通過教學步驟的簡化和教學內容的補充,課堂煥發了勃勃生機,各項人才培養計劃的實施也變得非常順利,基礎教育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令人期待。本文具體總結了小學數學課堂強化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辦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強化方法;核心素養;研究;思考
引言
傳統教學模式單一、固化,學生很少有自主分析數學問題的機會,小組合作條件并不充足,因此,學科成績的進步空間就十分有限。教師為了完成規定的講課任務,通常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知識的研究,殊不知,他們因此衍生出了嚴重的抵觸情緒,更別提核心素養的形成以及認知體系的完善了。新課改后,如何改善弊端現狀呢?筆者認為,選擇正確強化方法是前提,重新構建教學模式是關鍵,所以下面特意闡述了幾點不同看法。
一、分析生活問題,強化核心素養
主動聯系生活,在生活情境中導入數學的知識點,遠比直接灌輸的效果好得多,學生形成了邏輯思維,強化了核心素養,并且產生“數學即生活”的意識,將來更好的解決生活難題也就有了足夠的自信。另外,課堂教學與生活情境銜接起來,間接體現的就是數學學科的實用性[1]。如教學“年、月、日”一課時,教師從學生的生活出發,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通常一個班級中學生的年份大多相同,而月份和日期都很少有雷同,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對彼此之間更加了解,還從這個生活話題上引發了后續的一系列有關年、月、日的猜想,可短時間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面對知識時提高自主的探究意識。
二、創設相應情境,強化核心素養
小學時期的學生求知欲旺盛,性格過于活潑好動,很難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一直保持注意力的高的集中,使得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十分低下。對此我們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營造出良好的數學教學環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效率[2]。如在“長方體”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交互式電子白板為學生放映正方體、長方體的立體圖像,從各個面來了解長方體與正方體之間的關系,均有8個頂點,8條棱長,6個面,體積的計算公式為底面積*高,而可以將正方體看作是特殊的長方體,加深學生對正方體以及長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計算的掌握和理解,同時還可以促進學生空間想象力的提升。
三、尊重學生個性,強化核心素養
在數學核心素養培養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更是教育天平上的重要一員,學生的發展與未來關系到社會的進步和國家的發展,因此學生的品行和能力是重要的成長元素。同時,學生也是獨特的個體,在成長中存在著無限的可能,教師要在預期這種可能性的同時,為學生的發展奠定基礎,鋪就道路。正是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們在小學數學教育過程中就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需求,不能“一刀切”,提出“好學生”和“壞學生”的論斷。一個優秀的教師就是要有包容的意識與心態,讓學生能夠認可自己、接受自己,在發覺自身問題的時候也能夠欣然接受并及時改正。那么,在處理不同問題的時候,教師就要在尊重學生心理特點的基礎上,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小學數學教育要尊重學生,也是構建良性師生關系的基礎,為了強化教師的認識,我們要針對不同情況進行教育手段的研發。溝通、獎勵、合作、項目學習的方式都可以應用到數學教育之中。前三項我們都能夠駕輕就熟,但項目學習的方式,并沒有得到大家的足夠重視。項目學習是一種目標明確、活動豐富、考察及時的學習活動形式。這一方式能夠將個人發展和數學教育進行有效的結合。針對教學目標制定系統化的流程[3]。如“觀察物體”章節知識,這部分既要體現數學規律,同時也體現學生自身的感知能力,作為教師可以積極引導,提升學生的綜合認識能力,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實現互動教學目標。還如,在講解“公頃和平方米”部分內容的時候,計量單位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更是與學生的生活與緊密聯系,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加強互動,教師要創設情境,為學生營造相應的教學環境,可以讓學生將公頃、平方米等知識的學習與自己的生活聯系起來,并進行有效的交流互動,提升互動教學效果。
四、實踐代替思考,強化核心素養
對于小學生來說,許多理論性的概念語言專業且抽象,無法在他們的頭腦中建立起清晰準確的認識,而一旦對概念的理解不準確,解題便會出現錯誤,學習也會遇到許多難題。增強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唯一出路。在開始的鍛煉中,教師可以先將一些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自然會逐漸將形象思維轉為抽象能力[4]。如教學“分數”的有關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將一個正方形的紙片對折,將對折形成的兩個長方形剪下,這時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就會認識到,這兩部分是正方形的組成部分,每一部分也就是正方形的1/2。隨后再要求他們將長方形的紙片對折,會形成兩個小正方形,此時這個小正方形既是長方形的1/2,也是原本大正方形的1/4。最后教師做出總結:分數是部分和整體之間數量關系的表示。有了自己動手操作的過程,學生此時對這一抽象概念的表述會透徹的理解,簡化了對新知識的認知,也使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得到了鍛煉。
結束語
總之,核心素養是小學教學的核心任務,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更應該充分的重視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并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和自身特點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不斷促進核心素養培養的優化,為學生的全面學習和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瓊.小學數學核心素養要素分析與界定反思[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9(09)88-89.
[2]張志磊,李云.針對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強化對策研究[J].學周刊,2018(03)194-195.
[3]黃子龍.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如何強化學生的核心素養[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8(37):40-41.
[4]任曉峰.探究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2018(20):15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