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學


摘 要:在初中數學中類比思想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在課堂上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類比思想的培養,讓學生自己通過比較發現與解決問題,逐步養成勤思善學的良好習慣。在類比思想指引下,學生的學習方式將得到轉變,既牢固掌握了數學知識,也能做到舉一反三。本文將簡述“類比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并結合具體例題提出了“類比思想”的應用方法。
關鍵詞:“類比思想”;初中數學教學;作用
類比思想涵蓋的內容較多,主要有解析類比思想、概念類比思想、方法類比以及知識類比等,學生掌握類比思想后,在面對復雜、抽象的數學概念、知識定理時也能輕松理解,達到深入理解的目的。同時學生具備類比思想后,能夠在已學數學知識上形成新的感悟,加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學生數學學習效率將實現大幅度提升。
一、“類比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在初中數學解題中學生經常用到類比思想,這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數學作為初中教育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有著較強的邏輯性與抽象性特點,這與語文、英語學科不一樣,需要教師在講解例題的過程中,讓學生掌握一個類型的題目,并能夠融合貫通。對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類比思想的重要作用,引導學生靈活運用各種類比思想,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能理解到類比思想的作用。類比思想與傳統教學中教師直接給出答案不一樣,關鍵點是學生自己開動腦筋思考與探究問題,獲取知識,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保證初中數學教學目標順利實現。
二、“類比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學習策略類比,提升學習效率
學生結合已有經驗與知識構建新的知識體系,在此過程中需要發揮出類比思想的作用。學生應該利用整體性解決策略類比的思想方法,通過自主探究、動手操作與合作交流等方式,在類比中將異同點找出來,并在新的題型中移植所需的解題方法、思路類比等,逐步構建起正確的解題思路。
例如,教師在講解平行四邊形定義與性質的過程中,要想讓學生運用逆用思維,突破已有的思路與習慣,可以采取如下方式:例題1:如圖1所示,已知平行四邊形ABCD的E、F是邊AD、BC上的兩點,AE=CF,求證:BE//DF。
分析這道題可知,教師通過對學生的指導,讓他們先證明四邊形BEDF為平行四邊形,可以得出BE//DF。學生在利用各種變式的過程中,能夠實現學法與解法等效率的提升,也讓學生站在多個角度對概念本質進行深入認知。
(二)通過條件類比,尋找解題突破
條件類比為兩個對象的條件關系類比,一般為定理、公式與對應法則等,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如在“一線三角形問題的再探究”中,教師可以出示例題。
如圖2所示,AD⊥DE,BE⊥DE,C為線段DE上一點,AC⊥BC,AC=BC,探究線段與角的數量關系。
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類比推廣,即如圖3所示,△ABC為等腰三角形,AC=BC,∠ACB=α,直線l經過頂點C,且在三角形外部,請添加不過點C的輔助線構造一對全等的三角形。
這道題為典型利用類比定理與對應法則考查學生對全等三角形的理解與把握,能夠采取條件型類比找到解題突破口,讓問題得到順利解決。
(三)知識結構類比,構建知識網絡
結合初中數學教學活動特點可知,學生思維過程先是從數學知識結構轉換為數學認知結構,并最終轉變成解決問題的思維發展過程。教師在課堂上要引導學生在知識結構上進行類比,將類比對象存在的相似與關聯點找出來。這是一個簡單到復雜的過程,它能夠讓學生復習中發揮重要作用。
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教學中,教師應該將教學與一元一次方程概念、一般形式的類比中進行展開,出現變化的地方為未知數最高次數從一次變為二次。學生在比較中可以獲得發展,教學過程更加有序與高效。以4x2=100,x2-5x=0,x2-75x
+350=0,讓學生觀察上述方程式的共同點,類比一元一次方程,其與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聯系與區別?教師通過對類比情境的創設,可以幫助學生順利理解并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概念。
三、結束語
總之,分析類比思想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可知,能夠得出類比思想在數學定義理解、新舊知識聯系和快速解決問題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對此教師要在初中課堂教學中融入類比思想,讓學生深入探討類比思想的含義,并在解題中合理運用。這樣學生才能牢固掌握初中數學知識,教師也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陳美榮.淺析“類比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教學通訊,2018(14):50-51.
[2]李廣萍.淺析類比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