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淑童
摘 要:體育活動是通過身體練習來實現教育目的的,幼兒體育活動同樣需要幼兒身體的直接參與。 幼兒處在不斷的運動狀態中,身體和情緒都比較活躍。同時,幼兒體育活動一般在戶外進行,環境比較復雜,干擾因素多,幼兒注意力容易分散,情緒容易受到影響,安全問題比較突出。本文主要探討幼兒體育活動中幼兒心智的開發與應用。
關鍵詞:幼兒教育;體育活動;幼兒心智;開發
健康的幼兒心理主要包括人格的健全、智力的正常、心理品質的良好等,其中體育游戲活動作為一種幼兒的主要活動,是一項非常嚴肅的活動,對于幼兒教育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對幼兒進行體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
一、體育教學活動是幼兒智力發展的重要途徑
從心理分析的角度看,幼兒的智力水平主要體現在幼兒對事物的認知程度。認知是指人們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過程。它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等,它們是智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認知能力的獲得主要依靠直觀感知。對于幼兒來說,游戲是最好的直觀途徑。首先,幼兒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主要通過直接刺激感官獲得的信息來了解外部事物的各種特性。他們最常發出的行為是摸、看、聞、嘗、聽、抓、舉、扔、捏等,顯而易見,我們如果在教育的過程中只重視看,就會造成幼兒對事物片面的認識。而幼兒體育活動中的一些游戲,能讓他們通過感知的直接經驗,培養他們更全面的認識事物的能力。如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在訓練幼兒身體協調性的同時,也鍛煉了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判斷力,以及自我保護能力。其次,幼兒記憶能力的發展也離不開實際操作。因為幼兒階段的思維形式是具體形象思維,所以在記憶的過程中也要以具體形象為依據。心理實驗反映,成功的回憶活動與成功的操作活動密不可分。在幼兒記憶的發展中,通過參加體育活動,幼兒接受直接刺激并進行操作活動,獲得很多印象深刻的信息,幼兒回憶起來更容易成功。那些由手指完成的精細活動,在訓練手指靈活性的同時,也能更好的刺激大腦皮層的各個反射區,促進大腦發育,如“筷子分豆”、“串珠”、“捏橡皮泥”等游戲活動,還可培養兒童的想象力、記憶力、創造力和意志力。另外,幼兒的學習活動都是建立在操作物體的主動性經驗的基礎上,思維的豐富和發展建立在言語和非言語的表征和“象征性”表征的積累上。
二、幼兒體育活動的目的和意義
幼兒體育活動的目的是幼兒體育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而任務則是目的的具體化,人們是通過完成任務來實現目的的。 幼兒體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幼兒教育的目的和任務以及體育活動的特點和功能,是確定幼兒體育活動的目的和任務的主要依據。 幼兒體育活動的目的是,增進幼兒健康,增強幼兒體質,促進幼兒在體、智、德、美等諸方面得到全面協調的發展, 為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奠定基礎。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幼兒體育活動要完成下列基本任務。
(一)全面鍛煉幼兒身體,促進其正常生長發育。培養正確的身體姿勢,發展身體素質和基本動作,提高他們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能力。他們的身體正處在迅速生長發育時期,則這一時期的任務主要是促進他們身體的正常發育和正確姿勢的培養。身體的發育是發展動作的基礎,發展動作又可以促進身體的發育,它們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對幼兒身體素質和基本動作不應提出過多、過高的要求,但也不應消極地等待、適應,任其自然發展。這就需要研究在什么年齡時期,發展哪些身體素質效果較好;幼兒身體發育到什么水平,就應相應地對動作提出什么要求,使他們通過努力能夠達到,以適應和促進幼兒體能的發展。
(二)使幼兒掌握生活的基本實用技能。學會鍛煉身體和體育娛樂方法,培養他們對體育活動的興趣,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這一項任務的中心內容就是培養興趣,養成習慣。幼兒愉快地到處活動和游戲,不是幼兒本身有意識地要增強體質,而是對游戲或動作本身有直接的興趣(而不像成人可以具有間接興趣)。贊可夫在《教學與發展》一書中斷言:“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的有效作用。”如果我們強行讓幼兒去增強體質,忽視幼兒生理和心理特點,過分地強調運動量,進行單調枯燥的“成人化”訓練,即使能增強幼兒的體質,其結果往往導致幼兒對體育活動失去興趣。
幼兒心智的開發與應用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 需要體育科研和教學人員針對不同年齡的幼兒的特點,從多學科多角度著手,強化幼兒體育教育改革,調動一切可利用的積極因素促使其向規范化、科學化、合理化發的發展,為幼兒體育的良性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國盾,齊明敏. 幼兒心智啟蒙與幼兒電視節目創作[J]. 青年記者,2013,05:55-56.
[2]廉詠寧. 幼兒體育活動中幼兒心智的開發與應用[J].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06:151-152.
(作者單位:甘肅省漳縣武陽幼兒園,甘肅 定西 74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