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蔚青
摘? 要:上古神話為后來中國古代文學的形成、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因而在其呈現出的主題、故事形態、人物形象等方面都具有濃郁的文化屬性和厚重的人文精神。本文以“精衛填?!崩?,通過這一神話傳說,重點剖析蘊含在其中的文化內涵與民族精神。
關鍵詞:上古神話;精衛填海;文化內涵;民族精神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26-0-01
人類自誕生之初,對世界充滿極度的好奇、畏懼以及不安。在漫長的兩三百萬年的“古人”時代里,他們始終企圖能夠更為深入的了解世界。伴隨著早期時代的不斷更迭,原始先民們開始有意識的憑借著自己有限的想象和幻想去構建對于所處自然社會的因果體系,融入自我對于自然界中日、月、風、雨、雷、電等一系列現象的主觀探索。因而,上古神話隸屬于人類在意識形態萌芽階段的解讀。在早期階段的社會未產生成體系的文字的緣故,上古神話只留下了并不完備的線索與片段,但從中還是折射出了不同發展時期的時代特色、神話形象以及精神追求,不斷影響著中國古代文學的演變與發展。
一、上古神話的種類分布
一直以來,對于上古神話的分類都眾說紛紜。如果按照其呈現的內容做為基本 分類標準的話,大致可以由創世神話、斗爭神話、發明神話等幾大類別。所謂創世神話主要描述的是各種自然現象的形成與源起。例如以“盤古開天”為代表的上古神話,是原始先民對于世界形成最初的直觀認識與理解,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展現出中華民族的“根文化”;斗爭神話主要描述的是人類英靈與自然界斗爭的神話。例如“鯀禹治水”“精衛填?!薄昂篝嗌淙铡钡壬裨捁适聼o一例外展現出古代先民們的智慧個性與斗爭勇氣;發明神話里主要呈現出先民為古代社會的進程、文明與美好所做出的一系列的探索與努力。例如“神農嘗百草”“倉頡造字”等。無論哪一種類別的上古神話,其實都在一定程度透露出古代先民渴望改造自然、支配自然的強烈愿望,其中也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值得探究。
二、“精衛填?!钡奈幕庾x
“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 溺而不返, 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 以堙于東海?!保ā渡胶=洝け贝稳洝罚念悇e上而言,“精衛填海隸屬于斗爭神話,主要講述的是人類與自然界的抗衡。不難發現,在“精衛填?!边@一上古神話中,我們已經看到了一種極具鮮明的女性形象以及強烈的女性主義色彩。與之相類似的還有創世和造人的女媧、沖破束縛壓迫大膽奔月的嫦娥等等,都展示出上古時期女性的力量與勇氣。而“精衛填?!睆哪撤N角度上可以看做是一個女性的復仇故事,大海這一覆滅她生命的載體也可以將其解讀為“男性”的隱喻。如果從女權主義角度進行解讀,東海與精衛巧妙暗喻著兩性關系中的男性角色與女性角色的對壘,填海這一行為其實也可以解讀為女性必然與男性結合的宿命,但最后的結局是以精衛的被覆滅與征服的悲劇收場。精衛死后的英魂依舊持續的向東海進行復仇,而女性在漫長的社會發展史上,同樣也在對男權社會展開著永不屈服的抗爭。
三、“精衛填?!敝械拿褡鍤赓|與精神
美國著名的人類學家Ruth Benedict的文化模式理論認為,每一種文化的內核中都具備區別與其他種類文化的鮮明特點與主旋律,其實也就是文化屬性中所折射出的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就是伴隨著不同民族的地域文化、生活方式以及價值觀念中逐步形成與發展起來的。
不難發現,在原始先民創造出的眾多上古神話中,無一例外展現出對大自然的挑戰與抗爭、追求自由生存境界的意志理念、沖破世俗壓迫的強烈渴望等,從中也逐漸積淀、形成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不屈不撓、不畏艱難的民族精神與氣質。在“精衛填?!钡纳裨捴?,精衛雖以身獻海,但卻化作渴望填平東海、守護人類一方安寧的飛鳥。這種大無畏的悲壯感,讓死亡本身也得到了升華,同時也讓悲劇本身彰顯出了一種震撼與力量。一個生生不息的偉大民族,必然要有深厚的底蘊作為強大的精神力量,上古神話中的瑰寶中,映射著華夏子孫偉大不屈以及強大生命力,為后世帶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
參考文獻:
[1]李麟.創世神話文化常識[M].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10:102.
[2]劉城淮.中國上古神話通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216.
[3]袁珂.古神話選譯[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89.
[4]袁珂.山海經校注( 增補修訂本)[M].成都:巴蜀書社,199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