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夢幻的城堡》一課為例論述電子書包在小學美術課堂的應用,提出“創設新型信息化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動態教學過程,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啟發學生放飛想象,突破教學難點;豐富作品評價形式,提高課堂有效互動”等實踐方式。
【關鍵詞】小學美術 電子書包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8A-0150-02
美術是一門造型與視覺藝術,美術教學中每節課都離不開具體且可視的形象。在以往的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常用的教學媒介為書本、課件、掛圖等,相對比較單調,很難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大化。在當前信息化程度較高的背景下,教師可以考慮將信息技術與美術課程進行深度融合。電子書包是現代信息教學技術中的一種,其形態是一種便攜式終端,紙質教材、作業、課內外讀物、字典等學習資源被數字化處理后可以載入到這個終端中。日常教學中,教師借助電子書包里的文字、圖片、視頻等多媒體資源,可以豐富教學內容,開拓學生視野,同時電子書包也方便學生攜帶,使他們隨時隨地都能進行學習。本文以人教版小學美術三年級上冊《夢幻的城堡》一課為例,談談電子書包在美術課堂中的應用。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在視覺藝術形象比較突出的美術課程中,如果單一地采用看圖的方式進行作品講解,學生難以開展想象,對所學內容的理解也不會很透徹。如果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就能利用電子書包里各種資源創設仿真情境,將抽象枯燥的知識難點與具體景象結合起來,便能極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獲得真實的體驗。
以《夢幻的城堡》為例,授課前筆者先根據情境需要制作一段圖文并茂、形聲同步的動畫片。在課程導入環節中,筆者運用電子書包的視頻播放功能播放該動畫片。動畫片里的地球慢慢轉動,先出現美國的迪斯尼城堡,隨著畫面的不斷切換,屏幕相繼出現俄羅斯的克里姆林宮城堡及其他國家的城堡。在生動的視頻中,學生參觀到不同國家不同造型、風格的城堡,從視覺和聽覺上直觀感受城堡這類建筑的美。電子書包創設出這樣的情境,刺激著學生的感官,激發著學生的求知欲,讓他們在“真實”的情境中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進一步激發學生探索城堡藝術的興趣。
二、過程動態,自主探究
電子書包作為一種新型的設備植入課堂,為學生提供了動態開放的教學資源與個性化的學習空間。教師通過在線發布各種有趣的活動板塊,讓學生積極自主地進行活動體驗學習、任務驅動學習、情境遷移學習,既激發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熱情,同時強化了課堂教學的生機與活力。
以《夢幻的城堡》這課為例,筆者運用了電子書包的搶答、互動題板功能,在線發布各種有趣的學習任務。例如,學生欣賞完所有的城堡圖片后,要進一步探究城堡的造型特點。那么,筆者先在多媒體大屏幕上引導學生對城堡的外形、色彩、房頂形狀進行觀察,然后利用電子書包的搶答功能,讓學生進行在線搶答。當筆者宣布“搶答開始”,學生便爭先恐后地點擊屏幕,最后問題由搶到題目的學生回答。若學生回答正確,筆者即時給予獎勵和肯定。利用電子書包設置搶答環節,讓學生在緊張、刺激的氛圍中學會迅速觀察、對比城堡的建筑風格及特征,既能鍛煉學生的觀察力、反應力,也能點燃學生課堂發言的積極性,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學習的欲望。
在搶答環節,學生通過觀察初步認識城堡的造型特點后,筆者再運用電子書包的互動題板功能,設計一款趣味拼圖游戲,使教學寓教于樂。拼圖游戲板塊內,擺放著各種形狀不同的幾何圖形,學生自主選擇圖形,拖拽或者旋轉方向,拼湊出一座完整的城堡造型。此環節的設計鼓勵學生動手動腦、自主探究、實踐思考,通過一番實踐嘗試拼出城堡造型,學生便能體驗成功的樂趣。
在這樣的動態教學過程中,教師隨時運用電子書包的搶答互動、游戲等功能,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片內容,自主探究城堡造型,動手實踐嘗試,既豐富了美術課堂的教學內容,提高了學生學習的參與度,又提升了美術課堂的效率,加強了師生的互動交流。
三、啟發想象,突破難點
新媒體技術與美術課堂有效融合,使教學內容由難變易,有利于開拓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突破教學重難點。在《夢幻的城堡》一課中,教師可以運用電子書包的互動共享功能,發布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教學活動,啟發學生自由想象、努力創造、大膽表現,使課堂由被動狀態轉變為主動狀態。
本課的教學難點為“如何開拓學生思維,創造出一座與眾不同的城堡造型”,筆者巧用電子書包共享畫筆板塊功能,在學生自主完成拼圖后,在線隨機選取一幅作品,用畫筆在多媒體大屏幕上示范作畫。筆者先對城堡房頂進行添加作畫,簡單的幾筆后,提問學生:“這個圖形現在看像什么呢?”學生紛紛回答像樹葉、像楓葉、像魚尾巴……接著,筆者邀請一位學生上臺,繼續對城堡進行創作,學生在筆者之前的示范啟發下,開拓了想象力和創造力,添加一些弧線、波浪線以及一些幾何圖形,將原本平淡簡單的圖形變成了豐滿獨特的城堡造型。
通過共享畫筆的手段來輔助美術教學,教師以寥寥幾筆便開啟了學生的創作思維,將教學難點化繁為簡,突破了教學難點,說明在新型的學習模式下,學生感受信息化技術給美術課堂帶來的新視覺、新體驗,思維產生了新轉變,課堂也獲得了高效性。
四、評價豐富,互動參與
評價是美術教學活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其根本宗旨是“激勵學生學習,調控學習過程,增強學習信心”。傳統的美術教學,評價方式單一,效果不理想,無法在短時間內全面評價全班學生的課堂習作,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進步被忽略了。而互聯網信息技術中的電子書包具有強大的評價功能,能夠在短時間內做到評價自我作品與信息留言點評他人作品。電子書包多種評價方式的落實,使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增強,學生獲得反饋與改進的機會增加。
以《夢幻的城堡》的作品評價為例,學生在互評前,筆者先宣布作品的評分細則——五顆星打分及信息留言。五星包含:畫面構圖合理★,冷暖色區分明顯★,色塊大小布局合理★,明暗強弱得當★,情感表達豐富★;信息留言表示對作品的看法及建議。
在生生互評階段,學生參照評分細則,運用電子書包的拍照及共享平臺功能,無需全班走動,便可輕松、全面地觀摩全班同學的作品,同時還可以對同學的作品進行評價。打星與留言的綜合評價方式,一方面讓學生在整個評價過程中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能力,另一方面信息留言點評同學的作品,往往是各抒己見,這樣既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提高學生自身的審美能力。
在師生互評階段,教師運用電子書包里五星點贊、鼓勵掌聲的功能給予學生評價,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肯定與鼓勵。例如,學生完成課堂作品后,面對比較色彩運用突出的作品,在語言上,筆者稱贊學生:“你很有色彩天賦,作品太棒了。”在行動上,運用電子書包的五星點贊、同屏投影的功能,為該生的作品給予五星好評,并將作品實時投影在大屏幕上,讓全班學生欣賞借鑒。面對比較普通的作品,也要積極尋找作者的閃光點,在語言上給予肯定:“你繪畫態度認真,用色再大膽些會更好。”在行動上給予作品四星點評。面對畫得較差的作品,在語言上對學生多使用“你的想象力很豐富,但缺少繪畫的訓練,今后多加努力會更好;或許你換個顏色搭配,效果會更好”等鼓勵性語言。在行動上則給予作品三星點評。無論學生創作出怎樣的作品,教師在語言上都要給予及時的肯定和真誠的表揚,運用電子書包的評價功能傳遞出“你進步可真大,老師以你為豪”的信息,讓評價作為整個教學活動的點睛之筆,幫助學生堅定美術學習的信心、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課后,筆者將學生在課堂上完成的作品上傳至班級空間等網絡平臺,邀請家長融入其中,互相點評孩子們的作品,寫上簡短的評語,一來能讓家長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二來獲得家長的肯定與鼓勵,對孩子而言是彌足珍貴的禮物,能夠更加堅定孩子的學習信心。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運用信息技術手段,不斷創新評價機制,讓美術課堂的評價方式多樣化、互動化。課堂上,學生自評和互評,大膽發表見解,擴大交流和展示,有利于學生自主精神的培養;師生互評,教師引導性地講解分析作品優缺點,使學生更快地發現自己的不足,并能夠及時進行糾正。課后,將作品上傳至班級空間等網絡平臺,讓家長互相點評學生習作,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導向和信息反饋作用。總體而言,美術課堂利用電子書包的評價功能,擴大了交流和展示,便于學生、教師、家長三者之間的交流互動,讓優秀的習作充分發揮課堂導向的作用。
教師巧用電子書包資源,設計一系列的教學環節——創設情境、知識搶答、互動題板、趣味拼圖等,幫助學生打開想象力,跳出思維局限,創作出活靈活現的作品。同時,利用電子書包輔助美術教學,讓學生感受新型學習模式帶來的新視覺、新體驗,進而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作者簡介:賴佳慧(1989— ),女,廣西柳州人,小學二級教師,大學本科學歷,研究方向:小學美術教育。
(責編 黃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