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艷華 馬彩蘭
摘? 要:課堂教學設計是指教師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運用系統的和程序的觀點和方法,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的整體把握和系統的規劃過程。通過該次課的設計,把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在基于理論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實踐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訓技能。該文通過教學分析、教學設計、教學過程和教學反思這4個方面,對“三人表決器的設計”教學內容進行項目化教學設計,在各個不同的教學環節,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通過理論聯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知識,掌握技能。
關鍵詞:數字電子技術? 表決器設計?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8(b)-0159-02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課程作為高職電子類、機電類和電氣類專業的一門核心專業基礎課,該課程理論與實踐并重,在教學體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依據各個專業自身的特點,理論教學既為實踐教學奠定基礎,又為實踐教學提供理論指導。該節課采用項目化教學設計了“三人表決器的設計”,下面向大家展示該節課的設計過程并進行討論。
1? 教學分析
1.1 教學內容
該節課選自高等職業院校“十二五”規劃教材《數字電子技術》項目一任務四的內容。該門課是2017級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在這之前已經學習過《電工技術》和《大學物理》這兩門課。該課程的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在教學時間分配上理論和實踐各占50%,此次授課時間為100min。
該節內容主要講述組合邏輯電路的設計步驟,并結合實例設計三人表決器。該內容在教材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既是對前面所學的邏輯電路圖、真值表、邏輯函數表達式以及邏輯代數等知識的綜合應用,又為后續編碼器、譯碼器等組合邏輯電路的學習奠定基礎。
1.2 教學目標
根據實際情況,結合教學大綱,制定了該節課的教學目標[1]。
1.2.1 知識目標
(1)了解組合邏輯門電路的邏輯功能。
(2)理解真值表、函數式、邏輯圖關系。
(3)掌握組合邏輯電路設計的方法。
1.2.2 能力目標
(1)能夠正確識別74LS00芯片的各引腳功能。
(2)能正確應用74LS00芯片進行簡單邏輯電路的設計。
1.2.3 素質目標
(1)培養學生樂于動腦、嚴謹治學的學習態度和精神。
(2)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成功的欲望和獲得知識后的喜悅。
1.3 學情分析
在學這節課之前,學生會用一些簡單的實驗儀器,該節課中涉及到的列真值表、寫表達式、化簡表達式、畫邏輯電路等知識學生在上節課都已經掌握,并且學生已經會根據邏輯電路來連接實際的實物電路,有一定的動手制作電路的能力。然而一部分學生基礎知識薄弱、動手能力弱,所學知識缺乏操作實踐性。
1.4 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根據學生的學情分析和教學經驗,制定了該節課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1.4.1 教學重點
(1)組合邏輯電路設計的思路和步驟。
(2)表決器的設計過程。
1.4.2 教學難點
(1)組合邏輯電路設計的方法。
(2)要求學生學會用TTL小規模集成塊來設計實際表決器電路。
(3)74LS00芯片的識別與檢測以及電路的連接與調試。
2? 教學設計
該節課主要注重培養學生的3種能力:自主學習、體驗探究、總結反思。讓學生從之前的“我學會了什么”,變成“我會學什么”。教學過程中把多媒體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和實驗驗證法3種教學方法相融合,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以此來突破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真正地實現在做中學、在做中教的教學理念[2]。
3? 教學過程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節課,筆者將整個教學環節分5個過程:自主學習、小組討論、體驗探究、展示點評、課后提升。不同的環節采用不同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
3.1 自主學習
課前,對學生進行分組,學生預習上節課預留的任務,并在微信群里和老師、同學進行交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老師可以了解每個學生知識預習的情況,從而做到心中有數,更好地掌控課堂。課前進行復習提問,由學生回答,對上節課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
導入新課,提出今天的任務:在多媒體上播放一段中國達人秀視頻,讓學生注意看評委選擇選手時的規則。通過創建情境,從身邊的實例切入課堂,通過教學培養學生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由視頻提煉出實際問題,試用芯片74LS00設計一個表決器,來實現這一邏輯功能。
引入新課內容:組合邏輯電路的設計。師生互動,共同學習設計步驟。
3.2 小組討論
根據設計步驟,小組進行討論,小組之間進行搶答,每個小組推薦一名同學進行講述設計的過程,對出現的問題老師進行點撥,以此來解決新課前提出的問題。
下面看下學生設計的一個完整的過程。(1)邏輯賦值,把抽象問題進行具體化。(2)列真值表,表格進行類比遷移,對照學習,將實際問題的邏輯關系轉化為專業語言,從而突破難點。(3)由真值表寫出表達式。(4)進行表達式的化簡。(5)畫邏輯電路圖,根據設計的要求,我們要用74LS00來實現電路,因此,把化簡結果轉化成與非門的形式。全部用與非門實現結果,可以降低成本,避免不必要的人力和財力的浪費。
3.3 體驗探究
設計過程完成之后,為了驗證設計過程的正確性,我們將在數字電子技術實驗臺上進行實驗驗證。通過實驗驗證,抓住教學重點:如何完成表決器的設計。學生體驗嘗試表決器的設計,探究設計的實現結果,有兩種情況燈亮或者燈不亮。3個裁判都不選擇,燈不亮,選手不晉級。其中兩個裁判選擇,燈亮,表示選手晉級。學生在實際操作時,遇到困難,查找資料,相互探討,合作探究,實現“做中學”。通過分組實訓將理論知識與實訓技能對接,體現我校專業課教學改革課程對接崗位、內容對接技能的教學理念。
3.4 展示點評
電路連接、調試成功之后,同學之間進行展示點評。小組輪流查看其他小組的實驗演示結果;要聲音洪亮、條理清晰地陳述實驗過程,具體實驗結果要表述清晰。在師生點評的時候,點評要表達清楚,先評對錯,再評表達,可加上自己的見解,被點評的學生要將錯的知識點及時記到實訓本上。通過學生互評,發現問題,自主解決,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了解學生,發現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和創新能力。點評和互評之后評出表現最好的小組,第一小組,對他們提出表揚。
3.5 課后提升
為了檢驗學生新課學習情況,更好地將理論知識用到實處,強化所學知識,攻克難點。給學生布置一個課堂作業,根據前面的分析方法和設計步驟來鞏固練習,學生再次分組思考、討論,并將討論的結果運用于最終的成果上,即實現電路的驗證。
最后對該節課所學內容進行總結,強調該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并進行課后作業的布置。
4? 教學反思
4.1 成功之處
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教師起到主導作用,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新性;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不斷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的熱情,營造充滿激情的教學氛圍,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
4.2 不足之處
由于每個學生的素質、學習態度、學習能力都不一樣,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很好地顧及層次稍微差的學生。需要改進措施。比如讓其擔任小組長的角色,避免濫竽充數的現象。
參考文獻
[1] 寧慧英.數字電子技術與應用項目教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
[2] 陳華敏,曹婷.基于項目“三人表決器”的電子設計自動化課程流程設計[J].價值工程,2017(35):108.
[3] 刁亮琦.淺議中職《數控編程與操作》課程的有效課堂教學[J].中國培訓,2019(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