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芳
摘要:創新精神是中華民族發展的動力,物理教學的精髓所在,也是教學評價體系中對中職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
關鍵詞:創新精神;物理教學;獨立思考;核心素養
有人說沒有創新精神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的確創新精神是中華民族發展的動力。新時代的教育視線一直在向“創新”聚焦,從未改變過。而中職物理教材有著它本身獨特的知識體系和科學思想系統,是開發學生創新精神的極好載體。這就需要我們物理學科擔負起責任,在中職物理教學中時刻做好對學生鉆研能力的培養,并把培育學生的創新精神擺在突出位置,切實適應時代的發展,加大創新精神的培育力度。
1創新精神是物理學發展乃至于人類社會發展的原動力
目前各地使用的中職物理教材的內容涉及面廣,從生活實例到宇宙天體運動,再到微觀的粒子運動量子力學;教材內容涉及的時間跨度大,從公元前的亞里士多德的力動的關系到現代的原子物理,信息技術,始終貫穿著不斷發現、不斷創造的科學史,向學生展示著人類不斷探索的奮斗歷程,以及自然和諧統一的奧秘。在思維方式上,堅持著唯物主義思想,辨證分析和科學的思想方法。愛因斯坦創立了代表現代科學的相對論,擯棄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推導出質量與能量的簡單關系,為原子核能的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在他的深刻影響下開創了現代科學新紀元,使得經典物理學更加完善。上面所說的物理學的偉大進步,無一不是在創新精神助推下實現的。某種意義上講,中職物理教科書是人類科學奮斗歷程的濃縮史,它充滿了創新精神的物理學史。可以說,創新是物理學的精髓,我們的物理教學要來源于創新,更要培育創新精神,這也是新大綱對物理教育教學提出的明確要求。
2中職物理教學應突出培育創新精神
物理教學不僅教人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培育出具有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創新精神的學生。教師在知識傳授的同時,應加強對學生探索新知和研究能力的培養,充分開發學生的鉆研能力,這對于培育出科學的創新精神有著積極的作用。學生擁有強大的創新精神,對于學生來說不是受用一時而是受益一生的大事。所以,中職物理教學的核心是進行創新思維的訓練和創新精神的培育,促進核心素養的真正落地。
2.1教師創新能力先行。提高教師專業素養
要使學生有創新精神,首先需要有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的教師。一直以來我們都在強調加強對學生的創新教育,這恰恰忽略了對教師創新精神的重視,一些教師仍習慣于“應試教育”的一些做法。在中職物理教學過程中,應該要求教師轉變教育觀、學生觀,學習掌握現代教育技術,調整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通過潛心研修,樹立科學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斷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和業務水平,跟上時代的步伐。
2.2教學中要加強學生獨立思考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法國作家巴爾扎克說的好:“一個能思考的人,才是一個真正的力量無邊的人。”而這個思考剛開始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激發學生的興趣。并在學生正確觀察自我探索的基礎上,恰當引導學生開展相互問的討論,讓他們有更寬的思維途徑。俗話說:“受人之魚,而學之漁”。教師也應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讓我們的學生在學會新知識的同時,也學會獨立思考。中職物理教學具有廣闊的天地,從物理學史的借鑒上發現問題,從前輩科學家的探究歷程中發現問題,從身邊的物理現象中發現問題,從逆向思維中發現問題,從不同學科問的滲透發現問題。科學本身就是一個從創造到再創造的過程,這不是重復,而是人類思維的偉大進步,是科學發展的堅實步伐。我們在物理教學中,應在學生對物理概念規律的認知過程中,注重創新思維的培養。
2.3發揮榜樣力量。激發創新精神
2.4建立和諧教學環境。助力創新精神的培養
記得陶行知先生說過一句話:“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培育創新精神需要確立學生在學校的主體地位,創建適合于每個學生主動發展的教育環境,鼓勵學生獨立表達自己的見解,師生關系尊重、合作、和諧。要學會精講、精選、精練,讓學生學會思考,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華東師大教授葉瀾教授關于“教師要尊重學生,傾聽學生,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的觀點對于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提供了理論依據。
3發揮物理學科優勢。為培養創新精神搭建平臺
學校可以組織好豐富的科技活動、興趣小組、社會科學實踐活動,教師可開展好家庭小實驗、小發明比賽,讓學生參與進來,這些都是助力創新精神培養的途徑。
3.1創造機會。鼓勵動手
我們學科有著天然培養創新性人才的優勢,從中職開始接觸各種的物理儀器,觀察各種生活或實驗現象。
3.2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物理
引導學生細心觀察生活中各種物理現象,積極動腦找出異同點,這是發現的開端。引導他們進行猜想,猜想是發現的前奏。讓他們帶著疑問去探索,學會思考,學會合作完成家庭小實驗等,尋求真相。